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山本教授了解中医,那不妨给大家说说。”陈阳笑着看向山本一郎。
“山本先生,给大家说说吧,也让大家了解了解,我想山本先生对中医应该有独到的见解。”查理斯也笑着道。
“查理斯教授过誉了,不过,我们R国在继承和发扬汉方医学方面,确实做了许多严谨的科学化工作。”山本一郎说着略带口音的英语,目光扫过陈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中医,源于华夏,这不可否认,但其理论体系,诸如阴阳五行、经络气血,过于模糊抽象,缺乏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实证基础。”山本一郎侃侃而谈,吸引了周围更多专家的注意。
“而在R国,我们更注重对汉方药材的有效成分提取、药理作用分析以及标准化临床研究。我们摒弃了那些虚无缥缈的理论,只取其‘有效’的部分,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去验证它、优化它。”
“这才是中医……或者说汉方医学,真正应该走向世界的正确道路。”
山本一郎这话倒也符合小日子那边的情况。
小日子那边对中医理论并不重视,属于重药不重医。
R国的汉药源于华夏,在R国已有 1400多年的发展历史,江户时期(1603-1867年)是其发展鼎盛时期。
R版《仲景全书》《宋版伤寒论》的刊行,使日本对《伤寒杂病论》兴趣浓厚,至今日本常用的 200多个汉方药中,多数来自该书原方。
明治维新时期,R国全面引入西医体系,汉方医学的传承及实践受到极大影响,R国的中医就像国内中医一样受到了冲击。
20世纪 60年代后期,随着R国老龄化加剧,汉方医学在治疗慢性病方面的优势显现,小日子开始重新重视汉药,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之后汉药被纳入日本医保体系,推动了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不过小日子的汉药也确实如山本一郎说的,这个时候汉药复兴,却只是药而并非医,医的境遇依旧不算好。
战争年代,小日子从华夏抢走了不少名方古方,采用高科技技术发展中成药和纯中药制剂,当年名动一时的“小柴胡汤事件”对R国汉药市场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一直到近几年来,行业才逐渐走出阴影,市场规模基本恢复。
山本一郎说他了解中医,其实也就是半吊子罢了,可能确实要比博格等人了解的稍微多一些吧。
山本一郎顿了顿,再次看向陈阳,语气带着明显的挑衅:“至于陈医生在手术中使用的所谓‘针刺急救’,其成功在我看来,偶然性远大于必然性。”
“心脏手术中发生室颤,除颤无效后自行恢复的情况虽然罕见,但也并非没有先例。将这种小概率事件归功于两根银针,并冠以‘中医神奇’之名,恕我直言,这是一种对医学严谨性的轻率行为,甚至……有误导国际同行的嫌疑。”
这番话几乎等于全盘否定了中医在手术中发挥的作用。
何永华脸色涨红,气得想要上前理论,却被陈阳用眼神制止了。
说穿了,陈阳这次前来参加这个会议就是来推销中医的,以西医外科技术为敲门砖进入圈子,然后推销中医。
然而山本一郎的话等于抹杀了中医在术中的作用。
博格皱紧了眉头,穆勒和罗伯特等人也面露思索,他们虽然是开放的态度,但山本一郎提出的“偶然性”和“科学性质疑”,确实是在场很多西方专家内心潜在的疑虑。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阳身上,想看看这位年轻的华夏医生会如何应对这尖锐的、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质疑。
是勃然大怒?还是苍白辩解?
然而,陈阳的反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的脸上甚至没有一丝怒容,反而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带着些许怜悯的笑意,仿佛一位大学教授在听小学生炫耀他刚学会的乘法口诀。
“山本教授......”
陈阳开口了,声音平稳清晰,带着一种从容不迫的力量,通过同声传译设备清晰地传到每位与会者耳中。“您对R国汉方医学发展的介绍,很精彩,的确,贵国在中药标准化、成分提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这一点值得肯定。”
先扬后抑,陈阳先是礼貌性地认可了对方的一点成绩,但紧接着,话锋陡然一转:“所以才有了小柴胡事件?”
山本一郎:“......”
在场的不少专家都为之一愣。
R国的小柴胡事件当时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现场有一些专家知道,有一些专家不知道。
知道的愣过之后都发出了笑声,不知道的也急忙询问边上知道的人,了解过后也忍不住笑出声。
不得不说,这位华夏的年轻医生是真的损。
都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陈阳这是专门往小日子的伤口上捅。
虽然作为心胸外科专家,山本一郎并不关心汉药的情况,可陈阳说的这件事已经不单单是汉药,更牵扯到小日子的脸面了。
再加上山本一郎自称了解中医,刚才侃侃而谈,陈阳反手就戳了小日子的伤口。
“山本先生刚才说自己了解中医,我原以为山本先生当着众多名医的面会有什么高论,却不曾想贻笑大方。”
陈阳笑着道:“您刚才的言论,恰恰暴露了您,或者说您所代表的某种思潮,对中医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根本性的误解和……浅薄。”
“浅薄”一词,陈阳用了重音,像一记无声的耳光,让山本一郎的脸色瞬间难看了几分。
“您说中医理论体系模糊抽象,缺乏实证?那我请问,流传数千年的《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诊疗规律和方药效果,治愈了无数先辈的疾病,这难道不是最宏大、最漫长的‘临床实证’吗?其理论框架能够有效指导临床实践数千年而不衰,这本身难道不是一种强大的科学内在逻辑的体现?”
“贵国汉药的小柴胡汤剂又是从何而来呢,贵国研究汉药的根据又是从何而来呢?”
陈阳这一番话要是问的是米国或者其他国家专家,反而不合适,问小日子却很合适。
因为小日子的汉药确实弄的不错,山本一郎也不敢否认自家的汉药,毕竟背后牵扯的利益不小。
在这种国际会议上,山本一郎要是敢乱说,影响了汉药的出口贸易,这个责任他可背不起。
这就像是一些商人,自己可以不信中医,但是却靠中医吃饭,就必须吹嘘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