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的夜晚,河沟田垄里的水温还很凉。
近两个钟头下来,手电筒光源一晃就不动的黄鳝抓了有小半桶,螃蟹却没见到有几只。
所幸隔天早起去收地笼时,地笼里收获了几只个头略大的,凑一凑也够吃一口新鲜。
就是这个月份的螃蟹不肥,内里也没有黄。
清蒸起来吃着没什么趣儿,熬粥的话,倒是能吃个鲜味儿。
傅璟佑想到就干。
田桂花没做过这些,他就自己来。
回家把螃蟹刷干净,该摘的都摘了后拿菜刀一分为二。
和姜丝一起加进大肚汤罐里洗好、泡好的精米中,架在小炉子上慢慢熬着。
独特的鲜香味,陆淼起来时就闻到了。
今天温度仿佛又高了些。
陆淼少穿了件小褂子,在房里梳理好头发才出去。
堂屋里,敏杰和敏锐跟在田桂花身边,正围在大桌子旁指着桌上的大肚汤罐说着什么。
见她出来,敏杰不好意思的打招呼:
“小婶婶。”
陆淼带上房门轻轻点头,语调温柔笑着问:
“今天做什么好吃的了?怎么这么香?”
汤罐里的螃蟹粥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香味,敏杰已经馋了有一阵儿了。
但馋归馋,在小婶婶面前,敏杰还是矜持了一下,往旁边挪开两步离桌子远了些。
敏杰扭头看向他娘,支吾两声没说话。
敏锐则年纪小,不懂得多少事,多少有一股实诚的虎劲儿在身上。
不同于哥哥的羞赧,敏锐大声说:
“婶婶,是粥!小叔在炉子上煮的!”
田桂花一阵好笑。
在憨头憨脑的敏锐头上拍了拍,冲陆淼笑着解释:
“是粥,用螃蟹熬出来的!小六心思巧,早上收了螃蟹回来就说要弄,就是这个东西我才第一次听说起,也没给他帮上什么忙……这个呀,是他自己捣腾一早上才弄出来的,你可得好好尝尝!”
陆淼弯弯唇角,脸上露出了然的娴静笑意。
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呢,敏锐声音又响了起来:
“婶婶,这个粥好香,我也要吃!”
陆淼笑着点头,温柔道:
“好,都吃,咱们一起吃。”
敏锐咧开嘴角,赶忙从桌角拿来自己的碗筷往田桂花面前递:
“二妈,我要吃一大碗!你给我盛一大碗!”
田桂花嗔怪睨了敏锐一眼,见汤罐里的螃蟹粥分量很足,才接过碗没多说什么。
陆淼含笑望着这一幕,眼神一晃没看见傅璟佑,又跟田桂花问:
“二嫂,佑哥呢?”
“小六啊,小六在后院呢。”
陆淼闻言,拿上洗漱用品往后院去。
而田桂花把敏锐的碗放去一旁,先拿了陆淼和傅璟佑的碗。
给陆淼和傅璟佑盛完后,田桂花才开始给她和两个孩子盛。
粥是才熬好端上桌的,现在还滚烫着呢。
先盛出来也不怕会凉,一会儿等那两口子忙完手头上的事了,反倒正合适入口……
再说陆淼和傅璟佑。
陆淼到后院时,傅璟佑正往洗菜的蓄水池里压水。
厨房里的菜板、菜刀什么的,他也一并拿到了井边。
陆淼见了好奇,挤牙膏缓步上前接了点水问:
“忙什么呢?饭都做好了也不去吃。”
傅璟佑笑着把腿边的水桶拎给她看:
“早上收地笼时还抓了一条桂鱼,我把它收拾出来,一会儿上午你要是饿了,就蒸出来吃着玩。”
陆淼俯身去看。
果真就见桶里有条筷子长短、约莫能有个七八两重的桂鱼。
那桂鱼胡乱甩尾扑腾着,十分鲜活。
她从桶里撤回眼神,看向傅璟佑说:
“家里还有不少雪蛤和燕窝,我随便吃点就是了,你这又大费周章的……”
傅璟佑眉宇明朗飞扬,满眼宠溺揶揄:
“雪蛤和燕窝放不坏,什么时候吃都行,今天先换个口味。”
陆淼嗔怪睨了傅璟佑一眼,蹲去一旁刷牙没再说什么。
等她再起身时,傅璟佑早兑好了洗脸的温水,就在厨房的小桌子旁坐着等她。
等她洗漱完毕,傅璟佑相当潇洒的一抬臂把水倒去门外。
之后转身冲她抬抬下巴,两人低声笑谈一起回前屋吃饭。
村里壮劳动力差不多到了上工的点儿。
而一些弱劳动力,比如老人、病人、孕妇等。
有的在家或下地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有的则算好了时间上傅家这边来串门遛弯。
陆淼饭刚吃到一半,家里就来了两个小媳妇。
人一进门就笑着唠开了:
“哟,你们家又吃这么晚的饭呢?”
陆淼眨眨眼打趣说:
“还不是我懒?每天睡到什么时候,饭就什么时候吃。”
叫翠红的小媳妇笑说:
“小六嫂真会说笑,你这可不是懒,你还病着呢!”
陆淼笑笑没说话。
另一个叫双喜的小媳妇,好奇的往桌边探头说:
“这吃的什么呀?闻着怎么这么香?”
“是螃蟹熬的粥。”
田桂花一边回答,一边笑着扫视陆淼和傅璟佑:
“他们两口子有想法,就这一锅粥熬了好几个钟头呢!”
“螃蟹是不是就是咱们这儿的‘海子’啊?这个东西我知道。”
双喜摆摆手,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样道:
“这个东西得人肚子里有油水了才会觉得好吃,要不然腥不说,吃起来又都是壳子,没什么嚼头,不如田里抓的泥蛙呢!”
说到肚子里有没有油水这方面,双喜忽然正色看向桌边的敏杰和敏锐。
见敏杰身量结实,个子看着比村里其他小孩好像要高一些。
敏锐也是虎头虎脑、小脸红扑扑气色红润的模样,很是讨人喜爱。
双喜道:
“小六嫂回到家里来,这两个小的也没少跟着吃些好的吧?看这身量结实的……”
田桂花愣了一下,脸上笑意不由淡了些,突然没再接话。
陆淼察觉出端倪刚要说话,傅璟佑先一步开口笑道:
“一家人哪有吃两样饭的?再说这两个孩子跟我自己的儿子也差不了什么。风光和体面我跟他们婶婶在城里早体会过,现在回到老家来,能让这几个孩子吃好喝好玩好,生活上有更好的条件,我跟他们婶婶也算不白混这么些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