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科夫闻言笑了,随即向别尔金解释说:“副旅长同志,这是新研制出来的反坦克武器,叫火箭筒。”他拿起放在旁边的一本说明书,递给了对方,“这就是火箭筒的使用说明。”
别尔金接过说明书,翻看了一阵后,抬头望着索科夫,小心翼翼地问:“旅长同志,说明书上说,这个被称为火箭筒的武器,可以在两百米的距离,摧毁德军的坦克。这是真的吗?”
“我想应该是真的。”索科夫笑呵呵地说:“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款反坦克武器应该也是哈巴罗夫设计的。有了这款武器,敌人的坦克朝我们冲来时,我们的战士就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冲到坦克附近,投掷手雷或者燃烧瓶将其摧毁。”
卡尔索科夫也凑了过来,仔细地端详着火箭筒,嘴里低声地嘀咕道:“我看这款武器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真的能在远距离摧毁德军坦克吗?”
见别尔金和卡尔索科夫都对火箭筒产生了质疑,索科夫也不和两人争辩,而是对他们说道:“副旅长、参谋长,如果你们不信,那我们就到外面试用一下,看实际效果如何。”
几人来到了村外的开阔地,这里有一辆被击溃的德军坦克残骸。
索科夫目测了一下距离,大概有一百五十多米,便叫过鲍布里科夫,吩咐他说:“上尉同志,你用火箭筒试着打一下那辆坦克的残骸,看效果如何。”
鲍布里科夫在来的路上,已经看过了火箭筒的说明,因此听到索科夫的吩咐之后,他扛着火箭筒来到了一旁,采用单膝跪地的方式,通过瞄具瞄准了远处的坦克残骸。
为了看清楚效果,有好几名战士都站到了鲍布里科夫的身后。索科夫见状,顿时被惊得冷汗都下来了,他连忙大声地喊道:“喂,等一等!”
正准备扣动扳机的鲍布里科夫,听到索科夫的喊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转头望向朝自己跑过来的索科夫:“旅长同志,您还有什么吩咐吗?”
索科夫没有理睬他,而是冲着那几名看热闹的战士吼道:“谁允许你们站在这里的?快点给我走开。”
挨了骂的战士,虽然不敢反驳索科夫,但脸上的表情明显不好看。索科夫担心以后还有人会站在火箭筒的后面,连忙提高声音说:“待会儿火箭弹发射时,会朝后面喷出烈焰。若是有人站在后面,就会被烧伤。”随即冲鲍布里科夫做了个手势,“上尉同志,别磨蹭了,快点射击吧。”
鲍布里科夫点点头,再次扛起了火箭筒,借助瞄具瞄准了远处的坦克残骸。伴随着一道火光,火箭弹带着热浪和浓烈的灰色尾烟,直直地撞向了德军坦克的残骸,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和浓烟,目标被击中了。
事实胜于雄辩,见到新送来的火箭筒能在如此远的距离,轻松地击中德军坦克的残骸,别尔金和卡尔索科夫都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下一刻,两人冲到了鲍布里科夫的身边,伸手抚摸这款反坦克神器,嘴里念叨:“真是没想到,这款反坦克武器如此厉害。如果能大量列装部队的话,我们再也不用怕德国人的装甲突击了。来多少,我们就消灭多少。”
“既然你们已经见识过这种反坦克武器的厉害,那么我们就尽快分发下去,让指战员们熟悉这款武器的使用。这样我们在下次战斗中,对付敌人的坦克时,就没那么吃力了。”
几人刚回到指挥部不久,四位营长就先后走进来。
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得知旅部获得了新的反坦克武器,能在远距离摧毁德军的坦克,自然都想让索科夫将这种武器分配给自己。
听着营长们的争吵不休,索科夫抬手打断了他们:“营长同志们,这次武器装备部给我们送来的火箭筒数量太少,我不可能给每个营都配备。为了更好地发挥这款武器的威力,我打算暂时只装备一个营。”
索科夫此话一出,四位营长再次争论起来了,都想成为那个幸运儿。
别尔金见四位营长争得面红耳赤,不禁笑着摇摇头,随即问索科夫:“旅长同志,不知你打算将这些火箭筒,装备给哪个营?”
索科夫没有立即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副旅长同志,不知你觉得我应该分配给哪个营?”
别尔金扭头看了一眼还争论不休的营长们,思索了一阵,开口说道:“旅长同志,在解放红波利亚纳的战斗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瓦夏少校的四营,因此我觉得可以把火箭筒分配给四营。”
听到别尔金的想法和自己不谋而合,索科夫点点头,做出了最后的决定:“那就给瓦夏少校的四营吧。”
既然索科夫已经做出了决定,卡尔索科夫立即制止了四位营长的争论,对他们说道:“营长同志们,旅长已经做出了决定。这次武器装备部送来的反坦克火箭筒,将全部交给瓦夏少校的四营。”
得知索科夫准备将火箭筒全部装备给自己的四营,瓦夏不禁一阵狂喜。他连忙向索科夫道谢:“旅长同志,谢谢您……”
但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索科夫打断了:“瓦夏少校,我把反坦克火箭筒分配给你们营,是出于对你们的信任。你回去之后,挑选合适的人选,抓紧时间进行训练。如果在下次战斗中,你们营的表现不能令我满意的话,我会收回这批武器,重新分配给别的营。你听明白了吗?”
“我听明白了,旅长同志。”瓦夏声音洪亮地回答说:“我会挑选合适的人手,来熟悉这款新式武器,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等营长们离开之后,卡尔索科夫好奇地问索科夫:“旅长同志,您为什么会选择瓦夏少校呢?其实我觉得一营长叶菲姆大尉,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参谋长同志。”索科夫望着卡尔索科夫,表情严肃地说:“我之所以选择四营,是因为他们在解放红波利亚纳战斗中的突出表现。他们当时要是有这种反坦克武器的话,指战员们的伤亡会小很多。”
“旅长说得没错。”对索科夫的这种说法,别尔金表示了赞同:“当时四营突破敌人的防御,冲进城里之后,就曾经遇到敌人坦克的反击。为了摧毁一辆敌人的坦克,他们至少付出了二三十人的伤亡。如今有了这款武器,想必在下次的战斗中,一定能有更加亮眼的表现。”
…………
第二天中午,就有溃兵出现在克柳科沃村内。
一营长叶菲姆带人抓住了几个,带到了索科夫的指挥部。
见到叶菲姆推着几个衣衫不整、满脸狼狈的战士,索科夫不禁皱了皱眉头,随即问道:“大尉同志,这是些什么人?”
“报告旅长同志!”叶菲姆回答说:“这些是从克柳科沃城里逃出的溃兵。”
听说是从克柳科沃城里逃出的溃兵,索科夫脸上满是震惊地表情:“难道城市失守了吗?”
其中一名战士摇着头说:“城里还有不少的地方在战斗,不过大多数区域都落入了德国人之手。”
索科夫上前一把揪住了战士的衣襟,大声地问:“那司令部呢,他们是留在了城里,还是转移了?”
“我不知道,中校同志。”神情慌乱的战士拼命地摇着头,“战斗开始后不久,我所在的部队就被冲进城里的德国人打散了,我们和几名战友费了老大的劲,才从城里逃了出来。根本不知道司令部如今的情况如何。”
见从战士的嘴里,问不出有用的信息,索科夫朝叶菲姆摆摆手,示意他把这些人带走。然后转身嘱咐卡尔索科夫:“参谋长同志,立即呼叫集团军司令部,了解他们那里的情况如何。”
等卡尔索科夫向报务员布置任务的工夫,别尔金小声地问索科夫:“旅长同志,如果我们旅昨晚没有从城里撤出来,那么此刻有可能也被德国人打散了。”
“完全有这种可能。”索科夫点着头说:“敌人如果占领了克柳科沃城,那他们下一步就有可能向我们发起进攻,所以我们要立即发出战斗警报,让战士们都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迎接敌人的进攻。”
“如果德国人真的要向村子发起进攻,首先受到攻击的应该是一营阵地。”别尔金提醒索科夫:“如果德军出动坦克,一营恐怕很难挡得住。你看,是否让一营和四营调换防区?”
“不行,不能在此刻让部队换防。”索科夫摇着头否定了别尔金的提议:“我们不知道战斗什么时候会打响,贸然让部队换防,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可是一营没有反坦克武器。”别尔金再次说道:“若是德军使用坦克开路,他们的防线很容易被突破。”
“村里不是有几辆卡车么。”好在索科夫早就考虑过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他胸有成竹地说:“如果村子的哪个方向发现了敌人的坦克,就让携带了火箭筒的反坦克手,乘车赶往哪个方向增援。”
听完索科夫的话,别尔金兴奋地在腿上拍了一巴掌,随即冲索科夫竖起了大拇指:“旅长同志,您的这个办法真是太棒了。村庄的面积不算大,如果再使用卡车运输的话,只需要几分钟,反坦克小组就能从一个地方赶到另外一个地方。”
刚向报务员交代完任务的卡尔索科夫,回来时正好听到两人的谈话,也附和道:“我也觉得旅长的办法不错。有了卡车作为运输工具,反坦克手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到达战场的任意一个地方。”
“不过德国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预防而已。”索科夫对两人说道:“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搞清楚集团军司令部在什么地方?”
卡尔索科夫扭头朝报务员的位置看了一眼,对索科夫说道:“旅长同志,我已经命令报务员呼叫司令部,如果有回应的话,他会在第一时间向我报告。”
说完,卡尔索科夫冲报务员大声地问:“怎么样,联系上集团军司令部了吗?”
报务员闻声转过头,望着卡尔索科夫摇摇头:“没有,参谋长同志。我一直在不停地呼叫,但始终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
听报务员这么说,别尔金不免担心起来了,他小声地问索科夫:“旅长同志,你说说,我们的司令部不会被敌人一锅端了吧?要知道,从战争爆发到现在,集团军司令部被敌人端掉的情况并不少见。”
虽然索科夫不清楚罗科索夫斯基此刻在什么地方,但他心里却明白,若是罗科索夫斯基这么容易出事的话,后世就不会有那位被称为“三驾马车”之一的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了。
因此他安慰两人说:“别担心,有时没消息就是好消息。以我对司令员同志的了解,就算敌人冲到了司令部附近,他们也有办法带着司令部的成员安全转移。”
不久前发生在佩什基村的事情,早就在集团军内部传开了。别尔金和卡尔索科夫听完索科夫的话,再联想到罗科索夫斯基在佩什基村的经历,心中的担心立即减弱了几分。
枪炮声距离村庄越来越近,逃向村子的溃兵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
叶菲姆给索科夫打来电话:“旅长同志,不断有从城里撤出来的溃兵,进入了我们营的防区。您说说,我该如何处置他们?”
“大尉同志,这还不简单么。”索科夫笑呵呵地说道:“你们营在不久前的战斗中,不是减员超过了三分之一么。既然有这么多兵员补充,你尽管放心大胆地接收就是了。”
叶菲姆面对进入自己防区的溃兵,心中早就有了收编的想法。但这件事没有索科夫点头,他却不敢擅自做主,因此便有了明着打电话请示,其实是想看索科夫态度之举。
此刻既然索科夫表了态,允许他收编这些进入防区的溃兵,叶菲姆自然不会客气,直接将他们编入了严重缺员的连队。
到中午时分,原本只剩下两百多人的一营,人数就暴增到六百多人。
左右两翼的二营和三营,见到一营居然大肆收编逃过来的溃兵,快速地扩充自己的实力,自然不甘落后,也就有样学样,开始拼命地收容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