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天还未亮,饭也没吃,李二就与众官员动身赶往长安。
到达长安已是辰时末,各回各家。
谁知还未到午时,正在后院实验室的王远接到通报,李二、长孙皇后及众官员到了。
王远连忙与李澄霞和云汐出门迎接。
刚到大门外,就见李二、长孙皇后、李承乾、李泰及众官员下车走来。
王远上前见礼之后,看向长孙皇后,笑着问道:“皇后姐姐,数月未见,何时有了身孕?”
就见长孙皇后挺着大肚子,看样子没有八个月也有七个月了,上次见到长孙皇后已是数月前,那时可能未显怀,或者是因为衣服宽大,并未注意到。
李澄霞和云汐上前搀扶住长孙皇后,长孙皇后莞尔一笑:“再有一个半月左右就要生产了,弟弟可能看出是儿是女?”
“这……还需姐姐入内,小侄好好看看。”
王远将众人领进别墅,郑丽琬和小冰小玉也挺着大肚子前来拜见。
众人落座,当然一些人都没资格坐正座,王福让人搬来一些小板凳。
王远装模作样地给长孙皇后把了会儿脉,开口说道:“恭喜陛下、皇后姐姐,这又是一位公主!其才貌不在长乐公主之下,只是一生有些坎坷。”
李二皱眉问道:“有何坎坷?可能避之?”
“这……不可避免,若是提前防惫,公主被要早?。”
李二点点头,忽然长孙皇后笑道:“弟弟可能察看出你这几位妾室怀的是男是女?”
王远摇头:“小弟可不敢自查,否则会遭天遣!”
王远糊弄过去。
李二起身说道:“带朕与诸卿去看看那些种子。”
长孙皇后留下与众女聊天,王远带着众人向后院走去。
路过一小片菜园,王远说道:“陛下、诸公且看,这是菜豆、木薯、豆薯等,由于在船上肥力不行,加上光照较少,生长的并不好,我便种在此处,这几日已经缓过来了。”
“菜豆又叫豇豆,全国都可种植,嫩菜豆可做菜老的可做粮,木薯、豆薯最好在南方种植,产量可比地瓜土豆,只是豆薯的茎叶及木薯都有微毒,豆薯的块根无毒,可生吃,木薯则需简单处理即可。”
众人简单看了一下,又跟着王远来到实验室旁的一间屋子,里面数袋种子,桌上几个陶盆里正有湿麻布给一些种子催芽。
王远打开一块麻布,说道:“陛下,这是番石榴的种子,发芽最快,有些已经发芽了,番石榴全株皆可入药,果实酸甜可口。过几日我将它们种到大棚里,当然最好还是在南方种植。不过益州也可以,程伯父的泸州那里也行。”
程知节大笑道:“哈哈哈,贤侄,给俺一些种子,我命人速速送去泸州!”
王远摆手说道:“就快要入冬了,也不是种植的时节,还是先种在大棚里,来年开春再说吧!”
众人连连点头,其实他们什么也不懂。
李二说道:“橡胶种子拿给朕看看!”
王远打开一个口袋,抓出一把灰褐色的种子说道:“有上百粒种子,这可都是宝贝啊!价值不可估量。陛下一定要下道圣旨,微臣再写下催芽和培育方法,尽快送到耿国公处!”
“可!这些种子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妥善处理!”
“陛下放心,微臣晓得!”
众人看了一会儿,都感觉饿了,便叫上长孙皇后等人一同向酒楼走去,恰好李丽质放学过来蹭饭,老皇帝牵着小李治和小玉米也过来了,众人见礼之后,进入酒楼。
王远喊道:“翠花,好酒好菜拣贵的上,今日消费全有尉迟将军买单!”
“好嘞,少爷!”
尉迟恭脸更黑了,说道:“贤侄,做人要厚道!”
“哈哈哈……”众人哄堂大笑。
众人吃饱喝足,李二与众官员来到军营,看望那些出海归来之人。
这些人经过这几日的休养,气色都恢复过来了,换了一身新唐装,精神了不少。
李二与房玄龄发表讲话,对他们给予高度的赞扬,并且每人发了一枚勋章,上刻大唐一等功臣。
王有德当场宣读圣旨,册封长孙安业为县侯、左武卫将军,其他人至少是车骑都尉,暂时在王远手下,另外每人赏赐五百斤粮票、二百匹绢帛。
最后,王远对他们说,愿意为官的,王远给他们安排官职,愿意种地或做工的安排他们去灞源镇,想回乡的可以跟着皇商的马车回乡,即使以后有了困难,可拿着勋章找当地官府、军队,或者找朝廷,总之,大唐皇帝陛下与朝廷不会忘了他们。
安排妥当之后,在谢恩声中,李二与众官员出了军营。
迎面苏定方带着一队人马走来,下马对李二行礼后,说道:“将军,末将刚从都水监回来,有船工在船舷上发现了一些不明之物,已全部取回让将军辨认。”
说完,一名士兵递来一个口袋。
王远打开一看,笑道:“哈哈哈,这可是好东西!”
李二看了眼,问道:“这漆黑的是何物?”
“这叫海虹,又叫贻贝,这种青口的叫青口贝,紫口的叫紫口贝,繁殖和生长的非常快,味道极其鲜美,可以在海边养殖,会成为渔民又一大收入,和百姓餐桌上的美食。”
“快!去取一桶清水,拿两包精盐过来!”
有士兵立即跑去取来。
王远将精盐一点点倒入桶中慢慢搅拌,不时地尝一下,直到感觉咸度差不多了,将贻贝全部放了进去。
李二问道:“这是做什么?”
“回陛下,不知这些海虹是否还活着,所以微臣就弄一些和海水一样咸的水,先养着看看。”
将水桶提进别墅院内,放到石桌上,众人就静静地围着观看。
十分钟过去了,忽然,房玄龄说道:“快看,开口了!”
王远心中一喜,拍手说道:“太好了!”
程知节扒拉着挤了进去:“俺来看看!”
“嘘!”王远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众人就静悄悄地看着,圈外的人急的抓耳挠腮。
水桶中近百只贻贝逐渐开口,两瓣壳忽扇忽扇的,看着很是解压,半个小时过去了也只有一半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