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一结束,刘长旭便因急于与留在海神星的家人团聚,立刻着手带领族人筹备星际传送阵的炼制与建造。
虽说星际传送阵的炼制与建造难度极高,但刘长旭曾有过多次相关经验,倒也并非无法克服。只是,这项工程需要大量珍稀的高阶灵金与灵材,他手中要么没有,要么数量不足。
无奈之下,刘长旭只得亲自前往天池圣地。
天池圣地的三位圣皇得知刘长旭已占据金环岛,且成功斩杀了九阶黄金蟹皇后,对他愈发重视,十分痛快地将他所需的高阶灵金灵材交换给了他。
从天池圣地取回灵材后,刘长旭即刻返回金环岛,随即全身心投入到星际传送阵的炼制与建造工作中。
刘长旭首先进入如意莲花宫的炼器殿,着手炼制星际传送阵的阵台,这可是整个传送阵的核心所在。
由于太白星与海神星之间的距离太过遥远,星际传送所需的能量堪称恐怖,这便对传送阵台的炼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其一,阵台必须具备提供星际传送所需的磅礴能量的能力,需如无底之渊般容纳并输出足以撼动星空的力量;
其二,它必须能稳稳承载传送启动时那股近乎毁灭的能量洪流,同时在传送全程中确保这股庞大能量流转得纹丝不乱,绝不容许有半分泄露或失衡,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能量暴走,撕裂周遭空间;
其三,阵台内部必须精准锚定太白星与海神星的星空坐标,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要知道,星空浩瀚无垠,坐标若有微末偏差,传送的落点便可能偏离亿万里之遥,甚至坠入凶险的空间乱流。
为了解决星际传送所需的庞大灵力能量的问题,刘长旭决定将星际传送阵放在蟹神山脚下,以九阶灵脉作为星际传送的主要能量来源,同时,以聚灵阵和极品灵石作为辅助灵力能量来源,确保星际传送阵能够稳定运行。
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极品灵石的消耗,坏处则是,频繁启动星际传送阵对九阶灵脉的损耗较大,同时也影响他闭关修炼。
对这个问题,刘长旭也早有打算,他准备亲自掌握星际传送阵,谁要使用星际传送阵必须得到他的批准。
解决了最大的这个难题,剩下的两个问题,只要多花些时间,也能够解决。
最终这两个问题,也没有难倒刘长旭,被顺利的解决了。
大汉七百五十五年三月十八日上午,耗时十年打造的星际传送阵终于宣告落成。
这座坐落于蟹神山脚下的传送阵,呈六边形布局,阵基由无数高阶灵金浇筑而成,深深嵌入山体与灵脉相连。
六边之上各刻有繁复的星图纹路,中央是直径十丈的圆形传送台,台面上镶嵌着三十六颗拳头大小的极品灵石,正散发着莹莹光晕。
整个阵法与九阶灵脉的能量节点相勾连,周遭还环绕着三层辅助聚灵阵,远远望去,灵光流转间仿佛有星辰在其中沉浮,既显庄严肃穆,又透着撼动天地的磅礴气势。
刘长旭在一众家人的簇拥下,端详着这座耗费十年心血建成的星际传送阵,目光中难掩欣慰与自得。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萧紫儿,开口道:
“紫儿,我打算乘这传送阵回一趟海神星,你觉得如何?”
“陛下,万万不可!”萧紫儿闻言心头一紧,连忙劝道,“您若离开前往海神星,一旦妖族趁机来犯,凭我们的力量根本难以抵挡啊!”
“是啊,父皇,”一旁的儿子刘福锋也急忙附和,“金环岛离不开您,要不就让孩儿替您回去吧?”
听儿子这么说,刘长旭心中忽然有了主意,当即说道:
“不必了。这次我准备让分身带着炼制好的传送阵台回去,等海神星那边布置好传送阵,正好让雪歌她们也乘传送阵过来团聚。”
在场众人听了这个办法,都觉得这个办法稳妥,纷纷点头赞同。
次日上午,刘长旭的分身已立于星际传送阵中央。随着传送阵启动,阵台骤然爆发出刺目耀眼的强光,几乎让人无法直视。
紧接着,阵法上空猛然掀起剧烈到极致的空间波动,仿佛整片天地都在震颤,一道深邃的黑洞应声显现,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张开了巨口,瞬间将刘长旭的分身包裹其中,转瞬间便消失无踪,只余下传送阵台上缓缓消散的灵光与尚未平息的空间涟漪。
众人见到分身成功的传送出去,纷纷松了口气,接下来,大家只需等消息即可。
完成了一个心愿后,刘长旭没有停歇,而是将心思放在妻儿的培养上。
当前身处太白星的妻子有萧紫儿、赵琪儿、陈雨菲、姜雪凤、杨青雪、柳青莹、苏锦绣、李振馨、莲儿、冬雪、苏月娥、赵青霞、萧凝雪、李钰、林凤青、黄雪妃十六女。
儿女中,有四子刘福锋、七子刘福阳、十一子刘福霸、十九子刘福雄、二十子刘福圣、二十二子刘福玉、第二十三子刘福乐、二十四子刘福昆、二十六子刘福生、三十一子刘福昌、第三十二子刘福泉,第三十三子刘福健、十六女刘福慧、十七女刘福欣、十八女刘福月、第二十一女刘福甜、第二十二女刘福青。
因妻儿人数众多,刘长旭精力有限,难以做到因材施教、逐个辅导,只能依照他们的修为层次,分批次定期轮流讲道。
这样既能兼顾到不同境界的需求,也能让有限的精力得到合理分配,确保每位家人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进度中有所收获。
后来,族中其他的儿孙与族人听闻刘长旭讲道的消息,也纷纷前来请求参与。
刘长旭并未拒绝众人的请求,于是特意在蟹神山不远处修建了一座专门用于讲道的道场高台。此后,只要得空,他便会登上高台,为族中子弟讲经说法,传授修行感悟与法门心得。
每次刘长旭讲道,族人们便会蜂拥而来,高台之下,常是座无虚席,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族中传承道法、凝聚人心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