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紧随着汉、齐、楚、代之后成为了第五个打出清君侧的诸侯。
由于此时朝廷的注意力都在应对齐楚,晋王从起兵以来一路势如破竹,直逼黄河。
洛阳。
听说晋王起兵的消息,朝堂上下乱作一团。
郭瑗之尤其慌的不行。
“晋王…晋王竟然真的反了?”
赵广道:“太后,晋军一路势如破竹,已经打到黄河北岸。”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无不倒抽一口凉气。
洛阳距离黄河并不是很远,晋军一旦过河,怕是几天时间就能到达洛阳。
“诸卿…你们说,朕…朕该怎么办?”
郭瑗之声音颤抖的看着丹陛下的文武百官,如今的她早已没了刚执政时的意气风发,整个人脸上因为惊惧一点血色都没有,就像得了重病般。
群臣看到郭瑗之这样,心里都在偷笑。
要不是你胡作非为搞什么推恩令,能把天下搞成这个样子?
大家都抱着一种看热闹的态度,朝堂上安静的可怕。
郭瑗之只得看向赵广:“丞相,你说,我们怎么办?”
“这……”赵广满脸苦涩的说:“洛阳附近所有的壮丁都调去防守轩辕关了,实在是没有余力对付晋王……”
郭瑗之抬手打断他:“朕不是听你发牢骚的,朕是问你怎么办?”
赵广偷瞄了上面的郭瑗之一眼,鼓起勇气说道:“为今之计只有派人和晋王议和。”
“议和?尔要让朕向反贼屈服?”
郭瑗之一听议和两个字就炸毛了。
她可是拥有上帝视角的穿越者,居然要向这些土着求饶?
赵广看郭瑗之这样就挺无语,都火烧眉毛了,还不愿意求和,您是非要等人家濒临城下才能醒悟?
“太皇太后,恕臣直言,朝廷如果再不求和,等到晋军打到洛阳城下,一切就都迟了。”
赵广的话点醒了郭瑗之。
再不求和真就没机会了。
也罢,就先和晋王这个逆贼讲和,只要争取到时间,朝廷就会有翻盘的希望。
“马上派人过河,找晋国求和!”
郭瑗之又对群臣说道:“传诏蒙恬,要他率军进攻晋国,以解朝廷之危。”
围魏救赵的道理,郭瑗之还是懂的。
让蒙恬进攻晋王的老家,说不定能让晋王回去。
就这样朝廷一面派人和晋王讲和,另一面则派人去找蒙恬,让他率兵抄了晋王的老家。
刚过去了两天,赵广就慌慌张张的找到了郭瑗之。
看到赵广,郭瑗之以为是蒙恬那边有消息了,赶紧问:“蒙恬发起进攻了没有?”
赵广看郭瑗之这样,一时倒有点不好开口。
“怎么了,你说啊!”郭瑗之急了。
赵广道:“蒙恬暂时没有消息,晋王那边倒是有消息了。”
一定是晋王有消息了,郭瑗之赶紧问:“晋王同意讲和了吗?”
“同意倒是同意了……只不过晋王提出了两个和谈要求,这第一是,朝廷必须取消推恩令。”
听完赵广的话,郭瑗之不假思索的说道:“这条没问题。”
她现在只想让诸侯赶紧退兵,推恩令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
赵广又道:“这第二,晋王要求陛下退位,太皇太后必须自尽。”
听到这个条件以后,郭瑗之踉跄的退后了一步,险些倒下。
晋王提出这种条件,摆明了就是没有任何诚意。
战争只能继续进行了。
天佑元年十月十日。
又一个噩耗传来。
汉王田承业率兵出汉中直奔武关而去。
田承业去武关的目的已经不言而喻。
汉军明摆着是要朝洛阳杀过来,郭瑗之面对这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几乎要疯了。
“立刻下诏,让天下各郡守招募王师,到洛阳勤王!”
郭瑗之下达了勤王诏书。
她希望有人能来带兵勤王,但诏书下达之后,天下就没有一个郡守、诸侯响应。
坏消息接踵而至。
十一月一日,即墨郡豪强田砏勾结郡守林起占据即墨,打出恢复齐国的旗号。
十一月五日,九江郡的楚国贵族景乘杀死郡守,遥尊前楚王景驹为王,并打出恢复楚国的旗号。
十一月六日,易县司马臧荼杀死县令,占据易县,自立为燕王。
十一月二十日,魏国人陈余在外黄打出恢复魏国的旗号,魏地那些心向故国的魏人皆追随之,三天就招募了万人。
各地告急的奏书像雪花般飞到了未央宫。
郭瑗之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彻底崩溃了。
她忍不住把桌上的奏犊全推到了地上,指着后面墙壁上田秀的画像骂道:
“老贼,你看到了没有?这就是你留下来的江山,你活着的时候到处歌舞升平,可实际上,你的这些忠臣良将,个个都暗藏着心思。”
“朝廷稍稍一乱,他们就急不可耐的蹦出来了。”
画像上的田秀穿着登基时的朝服,目光坚毅的望着远方,他的嘴角还挂着一抹笑意,好像是在嘲讽郭瑗之。
郭瑗之记得把画像摘下来,用脚踩的变成一团烂纸,然后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她看着身边的婢女们问:“太祖高皇帝给我留下来的江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你们说这是为什么?”
这些婢女哪里知道这个问题?看到太皇太后这个样子都被吓得瑟瑟发抖,无人敢应。
“你们都给朕说,说啊!”
看婢女们全被吓得不敢说话。
郭瑗之叫来子佩,吩咐道:“把这些婢女都拉出去砍了砍了!”
子佩立刻吩咐手下拉人。
这些无辜的婢女们哭着喊着求饶,可还是被拉了下去。
直到外面响起噗呲噗呲的声音,这些人的哭喊方才停止。
郭瑗之也冷静了下来。
她从地上站起来吩咐说:“给蒙恬下诏,要他立刻对晋国发起攻击,只要他发起攻击,一切都会好起来。”
郭瑗之执拗的认为,现在的一切都是晋王造成的。
如果不是晋王这根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局势绝对不会脱离掌控。
所以只要解决了晋王,一切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齐楚绝对打不进轩辕关。
汉王距离洛阳还远。
至于那些起兵的反贼,等摆平了那些藩王,朝廷弹指可灭。
……
江东,会稽郡。
一家不起眼的农舍里。
一个白发老者正与一个中年人交谈。
这时,一个青年脚步匆匆的从外面进来。
“叔父,叔父!”
年轻人快步来到两人面前,拱手行礼
“羽儿,外面如今是什么情况??”
中年人询问这年轻人。
项羽兴奋的点了点头,对项梁说:“外面现在可全乱了,田氏那些藩王跟朝廷打的你死我活,各地的七国贵族纷纷起兵,田唐撑不住了。”
项梁听了这话,以后大喜:“好,看来我楚国复国的时机终于到了!”
范增看向项梁,道:“田儋还留在江东,此人可不好对付。”
项羽闻言,笑道:“田儋?一个老朽罢了,只要叔父给我三千兵马,我就能扫平田儋!”
项梁大喜,道:“好!羽儿,我立刻写信给龙且将军,让他把那些我们联络多年,心怀楚国的义士集合起来,把这些人都交给你统领。”
项羽抱拳道:“叔父放心,羽定不辱命!”
洛阳。
晋王的大军已经从北面渡过黄河,直逼洛阳。
东面的齐楚联军也逼近轩辕关,刘复向朝廷告急请求援兵。
西面,田承业兵不血刃的拿下武关,然后急速朝洛阳推进。
对各藩王来说,谁先拿下洛阳谁就等于控制了朝廷。
只要控制朝廷,他们就能名正言顺的整合天下的力量,将那些藩王反贼统统消灭。
关中。
内史腾正在院子里练剑,他已经年逾古稀,须发都还是黑的,看起来也就只有五十岁。
儿子忧过来告诉他:“父亲,汉王大军已出武关。”
“好!”
内史腾收起剑,捋着胡须虚眯着眼睛说道:“老夫隐忍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取代田唐,建立我自己的江山,现在看来,时机终于到了。”
转眼,内史腾穿着铠甲来到了大堂。
大堂上已经坐满了人。
这些人都是内史腾这些年招募的死士,以及一些他在军中的旧部。
“各位,如今天下大乱,朝廷疲于应付,这正是我们起事的大好时机!”
“如今,汉王已经离开汉中去争夺洛阳,这关中已经没有什么能阻碍我们!”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内史腾在暗中笼络了一大批亲信,关中2\/3的官员都是他的死忠。
而他以前之所以不起兵,就是碍于有朝廷以及汉王的威慑。
如今这些威慑都不在了,内史腾自认为是上天都在助他成就大业。
谋士秦松一脸佩服的说道:“主公,汉王从关中过境攻打武关,您不许我们进攻,原来是为了把他调走。”
内史腾呵呵一笑,道:“我们先拿下汉中和巴蜀,只要占据这些地方,咱们最不济,也能当一个秦昭襄王。”
秦松点了点头,又说:“只是主公,汉王虽然走了,可别忘了章邯尚在长安,此人……”
内史腾摆了摆手:“章邯不过一介武夫,他连田承业那种货色都解决不了,不足惧也,老夫这次就要先摆平章邯,然后再攻取汉中。”
……
同一时刻,漠北。
摩多单于再一次和那位张君会面。
张君告诉摩多单于:“单于,如今整个中原大乱,这正是您南下中原的绝好时机!”
摩多点了点头,从盒子里取出田玉写给他的信:“不瞒先生说,唐人那几个王,已经派人联系过本单于,要本单于趁机南下,只是蒙恬尚在……”
张君拱手道:“请单于放心,蒙恬很快就会被调走?”
“哦?”
张君说道:“现在洛阳告急,唐廷肯定会调蒙恬军团回去救驾,单于正可以趁这个机会南下中原。”
“好!”摩多从位置上站了起来,说道:“只要蒙恬离开, 本单于就有十足的把握打进关内。”
张君拱手说:“蒙恬离开后,江先生会把马邑献给单于,单于可以率大军从那里入关。”
摩多闻言,来到墙上挂着的地图前看了看,马邑的确是进入关内的一条绝佳道路。
说实话,如果没有内应的话,只凭丁零的实力,就算蒙恬离开,他们也很难进入关内。
江先生能把马邑献出,对丁零来说的确是个天赐良机。
不过,摩多单于心里有了疑虑。
江先生真有那么大能量把马邑搞定嘛?
要知道马邑可是田唐北部的一座军事重镇。
张君自信的说道:“江先生布置了多年,完全可以把马邑解决,单于只管放心南下就好。”
摩多眼睛虚眯,看着张君:“江先生这样帮我,到底是有什么图谋呢?”
张君笑道:“其实也没什么,江先生也想过一把皇帝瘾,只是这天下不乱,江先生很难起事。放单于入关,也只是把天下这潭水搅得更浑而已。”
摩多大喜。
就怕这位江先生没有所图,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摩多还真不敢轻易入关。
既然这位江先生也是个想要做皇帝的人,自己也就没什么好顾虑的了。
“请江先生放心,日后我大丁零就是他最忠实的盟友,等我入了关,一定帮助江先生全力夺得皇位。”
张君笑了笑:“那就多谢大单于。”
“大单于!”张君又对摩多说道:“您既然想帮助江先生,那此次进关就不必要带太多兵,您只要带一些精锐,把代郡、雁门上谷这几个边郡拿下就好。”
摩多满口答应:“这是自然,本单于对你们唐人的领土,没有多少野心,这次入关,绝对只是帮助江先生。”
张君离开了以后,摩多那张笑脸马上就没了。
他找来自己的几名亲信。
“传令下去,集合漠北各部落所有的壮丁,战马,工匠,随本单于南下。”
手下一听就懵了:“大单于,这次唐人内乱,我们能攻破几个郡抢一把就是了,干嘛要集合这么多人?”
摩多说道:“江先生这次为我们打开了马邑,这可是个千古难逢的良机,我漠北若是不趁这个机会入主中原,必定遗恨千古。”
手下又说:“大单于,我们想全力南下,就怕国中有人不同意啊!”
丁零跟田唐不一样,田唐高度中央集权,中央对地方有绝对控制,而丁零实际上就是一群松散的部落组成的联盟,丁零强大的时候这些部落尊其为主,但衰弱了就绝对会把丁零踢到一边。
摩多真的想全力南下,这些部落肯定不愿意,毕竟就算真的入关成功,他们也得不到啥好处,大头都归了摩多,卖命的却是他们。
“哼!”摩多冷哼一声,狠厉的说道:“这次我一定要去中原做一做皇帝,谁不跟我走,就是和我过不去。你去传令,胆敢有不遵从于我的,就是背叛丁零,背叛太阳神,我会把这些人通通杀掉,烧掉他们的草场,摧毁他们的一切!”
郭瑗之因为权力熏心在大唐搞暴政。
摩多单于同样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权利在漠北进行了一系列的暴政。
在他的命令下,丁零对其他那些不愿意随他南下的部落进行了残酷的打击。
这些部落不仅被屠杀,就连草场也被推毁。
见识到了摩多的残酷,漠北各部落不得不跟随这位暴君南下。
摩多依靠血腥的手段,终于得到了整个漠北的支持。
不过在全面南下前,摩多还需要搞清楚一件事。
那就是蒙恬有没有离开?
代国,代城。
蒙恬依旧在代国摸鱼。
朝廷几次要他攻打晋国,他都没有要行动的意思。
这一天,朝廷再次严令蒙恬对晋国发起进攻,蒙恬嘴上答应的很痛快,实际上却没有半分要行动的意思。
直到晚上的时候。
江先生给蒙恬来信,要他率禁卫军主力从边境撤离。
蒙恬对江先生的命令感到不可思议。
蒙毅更是直言不讳的说:“大哥,我看这个江先生有点靠不住,这种时候他让咱们从边境撤离,漠北肯定趁机南下,到时候我大唐的整个北部防线都会崩溃。”
蒙恬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江先生用心狠毒,可我不得不听他的命令啊!”
蒙毅纳闷了,说道:“大哥,那个江先生到底是谁?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听他胡乱指挥?”
蒙恬看了眼蒙毅,意味深长的说了句:“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