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乙庥赤闻着烤鱼的香气,笑呵呵地坐在树墩之上,正与族人说说笑笑,准备大快朵颐,享受一日难得的晚餐时,火儿阿突然跑了过来,言道:“大明,大明的使臣又到了。”
“还来?”
达乙麻赤有些恼怒:“告诉外面的人,砍断他们的手,让他们滚。”
火儿阿抬手指着:“可他们已经到了。”
“什么?”
达乙麻赤震惊,抬起头看去,只见三人骑着马缓缓而来,族人前往拦截,却被一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射死当场。
战马停在了达乙麻赤十步开外,中间躺着七八具尸体。
达乙麻赤阴冷着脸,盯着来人:“大明人,你们竟然敢在我的地盘上杀人,我不会允许你们活着离开这里!”
朱棣听过通事的翻译之后笑出声来,手持马鞭指了指达乙麻赤:“你殴打了大明军士,拒绝了大明的好意。现在,我只问你一句,你愿不愿意带着部落,归顺大明?”
达乙麻赤狞笑:“归顺大明?休想,来人,给我杀了他们!”
周围数十人纷纷手持弓,还没拿出箭,便被密集的箭射死当场,这些人,中箭的位置有前有后。
达乙麻赤骇然的看着顷刻倒地的族人,扯着嗓子喊:“来人,来人!”
可这森林,只有叶子与风说着悄悄话。
朱棣看着扯着嗓子的达乙麻赤,冷漠地说:“继续喊,看看喊破喉咙能不能喊来你所谓的五千精锐。”
达乙麻赤浑身发冷。
这么大的声音,足够传出三四里外去,可偏偏,不见一人来。
难不成?
达乙麻赤想到一种可能,浑身的血液如同冰封,冷得直哆嗦:“你,你们想要什么?”
朱棣身体前倾:“归顺大明吗?”
达乙麻赤当即跪了下来:“我归顺,归顺。”
噗!
一杆长枪洞穿了达乙麻赤的胸膛,然后插在了地上。
张玉迈步走了过去,将达乙麻赤腰后的刀取了出来,然后对朱棣道:“此人心怀不轨,当死。”
朱棣神色如常,没有半点波动,只是轻松地吩咐道:“割下他的脑袋,让人带着他的脑袋向东北各女真部落劝降。”
达乙麻赤在这一片森林中,确实算得上势力庞大,但这份庞大,也只是相对于过于分散的女真部落而言,所谓的五千精锐,也不过只有三千余,且因为庞大,自认为安全,缺少了防备,明军也只是派出了斥候,便清出了一道道分割的区域,直至到了中心地带……
“燕王,在北面发现了煤矿。”
周兴前来通报,还拿出了一块黑乎乎的煤炭。
朱棣看了看煤炭,拿出了舆图看了看,凝眸道:“按照先生给的舆图,我们还要向东北前进一百余里,抵达一个名为佳木斯的地方,在那里建一座城,并为后续百姓前来垦荒做准备。”
“这里有煤炭是好事,前面还发现了铁矿山,后续匠人赶来之后,冶铁的高炉也可以先安排人搭起来,总靠着水师从南面输送农具也不合适。”
沐春赞同,感叹道:“先生说东北是个大宝库,现在看来,此言不虚。若是五年之后,这里当真有了一座巨大的粮仓,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能供养辽东都司、草原诸卫——”
“那这一方地,可不只是个大宝库那么简单,或许能成为朝廷站稳草原、东北的根基之地!站稳这里,便等同于东北安稳,甚至整个东蒙古都安稳。”
现如今的大明,已不惧任何敌人,唯一掣肘大明的,就是后勤。
后勤问题解决了,打到先生说的北极圈都可以……
火剌温部落的覆灭,可比新泰州被大明拿下来的更富有震撼力,毕竟这周围的许多女真部落压根没吃过纳哈出的苦,却一直被火剌温部落摁着打,如今火剌温部落被大明消灭,达乙麻赤被砍了脑袋,面对大明的劝降,也只能答应。
深山老林里的女真各部落开始朝着富锦、佳木斯、通河、哈尔滨四个方向迁移,这些地名,也是顾正臣圈在舆图上的。
随着第一批十万百姓进入东北服徭役,东北大开发正式拉开序幕,朱棣绘制了东北四城的蓝图,并安排张玉、丘福、朱能等人跟着沐春、徐允恭等人学习如何组织、安排百姓做事。
沐春、徐允恭毕竟不能跟着自己出海建国,自己的班底,也不能只是粗人,还需要精通科学组织,知道如何搞建设。
这是东北大开发,也是朱棣班底的锻造。
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一道道向北的通道里,每隔着数十里,总能看到长长的运输队伍,众多的物资不断装运向北。
这些人,推着车,顶着阳光,拖着背影,坚定而行。
金陵。
朱元璋斜躺在榻上,闭着眼,浑身的释然与轻松。
结束了!
记忆入潮。
至正三年,朕十六岁,父亲、大哥、母亲先后去世,为了活命,去当了和尚,还是为了活命,当了乞丐,四处游历化缘。
至正十二年,朕二十五岁,加入红巾军,在郭子兴手下效力。
至正十三年,朕二十六岁,带着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南略定远。
至正十六年,朕二十九岁,拿下集庆,改为应天!
至正二十四年,朕三十七岁,在鄱阳湖打败陈友谅,成为吴王!
至正二十六年,朕三十九岁,讨伐张士诚,小明王韩林儿沉江!
吴元年,朕四十岁,北伐大都!
次年正月初四日,朕四十一岁,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洪武三年,朕四十三岁,第一次北伐,三路皆胜!
洪武五年,朕四十五岁,第二次北伐失利,大明被迫转攻为守。
洪武十九年,朕五十八岁,第三次北伐,大胜!
元廷,灭了!
朕,也老了!
漫长,太漫长了。
从二十五岁到五十八岁,三十三年!
终于消灭了元廷!
可以安心了,子孙后代,将不会再有草原之患,游牧之忧!
徐达、李文忠、冯胜、顾正臣,你们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名将,是朕——手中最锋芒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