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在场几人闻言,都吃了一惊。
辽国、北汉这两个死敌,竟然又趁着后周新旧皇帝交接的机会来了?
符太后明显慌了,连声催促。
“三位相公,你们赶紧领兵去抵挡外寇吧!”
三名宰相、枢密使对视一眼,表情都有些尴尬。
三人都是文官,哪里会领兵?
范质为难道:
“太后,臣等无法领兵,还得派大将去。”
符太后嗯了一声,道:
“那就赶紧让李重进回来吧。”
三名宰相、枢密使又沉默了。
魏仁浦尴尬道:
“太后,这个恐怕也不行。”
李重进的侍卫亲军司在柴荣手下就是打杂的,李重进本人说白了就是一个杂兵头子。
指望李重进去击败后周、北汉联军?
想太多了。
符太后无语了,对着三名宰相、枢密使道:
“三位相公是想要眼睁睁地看着大周灭亡吗?若不是的话,还请认真出个主意吧。”
王溥吐出一口气,正色道:
“若当真要抵御北汉和辽国兵马,也只有赵匡胤亲自领兵才行。”
范质哼了一声,对王溥道:
“王相公,世人皆知你和赵匡胤关系不错,但也不能在这种时候推荐他吧?”
王溥胡须翘起,怒道:
“范相公你这是什么话,你之前说要打压和削弱赵匡胤兵权,老夫反对了吗?”
“现在外敌入侵,老夫问你,除了赵匡胤,谁能领兵出战?”
范质顿时沉默。
还真别说,论打仗这方面,后周眼下真就没有人比赵匡胤更强。
论战绩,赵匡胤在柴荣登基对抗北汉的高平之战中拼死搏杀,反败为胜。
柴荣时代南征北战,赵匡胤全程跟随,都有高光表现。
赵匡胤还一手主导了禁军改革,后周最精锐的殿前司由他创立,指挥起来如臂使指。
哪里还有人比赵匡胤更适合当主帅?
符太后见状,便道:
“那就让赵匡胤卿家领兵出战吧。”
为了后周社稷,符太后也顾不得那么多。
削弱赵匡胤兵权的事情以后再说。
范质想了想,道:
“赵匡胤可以领兵,但别让他把全部殿前司都带走。”
“他麾下的石守信等人留在开封最好。”
魏仁浦点头道:
“再派人去淮南立刻召李重进入京,这样赵匡胤在外面征战时,李重进正好借机整合京师之中的禁军力量。”
“等赵匡胤击退外敌回来,他固然是有军功,可李重进大人也能有效制衡他了。”
符太后听完后心中欢喜。
一边能击退外敌,一边还能借机限制赵匡胤兵权。
范质心中一动,又道:
“可以让赵匡胤带五万殿前司出动,剩余的殿前司兵马等他离开后咱们直接让张永德统领。”
王溥皱眉道:
“赵匡胤前脚刚走,咱们后脚就夺他兵权,就怕他一怒之下搞出什么麻烦。”
范质笑道:
“赵匡胤全家人都在开封,能有什么麻烦?”
“再说了,只要张永德能掌握住剩余的殿前司,再加上李重进回京掌握侍卫亲军司,赵匡胤就算是真造反了,朝廷又怕他什么?”
魏仁浦冷冷道:
“赵匡胤又不是咱们大周太祖(郭威),王相公,你别太把他当回事了!”
王溥便不再开口说话。
符太后听着,心情则越发高兴。
整个计划井井有条。
既能打退北汉、后周,又能削弱兵权急速膨胀的赵匡胤。
她觉得自己面前这几名后周宰相实在是太棒了。
“那就按照三位卿家的意思去办吧!”
圣旨很快颁布下来。
“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立刻领兵北上,抵御北汉、辽国之入侵!”
赵匡胤毕恭毕敬地领受旨意,站起来后,表情幽深地看了一眼周围的诸多心腹将领,缓缓点头。
“都回去做好准备,三天后出征!”
贞观世界中,李世民啧了一声,眉头明显扬起。
“这个赵匡胤应该是要马上发动政变了!”
在场众人无一反对,齐齐点头。
在搞政变这方面,李世民绝对是华夏历代王朝顶尖级别,能争第一的那种。
长孙无忌表情放松地笑道:
“赵普刚刚有一句话是对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赵匡胤若是不发动的话,接下来就是宰相们对他动手了。”
李积啧了一声,道:
“这五代十国,是个武人掌握兵权就想搞政变,简直混乱到了极点!”
房玄龄感慨道:
“这种时代是武人的天堂,文人的地狱啊!”
长孙无忌嗯了一声,深有体会地开口道:
“世家被灭亡,时代的文化阶层出现断层,道德水平也必然滑坡呀。”
李治听到这里,忍不住撇了撇嘴巴。
这个舅舅天天给世家说好话。
世家掌握资源太多,又不愿意给寒门士子分享哪怕一点,才会导致出现黄巢、朱温这样的人物。
世家吃相难看想独吞,别人掀桌子了,这种时候怎么有脸来说人家没规矩呢?
还好父皇这些年励精图治,通过科举给了诸多寒门士子出路。
否则大唐就要被这些世家搞的灭亡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显德七年正月初一,赵匡胤正式领兵出征。】
当天黄昏时分,赵匡胤率领五万禁军精锐暂时在开封北方四十里的陈桥驿扎营。
夜色落下,士兵们正在吃饭,开始有人传播流言。
“各位,现在皇帝年幼,咱们就算拼死拼活地打退了契丹人和北汉,小皇帝也不可能赏识咱们的。”
“那怎么办?总不可能外敌入侵中原,咱们无动于衷,坐视家乡父老被屠戮凌辱吧。”
“我倒是有一个办法,点检赵大帅素来对咱们极好,在军队中又有威望,赏罚分明,咱们不如让点检赵大帅当天子吧!”
短暂的安静后,许多士兵的眼睛亮了起来。
“你们也听说过最近那个‘点检当天子’的预言了?”
“对呀,之前还是张永德大人当点检的时候出的预言,原来是应在了赵匡胤大人的身上!”
“还有那个‘日下复有一日’的预言,说的也是赵匡胤大人啊!”
【赵匡胤本身就是殿前司改革的主持者,如今更是殿前司的最高领导者,殿前司几乎所有将军、军官都是他的心腹、亲信。】
【这些传言立刻就迅猛地在陈桥驿营地中发酵开来,士兵们从最开始的遮遮掩掩,到后来公开讨论是否应该推举赵匡胤作为天子。】
【火焰开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燃烧和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