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长城非好汉,好汉到八达岭全都歇菜了。
秦若舒只是爬了一个烽火台,就老实了,跟周岩说了一声,就回车上歇着了。
其他女同胞,跟着爬了一会儿,也打了退堂鼓。
只有四个男同胞,一路向前,爬到没有城墙了,才尽兴而归,返回的路上,顺便拍照留念。
“还差升旗仪式……”
“那就多玩两天,来首都一趟,买点纪念品带回去……”周岩笑着劝解道,“下周一下午,星瀚有趟飞新海的飞机,座位我已经给定了。”
时间充足,首都能玩的地方可就多了,周五下午,一群人到鸟巢看了场球,体验了一下球场气氛。
高中那会儿,赵杨迷足球迷得很,眼下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职业球员,自然不放过合影的机会。
只是,歪脖里看球的照片刚放出去,晚上就有“中介”打电话:“周总,您有没有意向接手足球俱乐部?”
“严总,你想多了,老同学好不容易来一趟首都,他是球迷,陪着看一场足球,不过分吧!”
“是,我想多了!”
“不过,要是严总有什么门路能签约一些优秀的少训、青训教练,这个可以谈一谈……”
这边周岩挂了电话没多久,在首都的某个地方,严总又给别人打了电话:“您想多了,这周总是陪同学看球的,不过这位周总倒是有搞少训或者青训的意向……”
周六,上午游北海、天坛,下午逛琉璃厂。
“只看,别问,也别伸手,有看上眼的跟我说……”进琉璃厂之前,周岩就给众人打了预防针,“景德镇几块钱的瓷瓶子,你碰过之后,就好几百万了,近些年情况可能好一点,可还是小心点。”
不过,周岩是例外,不开口,也有人打招呼:在琉璃厂占过多次便宜的,容易被摊主们“惦记”……
“呦,小伙子,好久没来了,我这边新淘了一批鸡血石……”
“巴林的!”
“我倒是想搞昌化的,可没地儿淘呀……”
房地产起泡的前夜,有闲钱的人还是很多的,周岩跟摊主搭话的功夫,已经有位京爷拿起了摊上的鸡血石。
“老板,这怎么卖的?”
“五千!”
周岩打量了一阵子,挑了一块儿拳头大的鸡血石,掂了一下:“这块多少缘?”
“看你是熟客,八千。”
“麻烦给解四个一寸的印章,回头我过来取,工费算我的。”
继续往前走。
秦妈和赵母明显更钟意装饰性的工艺品,挂毯、折扇、字画、脸谱之流的。
而赵杨似乎也有点钟意京剧脸谱,走到摊位跟前,速度明显慢了很多。
“杨哥,知道为啥这玩意儿看的人少吗?”周岩笑着凑了过去,瞅了一眼摊位上的脸谱,都是经典的京剧角色脸谱。
“这玩意儿有说法?”
“放家里,晚上起夜,不开灯,能吓掉魂……”说着,周岩指了指不远处一个年轻人摆的摊位,“送小伙伴,卡通的京剧人物造型,不比这合适?”
“也是……”赵杨恍然大悟,“送长辈的另说……”
这边还在看脸谱,前边的赵母和秦母已经走到了书画区。比起琳琅满目的书画,长辈们明显对大号的折扇更感兴趣,无论是送人,还是留着装饰,都比较有逼格,很关键的是,扇面不像书画,是可以收纳的。
大首都,扇面自然没的说,花鸟鱼中、山水书法,应有尽有。
见俩长辈明显对扇面感兴趣,秦若舒凑上去,瞅了一眼,回头又看了看身后不远处的周岩。
“老板,你这边能自己画扇面吗?”
“当然没问题,扇面、扇骨都可以自己配……”
“杨阿姨,买几套扇面和扇骨就可以了,扇面可以自己画。”说着,秦若舒瞅了一眼后面的周岩,“周岩的工笔画和书法都还凑合,没必要花那么多冤枉钱……”
在秦若舒的劝解下,赵母和秦母都买了几套上档次的扇骨,就连冯蓓和李金玲也买了几套。
而跟上来的周岩一看众人手上拿的一堆空白扇面,就知道秦若舒给泄底了,回头看了看三个老同学:“一只羊是赶,一群也是放,你们三个也挑一些空白的扇面,回头也一起给画了。”
再往前,就比较考验眼力了,确切地说找不同。
在每天都有人“扫描”的市场上,只有新摊位的、新物件,才有简陋的机会;至于老摊位上的老物件,摊主“货比万家”,报价接近市场价,已经没多少“捡漏”的空间了。
至于众人,也就走马观花式地看个热闹。偶尔会出手,在周岩的砍价技能加持下采购一些老bJ的特色玩具,泥人、毛猴之类的。
而周岩的目光,则是一直停留在古籍区,当然不是为了简陋:随着智能时代来劲,一些偏远地区的人也会逐渐地接触文玩常识,逐渐地把一些隐藏在民间的古籍拿到市场上售卖。
“成套的食谱?”
周岩?了一眼,全都是线装的,只不过民国修订版的,卖不出高价。蹲下去,仔细看了一下。
袁枚的《随园食谱》有收藏,《食经》和《食珍录》有历史硬抠版的,倒是《中馈录》《清异录》《本心斋蔬食谱》以及其他的菜谱,周岩还是头一回见。
“老板,单卖吗?”
“不单卖,一套一万。”
周岩也懒得讲价,掏出银行卡:“刷卡,书麻烦给送到那边的星海玉石工坊。”
玉工坊是oLod的附属店铺,店里出售的都是oLod处理不了的翡翠、和田玉的雕件,平时偶尔也会收购周岩感兴趣的文玩品类和老的笔墨纸砚。
逛了大概有两个多小时,周岩见太阳已经升到半空了:“找个地方喝茶去……”
喝茶的地方,自然就是星海玉石工坊。
虽然星海玉石工坊占地面积只有两百多,可在寸土寸金的琉璃厂也算大地方了,而且还有二楼和阁楼。
“呦,周总来了,上二楼,前一阵子我去杭州那边搞到了一批高档茶叶……”
二楼的空间被分割成了一个个小包间,包间的墙上是周岩的泼墨山水。
“东西先放这边……”周岩探头看了一眼正准备沏茶的店长,“老余,先别急着沏茶,我同学好不容易来一趟首都,多少带点土特产回去……”
“岩哥,这……”
“过段时间你结婚,自己挑个摆件,我可不想自己带一大坨石头过去。”周岩想了想,“店里的玉石都是我们从源头采购的,成本很低……”
赵杨自然拗不过周岩,在店里挑了一个和田玉籽料的摆件,其他人都不好意思,不是手串就是小号的佛公、观音。
晚上,周岩“加班”,把扇面上的画和书法都给添上了,然后找人送到了琉璃厂。
眼瞅着离十点还有一段时间,周岩又给赵杨补了一幅画,当作是新婚贺礼,名为《秋趣图》,内容自然是喜庆的牡丹、鸳鸯、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葫芦、花生和桃李。
周日,长辈们休息,年轻人则趁机把首都的网红点,像是王府井、国贸、三里屯逛了一遍。
周一,早起,看完升旗仪式,赵杨赵母和魏聪回酒店补觉,周岩回学校上课。
中午,周末的小团体聚到一起,吃了个便饭。休息了一下之后,众人一起赶到机场……
把赵杨和赵母送上飞机之后,周岩瞅了一眼小伙伴们:“咱们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