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寿神情激动,带着亲兵和手底下的几名将领就冲向就近的几辆马车检查了一下。
看到那硬邦邦,用白面包出来的饺子,他们所有人都激动的流出了泪。
“将军,是饺子,是白面包好的饺子!”
街上还有其他将士,见到此情此景,也都冲了上来。
每个人的眼眶中都流着泪,激动的不能自已。
从京师来的太监看着这样的情形,嘴角带着浅浅的微笑。
“太师这一招,还真是够妙的!”
他心中敬佩不已。
此次,朝廷不仅仅是给辽东的边军送冬衣和饺子,几乎是所有的边军都有。
为此,朝廷可是花费了大笔的钱财。
储备的小麦都快用光了,剩下的都是粮种。
这些冬衣和饺子,可都是杨轩发动京师及周边几乎所有的妇女共同做出来的。
朝廷负责原材料,妇女负责制作。
当然,并不是白做,朝廷是给钱的。
百姓的手中现在没什么钱,加上又快过年了,杨轩便想到用这个办法,把钱送到百姓的手中,然后再通过商税或者官营的店铺把钱收回来。
这么一圈转下来,百姓有钱过年了,杨轩要做的事情也做成了,钱最后也回到了朝廷的手中。
这一次,派出去犒劳慰问边军的钦差队伍,杨轩下了死命令,要让饺子和冬衣切切实实的落实到每一名将士的手中,要让他们知道,皇帝记着他们。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杨轩给了边军那么多的钱粮,只能让军心稳定,并不能收服军心,毕竟在将士们看来,朝廷欠了他们那么多军饷了,还钱不是应该的吗?
正常的足额军饷也不能让他们感激,因为在将士们看来,这是他们的卖命钱。
公平交易,谁也不欠谁!
但在这马上就要过年的时候,给他们送来冬衣还有饺子,就不信打不动他们,心中会没有一点感觉!
人心都是肉长的,怎么可能不懂得感恩?
就算有个别人毫无感觉,但只要绝大多数将士记得朝廷的好和皇帝的好,那杨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当朝廷冒着风雪将冬衣和饺子送来的时候,边军的军心算是彻底收服了。
就算是祖大寿等将领,还想拥兵自重,不听朝廷的调令,看看手底下的将士们答不答应?
杨轩只用这一招,就瓦解了边军将领拥兵自重的问题。
承武元年,就可以着手让边军和京军换防了。
……
不出杨轩的预料,边军的将士们收到朝廷送来的冬衣和饺子之后,感激涕零,面朝京师方向,大喊“陛下万岁,大明万年!”
每人一件新衣,一斤饺子。
并且,不知道是谁在暗中散布消息,说是为了节省下包饺子的白面,太上皇、皇太后、陛下带头,吃的都是粗粮。
让将士们更加感动。
而这,自然是杨轩的手段了。
既然要收服边军的军心,那自然是要考虑周全的。
而且这也不算是谣言,京师上至太上皇、皇帝,下至百姓,吃的都是粗粮。
毕竟现在正是国难时期,上上下下都需要拧成一股绳,集中资源。
谁敢铺张浪费,谁敢露头,杨轩就秒了谁。
没有一点情面可讲。
祖大寿等边军中的将领看到麾下将士们收到冬衣和饺子的反应后,后背发凉。
朝廷这一招,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
若是他们表现出反朝廷的意思,手底下的将士们就能将他们给绑了。
“朝廷有高人!”他们心中不约而同冒出这个想法。
然后齐齐想到一个人——杨轩。
此人手段高深,防不胜防,用钱粮稳住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帮朝廷挡住北边的西伯利亚人。
而朝廷则趁机练新军,稳定内部。
现在朝廷手里有几十万的大军,根本就不怕他们这些边军将领拥兵自重。
然后又在过年这个时候,给底层的将士们来一波雪中送炭,收服军心。
他们再想拥兵自重都做不到了。
得看看手底下的将士们听谁的?
朝廷的时机挑选的实在是太好了。
将士们戍边多年,谁能不想家?
一斤饺子,一套新衣服,正好击中了将士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祖大寿等一部分人看清了形势,决定服从朝廷的一切命令,不再想着拥兵自重。
至于其他还看不清形势的人,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了。
如果所料不差的话,过完年之后,朝廷就该对他们这些边军有动作了。
……
崇祯十七年的最后一天,除夕。
整个京师都笼罩在过年的氛围之中。
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爆炸后的味道。
杨轩下令制造了不少鞭炮,用来给百姓过年,去去晦气。
很多人都能看得到,距离天下太平的时间不远了。
安稳的日子,百姓们期待的已经太久了。
华北的百姓们,舔舐完乱世带来的伤口后,开始为美好的明天奋斗。
杨轩也停下了忙碌,准备了满满一大桌的美食,打算好好过个年。
只不过,他孤身一人,只能和李定国搭伴了。
两个大男人在一块儿过年,怎么看起来有点怪怪的?
不过,就在杨轩和李定国坐下来打算吃饭的时候,宫里来人说是请杨轩入宫一起过年。
不过杨轩没有答应,宫里过年,一点意思都没有。
他让传旨的太监带话,他明天会入宫拜年。
对方也知道杨轩现在的地位,所以老老实实的离开了。
“太师,你这是不是有些不给陛下和太上皇面子了?”
“没事儿,我一个外人,去掺和这些事儿做什么,也不自在!”
“别管了,今儿咱们两个好好喝一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