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第一家庭是众所周知的新教徒,而罗马教廷是天主教,不过新教徒严格意义上也是天主教演变而来,虽然对待教皇有所区别,但同属于基督徒,时至今日,还是有所缓和了。
据内部人士透露,梵蒂冈教廷礼仪处收到预约申请,且以“美国新教信徒”名义登记。
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体,梵蒂冈新闻办公室采取谨慎态度。发言人费德里科·隆巴迪神父确认“教皇陛下将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玛丽希望在教廷为孙子孙女争取私人弥撒祝福,现任教皇方济各以一贯的谦和姿态接待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这场私人会面本应低调进行,却因祖孙三人特殊背景和教廷的全球影响力,迅速成为国际媒体的焦点。
记者们架起长枪短炮,试图捕捉每一个细节,这不仅是一次家庭拜访,更是一次跨越信仰与文化的对话。
梵蒂冈的圣彼得广场上,身着深色西装的安保人员谨慎地维持秩序,而来自cNN、bbc和《纽约时报》的记者早已在警戒线外翘首以盼。
玛丽一行的车辆缓缓驶入教廷内院时,快门声此起彼伏。
“玛丽女士作为新教徒,却选择拜访天主教最高领袖,这无疑是一个值得解读的信号,”《华盛顿邮报》的资深宗教记者在报道中写道。
在教廷的私人书房内,教皇方济各与祖孙三人进行约半小时的谈话。
据事后教廷发布的简短声明,双方探讨了“家庭价值、青少年教育及跨宗教和谐”等议题。
教皇特别称赞玛丽“以开放心态促进不同信仰间的理解”,而玛丽则对教皇推动的“慈悲禧年”运动表示钦佩。
慈悲禧年是由教皇方济各宣布的特殊禧年,自2015年12月8日圣母始胎无染原罪瞻礼开始,至2016年11月20日基督普世君王节结束。
圣伯多禄大殿的圣门由教皇通过敲击砖墙仪式开启,为信徒提供获得救恩的特殊途径。
该禧年强调通过朝圣活动和修和圣事实现悔改目标,教皇方济各要求各堂区重点安排告解圣事,并实施包括食饥渴、衣裸体等七项形哀矜与解疑惑、教愚蒙等七项神哀矜的神形哀矜善工。
美国新教神学家罗伯特·詹金斯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尽管新教与天主教在教义上存在历史性分歧,但方济各教皇上任后,一直致力于缓和两派关系。玛丽作为新教徒的到访,或许能进一步消弭隔阂。”
但也有保守派人士持保留态度,福音派牧师马克·威廉姆斯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与罗马教廷的密切往来,可能模糊新教徒的信仰立场。”
小古笛与古依依,成为会面中的另一亮点,教皇与两个孩子交谈,并赠送刻有圣彼得大教堂图案的纪念徽章。
这一幕被媒体广泛传播,许多评论家认为,这象征着信仰传承的温情一面。
“在全球化时代,宗教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时代》杂志的宗教专栏作者分析道,“玛丽的家庭体现多元信仰共存的可能,她的子女在好莱坞文化中成长,却仍与祖母的信仰传统保持联系。”
古旋风虽未公开谈论自身信仰,但其电影作品中常涉及救赎、宽恕等主题,被认为间接反映家族的宗教背景。
自由派媒体赞扬此次会面是“宗教包容的典范”,而保守派则质疑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
福克斯新闻的一位评论员甚至提出:“这是否是好莱坞精英对传统宗教价值的又一次‘消费’?”
面对外界舆论,梵蒂冈新闻办公室主任伯克回应称:“教皇的会面向来以普世关怀为核心,而非宗教派别,玛丽女士的拜访纯粹是私人性质,不应被过度解读。”
然而,在社交媒体时代,任何与公众人物相关的行为都难以摆脱政治或文化符号的投射。
祖孙离开梵蒂冈时,夕阳为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镀上一层金色。
这场短暂的拜访,或许不会改变新教与天主教的历史关系,但它无疑为公众提供一个思考的契机,在日益分裂的世界中,信仰能否成为桥梁而非壁垒?
媒体仍在追逐答案,而答案或许藏在玛丽走出教廷时的那句话中:“信仰是家庭的根基,而理解是世界的根基。”
自2013年当选以来,教皇方济各以其亲民作风和改革决心赢得了广泛赞誉。
然而,到了今年,他的改革步伐遭遇到阻力。
教廷内部的保守派势力对财务透明化、教会管理现代化等议题持强烈反对态度,而媒体则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矛盾。
《纽约时报》驻罗马记者埃琳娜·费兰特报道:“方济各的每一次公开讲话,都被置于显微镜下分析,他的言辞稍显模糊,便会被解读为妥协,他的态度稍显强硬,又会被视为对传统派的宣战。”
媒体的持续关注使得教廷的内部矛盾被无限放大,甚至影响了普通信徒对教会的信任。
与此同时,教皇的“平民化”风格也引发了争议,他拒绝入住豪华的宗座宫,选择住在简朴的圣玛尔大之家。
他频繁乘坐普通轿车而非教廷专用座驾,他甚至公开批评神职人员的奢侈生活。
这些举动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烈讨论,但也让一些传统派主教感到不安。
路透社的一篇评论指出:“方济各试图让教会更贴近民众,但在某些人眼中,这却是一种对神圣性的亵渎。”
长期以来,梵蒂冈银行因其不透明的运作方式而饱受诟病,甚至被指控涉及洗钱和腐败。
方济各上任后,成立宗座经济秘书处,并聘请国际金融专家进行审计,试图重塑教廷的财务信誉。
意大利《晚邮报》披露,部分高层神职人员仍在阻挠审计工作的推进,甚至有人通过匿名信向媒体泄露内部文件,试图制造混乱。
英国《金融时报》则尖锐地指出:“梵蒂冈的金融改革像是一场猫鼠游戏,而媒体成了双方博弈的棋子。”
澳大利亚记者杰拉德·奥康纳在《卫报》上发表调查报道,揭露梵蒂冈银行仍与某些离岸账户存在可疑交易。
尽管教廷发言人迅速否认,但这一报道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质疑。
在传统媒体之外,社交媒体成为影响舆论的新阵地教皇方济各的推特账号拥有超过1800万粉丝,他的每一条推文都能引发全球讨论。
然而,社交媒体的即时性和碎片化也让教廷的公关面临挑战。
法国《世界报》评论:“教廷正被迫适应一个言论自由但真相模糊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