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买民心这种事,卢从善在任期间其实也做过不少,不过并不是采取减免粮赋商税这种形式。
毕竟大明长期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全国各地赋税一向都是只增不减,才能勉强维持朝廷日益增长的国防费用,九江这种难得的富庶之地更是重要的赋税来源,朝廷根本不会允许施行这样的政令。
而地方官府运转的开支,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收缴上来的赋税,卢从善也早已习惯了这种运作方式,因此听到宁子敬打算减免一年的赋税,便觉得此举并不合理,虽不敢明着反对,但还是好心提醒对方,照此行事可能会遇到大坑。
宁子敬倒是不太担心卢从善所说的问题,毕竟父亲宁崎已发来电报,会在执委会层面向他提供所需的协助,让他在九江尽管放开手脚去干。
而减免一定时限的税赋,本就是海汉对新占领区惯常使用的施政手段之一,在政令执行期间,执委会也会从财政方面给予支持,应该不至于出现卢从善所担心的状况。
宁子敬也不想对卢从善过多解释,免得对方还以为自己是在炫耀家世背景。但他心知只要将减免税赋的政令颁布下去,本地民众对新官府的风评一定会有正向的变化。
当然了,减免税赋并非宁子敬施政方案的全部,他这几日查阅本地官府的档案记录之后,再结合来九江途中初步制定的计划,已经整理出了大致的执政思路。
在征询了卢从善等人的意见之后,宁子敬很快颁布了海汉在九江的第一套政令。
首先便是为期一年的税赋减免,让本地民众有休养生息的缓冲时间,以适应新朝的制度。
政令中也提前通告了一年之后的税赋征收标准,仍是要比大明统治时期低了约莫一半,由此也足见宁子敬对提升九江经济规模的信心。
他相信那些外逃避难的民众,在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应该也会选择返回家乡。
其次是与宁家的老本行文教体系密切相关的政令,年内开始在九江各级书院、学塾推广海汉文教内容,所使用的教材也将逐步更换,以适应海汉的新科举体系。
由于这些措施会涉及到教学内容的大幅变革,本地现有的教书先生们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进修,显然无法完成新的教学任务,所以还需要从国内其他地区抽调师资力量过来支援。
按照国内其他地区过去的经验来看,要让新的文教体系投入运转,必须得在当地培训出足够的师资力量才行,整个过程快则两三年,慢则五六年,总之短期内可能并不会有太明显的成效。
而这个过程中除了师资不足的问题之外,一定还会有些老学究抱着以前的四书五经不肯放手,拒绝接受海汉的文教体系和科举制度,甚至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阻挠推广,这都是宁子敬未来必须要面对的困难。
在文教这个领域推行新的体系,与其说是为了政绩,倒不如说是按部就班执行的必要步骤。不过宁崎一手打造了海汉的文教体系,在这个领域可以给宁子敬提供的方便,肯定是旁人所无法企及的程度。只要宁子敬多花些心思在这上边,倒也很有希望能做出一些亮眼的成绩。
第三项政令,则是针对九江本地的传统优势领域——航运和商贸业。
九江虽然是个小地方,但地理位置所具备的先天优势,让这里的航运和商贸都极为发达,而这又正是海汉所擅长的发展领域。宁子敬对此十分看好,认为可以将九江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商业枢纽。
除了商业税的限时减免之外,宁子敬制定的政令中还有大力发展本地航运业措施,如修建包括仓储、贸易功能于一体的九江综合港,开设舟山造船厂的分厂,以及建立九江通往长江上下游各大城市的固定船班。
要实现这些设想,当然首先得保证九江与外界的运输通道能够畅通无阻,所以宁子敬也打算尽快恢复九江与大明控制地区的交通往来,特别是解禁长江和鄱阳湖上的航道,以便能让这里继续维持货物集散地和贸易中心的功能。
当然这一点还需要驻军部队的配合,宁子敬不想太独断专行,所以这一项他还得先跟哈鲁恭和石成武通一下气,确保不会发生政令颁布下去,却被海汉军拒绝执行的状况。
如果说减免税赋和改变文教这两项措施,卢从善还不是那么愿意认同,那么宁子敬打算提升九江的航运和商贸实力,他对此却是举双手赞成。
卢从善在任期间,对航运商贸的发展便是其主要的政绩,他在相关领域也倾注了不少心血。而他个人资产最主要的来源,也是通过庐发行等商贸机构得来。
新来的主官愿意在这个领域加大力度,这正好也跟卢从善以前的执政理念相吻合,而且他认为这应该会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于是卢从善便主动向宁子敬请缨,希望能够负责航运商贸相关的事务。
宁子敬笑道:“卢大人,不是我信不过你,不过我海汉国对于商贸事务的管理和运作方式,或许会跟你所理解的规则有所不同。”
卢从善道:“宁大人,不瞒您说,下官在任期间,也亲自指点过庐发行的经营,让其成为九江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商行,对于怎么运作多少还是有一点心得的。”
卢从善对自己的成绩颇为自傲,忍不住便向宁子敬炫耀起来。
宁子敬道:“这么说来,卢大人是希望以过去经营庐发行的经验,来运作九江的相关政务了?”
卢从善道:“大人明鉴,下官正是此意。”
宁子敬点点头道:“你有这样的想法也不是不行,但你得先跟我说说,有什么具体的方略,让我权衡一下利弊。”
卢从善见宁子敬愿意听取自己的想法,这就相当于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了,当即便将打算一一讲出来,再结合宁子敬的规划,作了一些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