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辰略调气息,目光转向下一具肉身——两仪古神。
两仪之道,在于平衡与秩序。
“太极之道,平衡万有,调和冲突……维持秩序的不灭意志,定!”
江辰双手结印,引动新界中已然稳固的天平法则与平衡大道。
刹那间,虚空之中浮现出巨大的、由法则凝聚而成的天平虚影,微微晃动着,散发出中正平和的秩序之力。
这股力量如同磁石,深入动荡的法则之海深处,吸引着那些秉持着“平衡”、“调和”、“秩序”意念的元神残片。
丝丝缕缕散发着平衡道韵的光芒,从法则海洋的各个角落被抽取出来,它们不像太素灵性那般浩大,却更加凝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规则之力。
这些光芒受到两仪肉身的吸引,缓缓融入其中。
两仪古神的肉身随之发生变化,一股稳固如山、调和万物的气息弥漫开来。
肉身的色泽变得深沉内敛,左半身泛起微不可查的阳和之光,右半身则隐现幽深的阴寂之息,两者完美交融,达成动态平衡,使得其周围的虚空都变得异常稳定,波澜不惊。
最后,是最为玄奥的太易古神。太易,近乎道之本源,虚无渊默,连“气”都未曾显现的状态。
江辰的神色变得无比凝重。他深吸一口气,竟是以自身道果为引。
只见他头顶浮现三花虚影,胸中五气翻腾,将自身对“有”与“无”的领悟提升至极致。
他一手虚引,代表“终结”与“虚无”的归墟之意凝聚于指尖,冰冷死寂;另一手牵引,代表“诞生”与“存在”的创世之光浮现于掌心,生机勃勃。
两种截然相反、却又同根同源的力量在江辰身前交汇、碰撞,却并未爆炸,而是在一种玄妙的力量约束下,形成了一种混沌未明、有无相生的奇异点。
江辰将全部心神投入这个点,感知着那存在于一切“虚无”概念中代表“太易”的虚无神意。
“太易之道,虚无渊默,未见气也……存在于一切‘虚无’概念中的神意,凝!”
江辰的声音变得缥缈空灵,仿佛来自万古之前。
随着他话音落下,那混沌奇异点微微颤动,一道似有似无的虚影被艰难地抽取出来。
它没有固定形态,甚至难以感知其存在,仿佛只是观者的一丝错觉。这便是太易神意的雏形。
江辰小心翼翼地将这道虚无神意引导向太易古神的肉身。
当神意融入的刹那,太易古神的肉身发生了最奇特的变化——它并没有发光,也没有散发出强大的气息,反而变得更加虚幻、透明,时而清晰可见,时而仿佛要融入虚空,彻底消失,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散发出一种近乎于“道”的虚无道韵。
整个过程看似缓慢,实则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但对江辰心神的消耗却无比巨大。
他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脸色微微发白,但眼神却锐利如星辰。
他以自身大道为铁锤,以天地法则为砧板,以新界万灵的生机愿力为炉火,精准而谨慎地敲打、熔炼,将六位古神几乎彻底熄灭的元神之火,一点点重新点燃。
随着最后一位太易古神的虚无神意稳定下来,六具古神肉身齐齐一震!
轰隆隆!
新鸿蒙界剧震!苍穹之上,霞光万道,瑞彩千条,无尽祥云凭空涌现,地涌金莲,天降甘霖。
浩瀚的大道之音自虚无中响起,似在庆贺,似在朝拜。
整个世界的法则结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得稳固,原本一些细微的法则瑕疵在此刻被彻底弥补。
太初古神的混沌气息弥漫开来,定住地水火风;两仪古神的阴阳二气流转,清浊分明,演化昼夜;
太始古神的光辉照耀,赋予万物演化的开端与秩序;
太素古神的物质道韵沉淀,夯实大地,坚固山河;
两仪古神的平衡之力扩散,调和阴阳,稳定四季轮转;
太易古神的虚无道韵则融入世界背景,成为支撑一切存在的“无”之根基;
混沌古神的魔道则是独立在归墟之地,与其余六神分化开来;
而早已复苏的鸿蒙古神,其劫运之道则隐入天道循环,使得世界生灭有序,劫数分明。
七种最本源的法则力量交织、共鸣,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新鸿蒙界的根基被彻底巩固,充满了无限生机与演化可能。
江辰缓缓收回力量,鸿蒙道域逐渐消散。
他脸色苍白,气息略有浮动,但腰杆依旧挺直,眼中充满了喜悦与疲惫交织的光芒。
他成功了!
鸿蒙七古神,尽数归位!
七位古神的肉身环绕在江辰周围,虽然双眸依旧闭合,处于深度的恢复性沉眠之中,但他们身上散发出的磅礴生机与独特道韵,证明他们的神魂已然重聚,神格已然重塑!
只需漫长岁月的温养,便可逐渐恢复昔日的无上神威。
诸圣见状,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与震撼,纷纷上前,齐齐向江辰躬身施礼:“恭贺道尊,功成圆满!七神归位,新界永固!”
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由衷的敬佩。鸿蒙古神亦向着江辰及诸圣微微颔首,古老的面容上露出一丝欣慰。
江辰目光缓缓扫过环绕身旁的七古神,他们的存在,如同七根擎天巨柱,支撑起新世界的苍穹。
他的视线继而投向这片广袤无垠的天地,山川河流,万物生灵,一切都沐浴在新生的蓬勃气息之中。
历经鸿蒙开辟、鸿蒙大劫、古神陨落之劫,这片由他亲手开创的天地,终于迎来了真正的祥和与稳固。
他深吸一口气,朗声开口,声音平静却蕴含着无上威严与大道之力,清晰地传遍新界的每一个角落,烙印在每一个生灵的神魂深处:
“七神归位,大道补全!自今日起,新鸿蒙界,法则圆融,根基永固!此界,当为万界之中心,诸天之道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