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首领拉斯扎布立刻派人转告了与其结拜的中汉军大将彭心见,并为彭心见派来了向导。
彭心见听闻后大喜不已,连忙招呼着所部人马,在向导的带领下,如风一般杀向了清军主力所在地。
却说刚刚回营的汤致远看到后方跟随的蒙古人不见了,害怕担责任的他,索性向岳乐汇报一切正常,并很快入营享受了一番难得的“快乐时光”。
等到精气神全无、双腿颤颤的汤致远来见主将蔡天文,蔡天文一眼就看出了汤致远的不正常,担心地问道:
“致远,你不会闯祸了吧?”
“哪能呢?兄弟我是谁?”
汤致远还在大言不惭。
恰在此时,趁着清军绿营兵还在军营中肆无忌惮的狂欢之际,中汉军彭心见所部从戈壁北面突然冒出,趁着夜色对清军大营发动了大规模袭击。
突然出现的中汉军的数千骑兵,令清军大营慌乱不已。
清军统帅岳乐在悲愤之下,来不及穿戴铠甲,便率领亲兵上前迎战,很快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岳乐战死后,博尔济吉特.满珠习礼率领清兵奋勇抵抗,穆里玛和蔡天文也带兵前往助战,双方一时之间战成了平手。
正在此时,蒙古人拉斯扎布率领数千蒙古骑兵从南侧杀到,率兵前往堵截的满洲大臣苏克萨哈率领德器、达器二子上前拼死抵抗,却寡不敌众,父子三人先后战死。
拉斯扎布率领大军全线压上,直逼康熙皇帝而去,情急之下,满洲大臣索尼和负责保卫工作的遏必隆率领大内侍卫高手数百人迎战拉斯扎布,在付出了索尼阵亡的代价后,遏必隆带队逼退了拉斯扎布的进攻。
只是还没来得及高兴,北面却传来了中汉军已经斩杀了清军大将满珠习礼,清军穆里玛和蔡天文两军因之溃败的消息。
为了掩护康熙皇帝的撤离,遏必隆朝着鳌拜大吼带着康熙皇帝先行撤离,他义无反顾地扑向了中汉军彭心见所部。
只是哪怕大内侍卫的武功再高,碰到了堂堂的战阵,也是脆如薄纸,包括遏必隆在内的数百名满洲精锐相继阵亡。
中汉军将领彭心见随即命令部下包围清营,分区域进行扑杀,为了保护康熙皇帝突围,清军大臣鳌拜带着自己的几个儿子进行了拼死搏杀,相继倒在了血泊之中。
忠勇无畏的满洲第一巴图鲁鳌拜战死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够保护康熙皇帝,面对着无数的刀枪,以及中汉军人“投降免死”的高声呼喊之下,衰老的布木布泰下令所有人放下武器投降。
至此,中汉将领彭心见所部俘虏满清太皇太后布木布泰、康熙皇帝玄烨、内监杜之佚、大臣宁完我、范文程、张缙彦以下数千人以及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
至此,大清国灭亡。
清军之中,只有将领穆里玛、蔡天文、汤致远和赵亨达等人率领数百人马在混乱中逃离。
为了以防万一,彭心见委派程万里率兵三千人留守营地,看守海量的金银珠宝,他则和拉斯扎布一起,押解着大清国的领导者们,朝着北京方向前进。
已经赶到北京城派人探听消息的中汉国皇帝张鹿安大喜过望,连忙派出了秦王张梦明率领精兵一万出塞迎接彭心见一行人,令索忠信和张鹿声等将暂停进攻喇布和莽依图等部;
令齐王张梦晓抽调十万军民,前往程万里处,将清廷掠夺的金银珠宝清点后全部运回北京城。
扬武五年腊月初一
中汉国在北京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献俘仪式,站在高阜之处的张鹿安,在数十万军民的瞩目见证之下,接受了大清康熙皇帝的投降。
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早日实现北地的和平与安宁,张鹿安在接见布木布泰和康熙皇帝的时候,全部是以礼相待,要求玄烨出面号召还在选择抗击的清军各部放下武器早日投降。
爱新觉罗.玄烨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委派亲信分别前往草原上喇布、莽依图军营、保定的赵之龙军营和太原杰书和图海军营等处进行招抚。
其中喇布接到康熙的诏令后痛哭流涕,但“为了皇帝陛下的安全”,喇布还是下令部下放下武器投降,并带着大将莽依图、额赫讷、穆成额等将领前往北京城觐见。
喇布的投降让中汉国得到了数万精锐大军,张鹿安自然因此对喇布夸赞不已。
紧接着保定的赵之龙处接到了指令,但是之前将张鹿安得罪死死的赵之龙,害怕被秋后算账,思来想去,最后竟然和小妾王一一自杀身亡;
骆养性也在保定城的官邸自缢身亡,张学圣则是向中汉军投降,清将孟库鲁和桑固理虽然心有不甘,但是在前途无望的情况下,还是选择按照康熙皇帝的指令投降。
只有老牌旗军大将戴都始终不愿意投降,他告诉监军使鄂兑,康熙皇帝是在被俘的情况下被迫发出投降指令的,如果他们真的投降,康熙皇帝没有用了,就会被“蓼匪”给宰了。
抱着这个想法,戴都和鄂兑选择了负隅顽抗。
对于这种顽劣分子,张鹿安也没有惯着,命令张勇率领各路大军数万人对戴都所在的真定府进行围攻,经过半个月的激战,中汉军斩杀戴都、鄂兑以下数千人,完全控制了北直隶一带。
等到康熙皇帝的指令传到太原城后,据守太原的杰书和图海却不愿意投降,图海与佟养量商量以后,决定拥立爱新觉罗.杰书为帝,国号仍为大清,以来年康熙十年为复清元年,宣扬坚持抵抗到底。
只是仅仅凭借着一隅之地和满腔的热血,在大势之下,犹如鸡蛋碰石头。
得知了太原拒绝投降的消息后,张鹿安从陕西、河南、北直隶等地向太原城派遣了十万增援大军。
得到增援的征北大将军张华当即督率大军,于扬武五年的腊月二十五日攻破了太原城,当场击毙了清国复清皇帝杰书、提督卢光祖,所谓的内阁大学士佟养量和图海选择了自缢身亡,清将孙思克、诺敏、郎坦等人被迫放下武器投降。
复清年号还未曾起用,便很快胎死腹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