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绝世楼。
凿山而建的楼阁,如今歌舞升平。
数十名衣着艳丽的舞姬,正排练着更为惊艳的舞蹈。
对穿肠喝着小酒,表情很是轻松自在。
不久前,他们已陆续在民间造势,成功将王妃洗白,至于宁王世子,如今也已转移到深山古刹之中,只待晚些时候,寻个恰当的时机,便也可保下来。
对穿肠觉得,自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便不需再赋予自己更多的压力。
当然,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等人同皇上的约定,还有建功立业,将功折罪这一条。
不过这一条,主要还是由武力担当夺命书生来负责。
所以,无所事事的对穿肠,便只能来这里欣赏歌舞。
“这是已经失传的赵舞?”
赵舞,即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盛行的一种舞蹈。
现已失传,却在古文典籍当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赵女擫鸣琴,邯郸纷躧步。长袖曳三街,兼金轻一顾。
而对穿肠之所以能够辨别出这是赵舞,还是因为这些舞姬的穿着打扮,数十名艳丽的舞姬,足下穿着的,并非是当下时新的舞鞋,而是一种无跟小鞋,乐声响起之时,以足尖着地起舞,搭配着长袖,特点十分鲜明。
而对穿肠还能看出来,这舞蹈动作、节奏,都不是胡乱编排的。
与诗句的契合,就仿佛是编写舞曲的人,曾经亲眼见过赵国邯郸的倾城绝世之舞一样。
“很漂亮吧。”
作为一切的始作俑者,此刻却并没有去欣赏自己的成果,而是躺倒在一张软榻上,将两块玉珏放在自己的眼皮上,嘴巴时不时张开,接过侍女用素白小手喂来的葡萄。
可以说是极为享受。
没等对穿肠回答自己的感受,魏叔鱼格外感慨道:“你若是能亲眼得见邯郸舞姬,在白玉台上的动人一舞,便会发现,其实现在咱们看到的舞姿,仍不能成为完满。”
他语气当中的笃定,就仿佛真的亲眼看过他自己描绘的画面一样。
对穿肠却不好反驳。
因为这段时间以来的接触,他发现这个看起来有些不着调的青年,在古物方面,的确有着非一般的见解与见识。
宁王修建的绝世楼,本就是为收藏天下的稀世珍宝。
什么算是稀世珍宝?
除了等身大小的玉像,百年难得一见的深海红珊瑚外,最多的,还是古代的名人字画,珍贵器物。
同样,对穿肠身为宁王的幕僚,在在这方面,也有着不俗的本领,自负只要是古玩字画,哪怕仿制的技艺再高明,也会被他一眼辨认出来。
这样的本领,已算得上不俗。
但在眼前这看起来不过二十岁上下的青年面前,却有了些小巫见大巫的意思。
无论任何古物、珍宝,只要被这青年看上一眼,他非但能说出这东西是哪个朝代所出、用了哪种工艺,甚至还能看出这器物历经了几位主人。
听起来是有些玄幻。
事实上,也的确是玄幻。
对穿肠起初还不相信,可直到后来,他将绝世楼当中的珍宝,一一放在魏叔鱼的眼前,后者的回答却像是比教科书还要精准。
使得对穿肠不得不信,为此还失落了好长一段时间。
他始终也想不明白,一个不过二十来岁的青年,究竟是怎么得来的这么充沛的知识储备?
直到前不久,魏叔鱼才主动解开了谜底。
答案就是他的眼睛。
老天爷对极个别的人,总是有所眷顾的,就比如神侯府的无情姑娘,天生精神力异于常人,甚至可以办到许多宗师高手都办不到的事情——精神力影响现实。
魏叔鱼同样的得天眷顾之人,老天爷赐给了他一双可以看到过去的眼睛。
任何古物,只要被他收入眼底,那么有关这件古物的过往,便会在他的眼中逐一回放。
随着他境界的提高,这双眼睛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到了现在,魏叔鱼查看过去,已不再需要古物作为媒介,甚至,还可以将历史中存在的一些事物,重新搬运到现在来。
当然,这其中自然也有着不小的限制。
而自从这一双眼睛的能力觉醒后,魏叔鱼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像现在这样,沉浸在过去的景象当中,欣赏过去人的惊艳,然后在中间那名为时间的绝望鸿沟下,渐渐低落。
对穿肠见他这副模样,即是羡慕也是庆幸,正准备再说些什么,忽地门外跑进来一个士卒。
递过来一封书信。
对穿肠拆开信封一看,只看了几行文字,两条眉毛就恨不得缠在一起:“蒙元皇室的那一位,突破了。”
“大宗师了么,比我预想的要早一些。”
魏叔鱼并没有感到意外。
据他所知,蒙元皇室当中的那一位,已经在宗师圆满的境界上,沉淀了百年之久。
与他同期宗师高手,多已突破失败,仅存的几颗硕果,便是如同八师巴这样的地上神仙。
思汉飞的天赋才情,并不弱于八师巴或是蒙赤行,对方只是时运有所不济。
没有人会怀疑他能否突破。
只是摸不准他几时突破。
“大明的情况可是很不妙了。”对穿肠的眉头仍不能舒缓开来。
他虽是乱臣贼子,可在这一层身份之前,他更是汉人,会为国担忧。
“这也在你的计算当中吗?”
见魏叔鱼的表情依旧十分淡定,对穿肠忍不住问道。
“也可以这么说吧。”魏叔鱼终于坐起了身子,两块玉珏从脸上滑落,落在他事先伸出来的手上。
身旁的侍女在他起身后,就在他身后堆叠起了两个靠垫,无论是高度还是角度,都没有任何瑕疵。
魏叔鱼再躺下去的时候,没有半点不适的感受,而后继续说道:“你了解大宗师么?”
“或者说,你知道该如何成为大宗师么?”
“你知道?”对穿肠虽然并不是武者,可对大宗师之谜的好奇程度,却不亚于任何宗师圆满的武者。
“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
魏叔鱼手指在空中勾画起来,写了三个字:“武者修行,怎么也绕不开精气神。”
“精者,身体也。”
“气者,真气也。”
“神者,精神也。”
“如今武者的主流修炼方式,乃是以气为主,以精为辅,神则只有极个别人修炼有特殊功法的人,或是宗师后期及以上的武者,才有所涉及。”
“可实际上,这三者并不分高低前后,精气神,三者其一达到升华的程度,就可以突破至大宗师之境。”
“不过,此前存世的大宗师当中,基本上都是兼修两者。”
“就比如蒙元的帝师蒙赤行与国师八师巴,两人皆是精、神双修,并一举成就大宗师之境。”
“而我大明的两位大宗师,皇宫之中的那位我不太了解,但张真人却是兼修神、气两道。”
“至于思汉飞,不出意外的话,他原本应也是兼修精、神二道。”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还是入套了。”
听到这里,即便对穿肠再沉得住气,也忍不住打断道:“入套?”
“入套。”魏叔鱼点点头,“一个让人知道却无法拒绝的圈套。”
“不出意外的话,两国就要开战了。”
“让夺命书生早做些准备吧。”
“还有这个必要吗?”对穿肠忍不住道。
若是大宗师势均力敌,倒是可以通过军队厮杀来决出胜负。
可蒙元如今已有了大宗师的绝对数量优势,怎么可能还会跟大明拼正面战场?
五位大宗师自己组个局,去海外做过一场,依照胜负来敲定谁来一统天下,谁去国破家亡不好么?
“当然有必要,而且还是很有必要。”魏叔鱼笑道。
旋即,在对穿肠疑惑的目光中,他又问:“你也是学富五车,可知道,历史上曾出过几位大宗师?”
“这......”
这属实有些触及对穿肠的知识盲区了。
倒不是他说不出几个名字。
实在是这里面有些环节他想不通,按说大宗师这样的存在,一人镇一国,战力已非凡人可比。
而历史上,符合相关特点的人不在少数。
就比如西楚霸王项羽,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位的战力,妥妥超过了宗师境界的极限。
可问题在于,对方最后死了。
而刘邦的阵营当中,若论统兵最强,毫无疑问是韩信,可要说个人勇武,韩信却比不得樊哙。
可要说樊哙有大宗师实力,从表现上来看,又稍有不足。
而若是樊哙不具备大宗师的战力,刘邦的兵马最后击溃拥有大宗师境界的项羽,却又显得太过匪夷所思。
“那就说说当今存世的几位大宗师吧。”
魏叔鱼也看出了对穿肠的纠结之处,并没有解释太多,而是换了个问题。
对穿肠这次倒是没有犹豫,直言道:“现今存世的四位大宗师,除武当山的张真人外,皆是大明与蒙元开国之初就已经存在的高手。”
“这四人有什么共通之处?”魏叔鱼并没有纠正是四位还是五位,亦或者是六位的问题。
“这......”
对穿肠又一次陷入了迟疑。
四位大宗师有什么共通之处?
“其实很简单的。”魏叔鱼叹了口气,道:“你难道不觉得这四位大宗师,突破前后的那段时间里,都有些太过显眼了么?”
“这不是很正常?”对穿肠反问。
那可是大宗师啊,谁成为大宗师后,不会聚集天下所有人的目光?
人前显圣不是理所应当的?
“不怪你这么觉得,因为这本就是容易颠倒过来的因果关系。”魏叔鱼表示理解。
对穿肠也仿佛回过味来了,试探道:“难不成,这其中还有什么隐秘?”
“如果我告诉你,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至少两位数的大宗师,并且这些大宗师至今还活着,只是被困在了某一个地方,而你则是一位面临同样困境的大宗师,你会怎么做?”
“当然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对穿肠虽然还不明白这个问题背后有什么样的隐喻,可回答的速度却并不慢。
这问题算不上复杂,甚至可以说每一个正常人在看到题面后,都会得出基本相同的答案。
可等到对穿肠回过味来,眉头又紧了几分:“你是说,在世界上,存在着一处独属于大宗师的监牢?”
“这怎么可能,谁会有这样的本事?”
“天晓得。”魏叔鱼耸耸肩:“这世界上还没有人有能力造一个普照世界的太阳出来呢,太阳不还是照常东升西落?”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监牢’是由谁制造的,而是如何不被关进去。”
“自先秦时期起,诸子百家的研究,便或多或少涉及到了一个理论——天人合一。”
“《庄子·内篇·齐物论》有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句话你比我了解,万物不同,而一体相通,武者修炼,若是抽象一些来看,就是强化塑造里世界,即自身,而后与表世界,即你所能看到、感受到的世界,互通有无。”
“然而究竟是人与天地合,还是天地与人合,最终的主导者又是谁?”
“古时的人们以此为题,展开了讨论与研究。”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没有意义,因为根本没有人能够成为天地的主宰者。”
“所以,人与天地合,成为天地的一部分,才是最初修炼的最终结局。”
“可是这样的结果,又有几个人能够接受?”
“所以,才有了现如今的修炼理念,和而不同,即,一方面与天地和谐共处,另一方面又需要人们保持自身的独特性。”
“更容易理解一些来说,你放过纸鸢吗?”
“大宗师的境界,就相当于天上的纸鸢,看着逍遥自在,却无时无刻不置身在危险的风中。”
“而保护大宗师不被风卷走的绳子,就是属于大宗师的独特性,即,和而不同之中,不同的部分。”
“再具体一些,就是在人们心中的意象。”
“境界越高深的大宗师,对绳子的需求就越小,而像是思汉飞这等刚刚突破的大宗师,则刚好处于对绳子需求最大的时刻。”
“所以,此时的思汉飞,反倒是比所有人,都不希望提前开启大宗师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