在卫欢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下,十大秀女顺利地进入了皇城产业的各个相关部门,这使得永安宫的造血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与此同时,秦子玉在后宫中也逐渐稳定了局势。她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宫廷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和谐。
然而,就在十二月二十三这一天,陈仓的朱雀王项羽传来了一则重要消息。原来,盘踞在雍、益二州的大秦皇朝派遣了使者张仪和卫鞅出使大兴城。
这一消息让秦子玉感到有些意外,她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外交事件。由于使团已经抵达陈仓,项羽不敢擅自做主,只能先派人前往大兴城请示秦子玉的旨意。
面对这一情况,秦子玉一时之间也难以做出决断。她深知这次外交事件的重要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于是,她决定找来诸葛亮一同商议。
在宫殿中,秦子玉和诸葛亮相对而坐,开始仔细分析当前的局势。诸葛亮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主公,如今我军所处的位置,西面是万里黄沙,南面则是八千里雪原,这两处地方都不利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北方虽然有无边无际的草原,但目前来看,暂时没有太大的攻略价值。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扩张领土,唯有东征一途。而张仪和卫鞅的到来,恰好给了我们一个出兵的理由。”
秦子玉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她意识到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借机向东扩张势力。于是,她当即通过黄金台聊天室通知项羽,安排使团继续西行,前往大兴城。
十二月二十九这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在宏伟壮观的奉天殿里,一场盛大的朝会正在举行。秦子玉端坐在龙椅上,身着龙袍,威严而庄重。他的两侧站满了文武百官,他们恭敬地低着头,等待着皇帝的旨意。
就在这时,殿门缓缓打开,大秦皇朝的使臣张仪走了进来。他身穿一袭华丽的长袍,风度翩翩,面带微笑。张仪进入大殿后,目光迅速扫过众人,然后定在了秦子玉身上。
张仪嘴角微扬,露出自信的笑容,似乎对接下来的事情胸有成竹。他正准备开口,凭借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展开一场精彩的游说,却突然被一旁的卫鞅打断。
卫鞅见状不妙,心知张仪一旦开口,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来不及多想,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用手紧紧捂住了张仪的嘴巴。
“唔……唔……”张仪被捂住嘴巴,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满脸惊愕地看着卫鞅。
卫鞅顾不上张仪的反应,连忙对秦子玉说道:“明皇陛下,外臣此番前来,是想替秦皇陛下传达善意。秦皇陛下希望能与大明皇朝结为兄弟之邦,从此互不攻伐,和平共处。”
秦子玉听了卫鞅的话,心中稍安。他看着卫鞅,点了点头,说道:“朕一向以邻为善,既然秦皇陛下有此美意,朕自然不会拒绝。”
卫鞅眼见此景,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了地,他赶忙高声喊道:“多谢明皇陛下!”声音中透露出如释重负之感。
秦子玉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轻声回应道:“不必如此客气。”
卫鞅见状,心知时机已到,于是毫不犹豫地转身,对着张仪大声说道:“外臣告退!”话音未落,他便迅速伸手拉住张仪,根本不给张仪丝毫开口说话的机会,如同风驰电掣一般,将张仪硬生生地拖出了奉天殿。
直到两人走出永安宫,卫鞅这才松开了紧握着张仪的手。
张仪被卫鞅如此举动弄得有些狼狈,他一脸愤愤不平地看着卫鞅,质问道:“你为何要这般行事?竟然连让我开口说话的机会都不给!”
卫鞅看着张仪那副气恼的模样,心中不禁叹了口气,他忍不住皱起眉头,面露恨铁不成钢之色,反问道:“你来大兴城都已经两天了,难道就没有看出一些端倪吗?”
张仪闻言,稍稍一怔,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但又似乎并不十分确定,他迟疑地回答道:“我……我觉得大明皇朝的锐意进取之心,似乎已经深深融入了每一个人的生命之中,几乎每个人都对东征有着强烈的诉求。”
卫鞅见张仪终于说出了关键所在,苦笑着点点头,说道:“既然你已经看出来了,那就应该明白,如今的大明皇朝,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对东征充满了渴望。所欠缺的,不过是一个合适的东征借口罢了。”
“那有什么,我有把握凭借着这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明皇向大秦皇朝纳贡。”张仪一脸自信地说道,似乎完全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然而,一旁的卫鞅却并不这么认为,他皱起眉头,直言不讳地说道:“我担心你一旦开口,就会给明皇一个东征的理由。毕竟,明皇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人。”
张仪听了卫鞅的话,心中虽然有些不悦,但他也知道卫鞅所言不无道理。他虽然性格暴躁,但也深知祸从口出的道理。于是,他强压下心头的不满,决定将心中的怨恨写在纸上。
午夜时分,万籁俱寂,整个宫殿都被黑暗笼罩着。就在这时,一道阴影如同鬼魅一般,悄然无声地飞进了奉天殿。
“鸿宾楼那边有动静了?”秦子玉坐在殿内,目光如炬,紧盯着那道阴影,开口问道。
“回禀陛下,那张仪白天在奉天殿上没能开口说话,回去之后就像发了疯一样,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多字。”阴影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秦子玉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他连忙说道:“快把那手稿拿来给朕看看。”
阴影迅速从怀中取出一份手稿,小心翼翼地呈给秦子玉。秦子玉接过手稿,仔细地检查了一番,确认无误后,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好!好!”秦子玉连说三个“好”字,显然对阴影成功的拿到张仪的手稿非常满意。他当即下令赏赐阴影三百功勋点,以表彰她的办事得力。
阴影向贾似露复命之后,成功的晋升为六品美人。
她的晋升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狠狠地刺激了陈立夏和陆小鱼。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她们意识到,如果不采取行动,恐怕会被远远地甩在身后。
陈立夏毫不犹豫地决定求见秦子玉,她深知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在秦子玉的宫殿里,陈立夏呈上了一份精心准备的伐秦七策。这份策略详细地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大秦的进攻方案。
秦子玉对这份伐秦七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立即召集诸葛亮前来共同研讨。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诸葛亮对陈立夏的策略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言之有理,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最终,秦子玉决定奖励陈立夏三百功勋点,并将她晋升为六品美人。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宫廷,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和议论。
陆小鱼得知陈立夏的晋升后,心中的焦虑愈发强烈。她不愿被陈立夏超越,于是下定决心要展现出自己的实力。经过一夜的苦思冥想,陆小鱼终于赶出了一份商战制秦大略。
第二天,陆小鱼迫不及待地将这份大略呈交给秦子玉。秦子玉同样对这份大略非常重视,再次找来诸葛亮一同研究。
诸葛亮仔细阅读后,不禁赞叹道:“主公,这份计划实在是太精妙了!它不仅能够有效地削弱大秦的经济实力,还能借机取代大秦皇朝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如此借力打力,实在是高明之举啊!”
秦子玉听后大喜过望,对陆小鱼的才能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当场决定奖励陆小鱼三百功勋点,并将她也晋升为六品美人。
就这样,陈立夏和陆小鱼在你追我赶中不断进步,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她们就成功地晋升到了一品美人的高位。
其余七女倒也中规中矩,按部就班的升到了七品美人。
众文武尝到了选秀的甜头,纷纷上书,请求开展第二届选秀。
秦子玉刚想拒绝,花木兰却劝谏说:“主公,大家追随您南征北战,一为升官发财,二为封妻荫子。现如今天下太平,升官的可能性不大,唯有封妻荫子可行。您若是剥夺了大家唯一的希望,后果不堪设想。”
秦子玉决定开启第二届艺秀,规模为第一届的十倍。
由于永安宫的皇家产业急剧扩张,秦子玉打算招募一百名秀女入职。
花木兰凭借着第一届选秀的成功经验,成为了第二届选秀的主持人。
各州郡的世家尝到了甜头,适龄女子踊跃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