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马彦圭携带着刘皇后的这份“教”,火速来到了成都,求见魏王李继岌。
但却被告知:“魏王已经去和郭崇韬大人议事了。”
书房中,郭崇韬对着李继岌恭敬地开口道:
“魏王殿下,蜀地周围山林众多,许多前蜀的余孽不愿意服从大唐,臣不得不派人一一平定他们,浪费了许多时间。”
“如今所有前蜀余孽都已经平定,臣昨日派人上奏朝廷,请新的蜀中留守孟知祥即刻动身前来。”
“大军也无需留在此地,三日后便可班师回朝了。”
李继岌闻言露出笑容。
“好,就按照郭大人说的办吧。”
李继岌愉快地告别了郭崇韬,回到自己的行宫之中,然后就见到了马彦圭。
看着马彦圭送来的这位由自家母后亲笔写的“教”,李继岌顿时皱眉。
“这不对吧,应该是父皇下旨,怎么是母后呢?”
纵观华夏几千年历史,哪里有按照皇后的命令诛杀大臣的道理?
刘皇后又不是武则天,武则天当年可是和李治“二圣临朝”的。
马彦圭、李从袭等人对此事内情自然心知肚明,但他们也不敢明说,只能道:
“殿下,奴婢等猜测应该是陛下不愿意承担此事,所以让皇后娘娘下教。”
李继岌哼了一声,很不满意地开口道:
“大军现在马上就要班师,你们说郭公要割据自立根本就是毫无缘由的诬陷,本宫怎么能听你们的胡言中伤!”
李从袭、马彦圭几人见李继岌就是不同意对郭崇韬下手,顿时头皮发麻。
要知道,这段时间宦官集团可是各种诬陷郭崇韬,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
洛阳朝堂内部,许多大臣对此心知肚明,极为不满。
只要郭崇韬班师,和李存勖当面对质一下,宦官集团的谎言就会被立刻戳穿。
到那个时候,整个宦官集团或许不至于被彻底清洗,但李从袭、马彦圭这几个跳得最高,诬陷郭崇韬最厉害的家伙肯定是没有好下场的!
几名宦官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魏王殿下,难道您也被郭崇韬伪装出来的模样蒙蔽了吗?”
“殿下,奴婢等人辛辛苦苦侍奉您这么多年,对您的忠心天地可鉴。难道您不相信奴婢的话,反而去相信郭崇韬一个外人吗?”
“奴婢等死不足惜,但若是殿下轻信郭崇韬而在蜀中丢了性命,奴婢死后怎么去黄泉之下面对大唐的列祖列宗啊!”
听着这些平日里极为亲近的太监们哀哀哭诉,二十岁的李继岌也和自己的老爹李存勖一样动摇了。
沉默良久,李继岌叹了一口气。
“既然是父皇和母后的命令,那就这么办吧。”
翌日清晨,刚刚起床正忙碌着处理大军班师各种事务的郭崇韬得到了一个消息。
“郭公,魏王说有一些关于前蜀皇族的事情想要找您商议,还请您速速前往他那一见。”
郭崇韬闻言心中有些疑惑。
“前蜀皇族的事情不是早就已经安排好了吗?哦!懂了。”
郭崇韬一拍大腿,心中自以为明白。
肯定是李继岌悄悄收了那两个王衍的妃子,害怕回到洛阳之后被自家父皇李存勖察觉,找郭崇韬商量对策呢。
郭崇韬心中不觉好笑,但他当然不可能放过这个给自家太子殿下分忧的机会,便带着儿子郭廷诲两人兴冲冲地去了。
很快郭崇韬就来到了后蜀皇宫之中。
走入大殿,郭崇韬下意识地看向上首主位,却没见到李继岌的身影。
“咦?”郭崇韬惊讶出声,正打算找人询问,目光却猛然凝固。
上百名杀气腾腾的侍卫突然出现,将郭家父子包围。
为首的宦官马彦圭大声下令。
“郭崇韬叛国,奉陛下、皇后之命,今日在此将其诛杀。”
“杀!”
众人一拥而上,将郭崇韬、郭廷诲父子当场杀死。
当天晚些时候,郭崇韬另外一名也在军中的儿子郭廷信同样被杀。
【在班师前夕,后唐灭亡前蜀的实际统帅,枢密使郭崇韬在魏王李继岌的默认下,被诸多宦官诬陷并以皇后教令杀死在了成都。】
唐初世界中,李渊看到这里,不由无语摇头。
“愚蠢的东西,简直就是一头蠢猪啊!”
裴寂坐在一旁,看得一愣一愣的。
“这……也行?”
“这可是朝廷的一品大员,前线主帅啊!”
别看裴寂天天就只知道陪李渊喝酒,貌似草包一个。
但说白了,能有大唐太上皇当酒友的人,见识是绝对不会低的!
更何况裴寂现在都还是大唐宰相呢。
他比谁都清楚,郭崇韬这种忠心耿耿的臣子之死会造成怎么样的巨大动荡。
大隋末年,杨广残害诸多忠心耿耿大臣的事情,裴寂又不是没有经历过!
一旁的小李治安静地坐着,时不时看看李渊和裴寂。
见两人讨论得情绪激动,李治便好奇开口。
“皇祖,这金幕里的大唐是不是要灭亡了?”
李渊沉默片刻,语重心长地开口。
“为善啊,这金幕里的是后唐,和咱们大唐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
李治哦了一声,又好奇地问道:
“可皇祖您之前不是还说这后唐是大唐的延续吗?”
李渊:“……”
这孩子,最近怎么越来越不会说话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郭崇韬的死,立刻就引发了后唐朝局的剧震。】
“什么,郭崇韬死了?”最为震惊的不是其他人,正是后唐皇帝李存勖本人。
他不敢置信地开口道:
“郭崇韬怎么会死的呢?”
明明李存勖的命令是让郭崇韬赶紧回归洛阳交出兵权,然后朝廷好好调查清楚事情经过再做决定。
怎么莫名其妙地就把郭崇韬杀了呢?
对此,负责前往蜀中的马彦圭自然不可能自己承认宦官集团的阴谋,而是给出了另外一番说法。
“陛下,奴婢赶到成都的时候,郭崇韬已经磨刀霍霍,准备加害魏王殿下了。”
“当时事态实在是紧急,奴婢和魏王殿下商量过后,决定在李从袭等忠心于大唐臣子的帮助下诛杀郭崇韬,实在是来不及禀报您了。”
说完,马彦圭又拿出了自己等人唆使李继岌写好的奏折。
上面的内容当然和马彦圭所说的一般无二。
一边是自己最信赖的宦官以及最喜欢的大儿子李继岌,另外一边是已经死掉的郭崇韬。
李存勖理所当然地选择了相信马彦圭的胡扯,于是他气得咬牙切齿,破口大骂。
“朕之前还以为郭崇韬是大唐的忠臣呢,没想到他主动请缨去进攻蜀国,结果却是为了割据蜀地自立!”
“来人,传朕的命令,立刻把郭崇韬还活着的其他儿子都杀了,再把他的妻女籍没入官,其余人等抄家流放!”
【后唐最有能力、最忠心的大臣之一郭崇韬,就这样落得了一个抄家流放,断子绝孙的下场。】
【郭崇韬为首的太原文官集团,也因此遭遇了李存勖的惨烈打击,各种被贬官流放。】
【事态随之迅速扩大,又波及到了另外一名关键人物。】
后唐河中节度使朱友谦。
朱友谦原本是后梁太祖朱温的养子,后来因为不满朱友贞的倒行逆施投降了后唐,并在后唐灭亡后梁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朱友谦投降的时间比康严孝更早,同时又有朱温养子的身份,是所有后梁降将在后唐朝廷中地位最高的人物。
作为朱温养子,朱友谦同样极度厌恶宦官,同时又没办法融入李嗣源为首的沙陀军功集团。
于是朱友谦和郭崇韬为首的太原文官集团一拍即合,双方结成盟友。
如今郭崇韬被全面清算,朱友谦自然也是逃不过的。
本来朱友谦还可以造反,但后唐一年多前灭了后梁,几个月前灭了前蜀,这时候造反不是嫌命长了吗?
无奈之下,朱友谦只能选择自杀。
朱友谦这一自杀,立刻就被宦官集团认定为是“和郭崇韬勾结自立,罪行败露”。
李存勖因此再度大发雷霆,又将后梁的降将们处理了一大批。
【到这里,后唐朝廷之中原本存在的四股势力中,太原文官集团和后梁降将集团先后遭遇了惨烈的打压。】
【后唐朝廷中脆弱的平衡随之被打破。】
对此感受到最大威胁的,便是李克用的养子,后唐如今军功最盛、地位最高,沙陀军事集团的领袖李嗣源。
当然,大家都不傻,其他沙陀军事集团的武将们对眼下的形势也都一清二楚。
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女婿石敬瑭等人立刻就聚集到了李嗣源的面前。
李从珂忧心忡忡地开口道:
“爹,如今陛下在宦官和伶人的唆使下,已经把太原那些家伙和梁国的降臣都处理得七七八八了。”
“再继续下去,恐怕我们这些跟随陛下戎马一生的沙陀老人们就要遭殃了!”
眼下的后唐朝廷之中,两大集团先后倒下,唯一还可以跟宦官、伶人集团抗衡的就只剩下沙陀军事集团。
正所谓唇亡齿寒,这些人又怎么可能坐得住呢?
李嗣源闻言却陷入沉默,没有开口说话。
石敬瑭见状有些忍不住了,提高了声调。
“岳丈大人,事到如今,我们是绝对不能坐以待毙了。”
“趁现在您还是天下诸道马步兵总管,咱们直接起兵杀到洛阳去,来一次彻底的清君侧吧!”
众人闻言,都是一怔。
但随后,在场所有人眼中都腾起了一种叫做野心的光芒。
古往今来,包括明成祖朱棣在内,所有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的家伙,目标都只有一个。
造反,夺取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