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4月19日,潇湘省丰城县,王振邦起了个大早,今天是征兵站春季征兵的日子,他王振邦20多年前也是个军人。
在军队里复员转业后成了一名初中历史老师,作为一名军人,王振邦也很有担当,他主动承揽了班主任的角色,这班主任一当就是小20年的时间。
在教师岗位上贡献了20年的他今年也是50岁了,他的小儿子王觉民今年刚好19岁,满足征兵年龄。
这个小儿子作为家里最小的,可没少得到王振邦夫妇的宠爱。
当初大儿子王觉民出生的时候,王振邦还在军队里服役,当时他跟随着部队到了中东地区维持治安,没有陪伴大儿子的童年。
这就导致王振邦后来将所有的愧疚都弥补在小儿子身上,他的这个小儿子也是在父母、哥哥的宠溺下成长。
过度的宠溺导致王澄海学业上不专精,技术上也没发展,现在是一事无成,也没有去大学或者技术学校里学技术。
远远的不如他那工程师哥哥王觉民有出息。
王振邦的老婆林晓燕觉得小儿子没啥出息也没啥事,她作为一名钢铁厂会计,平日里工资也不算低。
王振邦每年还有军队里发放的石油基金补助,算上两人的工资足够小儿子在家躺平啃老了。
不过王振邦作为一家之主自然不能看见自己的儿子躺平在家,他小儿子的同龄人要么去学技术了以后当职业工人或者工程师,要么去读了大学深造学问。
他愿意养着自己的儿子,可等到几年后儿子成家立业,总不能和媳妇俩人天天躺在家里伸手问他们要钱吧?
“振邦,咱们儿子吃不了军队那苦,他从小被咱俩呵护着,根本不能到前线战场打仗,前线那枪炮不长眼,现在还有了那威力巨大的什么核弹,你没看昨天新闻上播报的画面。”
“我的老天爷啊!那炸弹爆炸可谓是震天动地,一枚炸弹能导致十几万人的死亡,这要是换了咱儿子上战场,那还能活着回来吗?”
“我看你托人找找你的那些老战友和门生,让他们给澄海找个体面点的工作,哪怕咱们家里花点钱打点一下也行,我是觉得我接受不了我的宝贝儿子去军营里受苦。”
在厨房里做饭的林晓燕一脸心疼的跟搭手帮忙的王振邦说道。
“吃不了军队的苦,以后就得吃生活的苦!我也不是没有在军营生活过,那点苦和生活的苦算什么?”
“你心疼他,我也心疼他,可等咱们以后老了,谁去养活他?现在参军入伍是他们这代年轻人最好的风口,过了这个风口以后八辈子都遇不到了。”
“澄海就在咱们两人的溺爱下变成了这个样子,一点比不上老大,只有军队这座大熔炉才能把咱们儿子从一块废铁锭炼成钢啊!”
王振邦一听妻子这么说就来了脾气,他现在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因为他入伍为国家奉献过,与现在得到的东西相比,在军营里吃苦的那8年根本不值一提。
王振邦到现在都庆幸自己当年没有因为吃苦而退出军队,要不然现在得错失一大笔石油基金的补贴,甚至也不大可能会被安排到教师岗位上。
“风口?让儿子入伍也算风口?真正的风口应该是上大学和炒股票,你看看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要是你托关系让儿子进了大学混个文凭出来,生活照样顺风顺水。”
“儿子上前线打仗搏军功?那可不是好得的啊!我辛辛苦苦养了19年的儿子,可能会被一枚子弹直接要了命。”
“我是真不想让澄海上战场!”
被责骂的林晓燕眼角的眼泪不自觉的流了下来,王振邦在看到妻子委屈的流泪后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别说什么要了命!前线当兵打仗的哪个不是父母手心手背的肉?”
“要是澄海真是读书的料,我还至于这么发愁吗?你要知道现在多少人想要入伍改变命运?我不说别的,我家三代贫农住在一个犄角旮旯的沟里。”
“如果不是朝廷的政策好送我到镇子上读了几年书又去入伍派遣到海外,到现在咱们家里都住不上这样的好房子,我就是入伍改的命。”
“就澄海的体能状况还真不一定能够被选上,搞不好我还得贴脸去找我的老战友要个指标。”
“再说了为国奉献是光荣的,作为大明帝国的子民要讲究奉献,现在咱们大明为什么能够安居乐业?人人饿不死有饭吃?还不是咱们大明军人和洋鬼子拼出来的吗?”
“你瞧瞧之前那个普鲁士一个面包五十万,这种环境是人待的吗?”
“待会我就带着澄海去到征兵站做体检和体测,你要是想把你儿子的后半生给毁了,那就让他一辈子躺在家里面吧!”
王振邦作为一个父亲他也是真的希望儿子过得好,能力比自己强,可以目前这种局面,能够锻炼儿子的地方只有军队。
如果运气好,三个月新兵训练后可能直接被派往海外战场,到时候如果能立个集体功,回来安置的时候还能照顾一番。
他本人也觉得日后大明帝国将不会有战争,如今就是最后一班车,在里面好好表现立功真是能逆天改命影响未来的三代。
“行!你为儿子出谋划策,到时候儿子真要是步入了军营,你得托你的老战友给他调遣到一个好点的军队。”
“胡闹,到了里面我说的不算,一切服从上面的安排!在雄鹰庇护下的雏鹰永远飞不高,你要是想让儿子未来有所成就,那就放任他到处闯荡吧!年轻的时候碰壁吃苦不是什么坏事,里面是个小社会,有本事的人总能闯出来,没本事的就算是再怎么努力,那也没办法。”
“不说了,你喊儿子过来吃饭,待会你们爷俩去体检吧!”
“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