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磨刀霍霍正要大快朵颐眼前塔山堡的明军时,突然传来消息说后院着火了,惊讶之余遣大军勤王,局势也随之变动,不得已多尔衮改攻为守以观明军动向。
果不出所料,明军步步紧逼想要趁其菊花有痔,前后夹击,但此时的多尔衮虽气却还不慌,毕竟他知道自己的实力也知道眼前明军几斤几两。
硬拼,五五开!
软磨,对方耗不起。
可当知明军又一股悍旅冲进后院以及阿济格炸营的消息后,他有些慌了,后院火势逐渐大了起来,有些失控了!
此时的他真的生气了,
然而,当辽阳城丢了的消息传来,他差点一头栽倒,震惊,暴怒,不可思议,歇斯底里……
怎么会丢,谁打的?怎么打的?
一问三不知
唯一知道的就是眼前明军就要对松山动手了!
多尔衮又慌又乱又气,但他知道这个时候是最不能慌的,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但凡有一点差错则如坠深渊!
所以他问了范文程一句话,天要亡我大清乎?
范老登心里叹口气,这是要亡你,丢了辽阳丢了锦州,清廷虽造大难一时半会却不会亡,但你多尔衮恐怕是完犊子咯。
这些话可以想不能说,而是和多尔衮仔细分析了一下当下局势,虽不知道辽阳如何被拿下的,但跑不掉是明军干的,但是你想想明军在塔山和宁远也就这么点人,所以后院人多的话,脸前就没多少,脸前多的话,那后院就没多少。
但咱们不一样,锦州兵力足可自保,后院的兵马也足可自卫亦有收复失地的实力,所以他劝多尔衮不要惊慌,看似明军在局势上占了上风,实则并未多大的实际悬殊!咱们依然可以一边抵御明军的进攻,一边关门打狗!只要封锁住大门,辽阳那座孤城他们有多少兵马能有多少存粮,又能耗多久……
要不说老登是谋臣会分析会忽悠呢,盏茶功夫就将歇斯底里的多尔衮跟安抚的风平浪静,仔细想了一会儿,眯着眼脸色变得极其狠毒,人善被人欺,忍久了他们就会觉得咱们怂了,他要打咱们就陪他打一场,这一次已经将他打服了!说着侧头看了范老登一眼,先生说的对,关上门,里头打狗,外头打他的主子!让狗帮不了主子,也让主子顾不上狗!
随后多尔衮传令给松山的鳌拜,攻守兼备放开了打,同时把去沈阳的路堵死,不准进也不准出!
所谓攻守兼备放开了打,就是让鳌拜不要一味守城,被动防守,瞧准了机会也可以主动出击,偷袭啊,野战啊,怎么占便宜怎么来!
简而言之,就是一改往日缩手缩脚的谨慎!
运筹帷幄这个词经常用来形容常宇,毕竟从他出山每每料敌先机,有战必胜,朝野上下不管是看不上他的还是有仇有怨的,但在指挥打仗这件事上对他都是个服!
但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运筹帷幄个鸡毛,只不过是自己有个上帝视角罢了,而且随着时间以及历史轨迹的改变,他的上帝视角也逐渐消失,一切只能靠临场发挥了!
可临场发挥太考验一个人的能力了,又因为每一场大战都事关成千上万的性命,所以这让他压力巨大,变得没那么从容没那么镇定。
然后他就取了个巧。
往日有上帝视角,很多历史事件和走向他都了如指掌知道如何应对,所以很多时候都是他一个人说的算,但现在……他知道自己一个人扛不起来,或者说能力不足,所以他选择放手放权,手下大将如祖大寿,马科等人个个都是经验丰富能力卓绝的悍将,每一个都能独挡一面!
老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这仨可比臭皮匠有本事多了,而他也远不及诸葛亮。
各抒己见,糅杂之后去芜存菁,然后拍板一个方案!
比如眼下这个局势,就是他和马科以及李过共同创造的!特别是李过的点睛之笔,让局势越来越有意思了!
当……塔山堡里的指挥部,常宇依在火炉旁屈指弹了手中宝刀,青雀龙鸣凤吟,引得一侧皱眉沉思的李慕仙抬头看来难掩眼羡之色。
“真是把好刀啊”常宇挥刀虚砍几下,心下喜欢的不得了,这把刀是当年戚少保令名匠所铸的五把宝刀之一,后来不知道怎么流到宫里头,前些年崇祯帝将他赏给了常宇,这些年跟着他也是大杀四方。
“听闻吴中手中那把红缨也是当年戚少保所铸?”李慕仙随口问了一句,常宇随意摇了下头:“谁知道呢,他用的顺手喜欢用便可”。
“但他好似更喜欢用他那家传的破烂”李慕仙嘿了一声,常宇不做声,还是目不转睛的把玩手中宝刀,这青雀削铁如泥,在当世绝对是顶尖的利器,当然他也知道在后世随便一个刀具厂都能打造出这种利器。
但那是后世啊!就是一截普普通通的螺旋纹钢筋放在古代都是逆天的存在。
这个时代的冶炼工艺和材料能打造出这种利器需要顶尖的技术丰厚的财力以及运气,普通人是绝对无法拥有的,首先材料钱都凑不齐,请的到名匠凑得起材料的非富即贵。
至于也有人说,为啥后世的到很少能做到削铁如泥那么轻松,其实原因很简单,后世的铁多纯了,硬度自然高,而这年头的铁里头杂质太多了。
抬头看了看只顾着把玩宝刀的常宇,又看了一眼桌子的那封密信,李慕仙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开口:“督公,京城的风向对咱们大不利啊!”
常宇嗯了一声,目光依然在手中宝刀之上,李慕仙又道:“贫道以为这背后必有人煽风点火”常宇这才将手中宝刀入鞘,淡淡一声长叹:“有人也罢,无人也罢,又如何呢?细思这事确实是咱太过心急冒进了”
“督公,您这……”李慕仙有些急了:“这些话岂不是……”
常宇嘿嘿一笑,抬手打断他:“这也没外人,便是不打自招又如何,这几日咱家亦反思过了,确实是心急冒进,也就是他们说的穷兵奢武……只是……哎,此时已被局势架住,想退也退不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
“硬着头皮能走下去倒也罢了,若是……”留言欲言又止:“督公,咱们不得做点什么?”
常宇侧目看了他一眼,嘴角上翘:“做什么,让东厂的去抓人,还是让锦衣卫的去抄家?”说着嘿了一声:“咱家这个身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人骂有人反对的,眼下京城舆论虽与我不利,但只要咱们打赢了这场仗,便可堵悠悠之口!”
“可这场仗哪有那么好打的”李慕仙颓然叹气,常宇嘿了一声:“大战在即,道长怎如此丧气,这可于军心不利呀!”
李慕仙苦笑,抬头直视常宇:“督公大人,您真觉得这场仗好打么,真的能将多尔衮击溃收复锦州么?”
常宇没有立刻回答他,皱着眉头垂目把玩手中宝刀,半响才出声:“这场仗不是咱家在打,而且我们需要一场胜利,这场胜利可以改变局势,也可以决定局势,我们需要这场胜利,就如同多尔衮也需要一场胜利的那种迫切!”
“这些贫道都知晓”李慕仙叹口气:“然贫道才薄德浅被眼前这乱局所惑,实已黔驴技穷,若以贫道挂帅,则早……”
常宇大笑而起:“道长平日自比仙人,算无遗策怎生今日如此丧气”。
李慕仙苦笑摇头:“不是丧气,而是看不清了”说着抬头问常宇:“眼下局势是不是咱们占上风”常宇嗯了一声,李慕仙又道:“多尔衮此前多次隐忍处处谨慎是为何?”
“内忧外患不敢有失”常宇随口说道。
“眼下局势对他来说比之往日更甚,如同架在火上烤了,督公以为他会如何应对?”李慕仙目不转睛看着常宇。
常宇想了一下:“换做是我,可能放手一搏”
“狗急跳墙,放手一搏!督公大人您好生掂量一下吧!”
常宇沉思起身将刀挂在腰间:“屋里头太闷了,咱出去透透气”。
“这大冷天的出门就冻成了冰人,督公要去何处透气?”李慕仙有些不情愿的起了身,常宇推开门,一股冷气袭来将他冻的一个激灵:“去找马总兵他们唠唠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