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还有这种事?”,
听闻赵云的话,高顺有些茫然的说道,
“我只是听说伯川先生似乎是想搞一个凌烟阁出来收录征战有功之将军,以及支柱辅国之良臣,倒是没听说过还会有这么一个机构来!”,
“呵呵!”,
只见诸葛亮轻笑一声,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轻声说道,
“高顺将军常年在军中,对朝堂之上的政策有些陌生也是理所当然的,伯川先生想要建设的这个机构,其最初的构想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被完善的差不多了,只不过,一来目前的大汉还是会以对外征伐为主要的政策,二来则是因为,这个构想需要很多像德衡先生那样的人才!”,
“仅凭当时的大汉,肯定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的!”,
“原来如此!”,
高顺释然的点了点头,显然是对诸葛亮这番话十分赞同,虽然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武将,但对于李忧的这个决策,也是举双手双脚支持的,
工匠,其实之前在大汉的地位,也并不算低,尤其是在一些将领的眼中,工匠的作用更是重中之重,甚至说他们无可替代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没有工匠,就意味着将军没有甲胄,士卒没有兵刃,你总不能,真让他们和之前张角麾下的黄巾军一样,拎着棍棒镐锄就上去和人拼命吧?
至于农业上,工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不管是犁具还是别的农具,不管是翻土还是播种,其所使用的农具,有不少部件都是工匠制造出来的,
没了这些工匠,都不是对外能不能打胜仗的问题,百姓能不能饿死明显是更重要的一点才对,
只不过,
虽然这些工匠也受到朝堂的重视,但说到底,还是把他们当做工具一样使用罢了,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们对所谓的机关造物并没有什么高标准,说到底,在大部分人眼中,工匠和铁匠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别,只要会打铁,能够将他们需要的农具、兵刃打造出来,能不能发明新鲜玩意,其实并不在他们对工匠的考量之内,
这也就导致了,像马钧这样的人才确实是少之又少,
事实上,
如果不是李忧对马钧的大力支持,按照他原来的人生轨迹,郁郁不得志基本上就是他的宿命了,但正是因为有了李忧这个伯乐,才会让马钧有了大展拳脚的舞台,
而这,
也是让高顺对工匠一改之前看法的原因,
自从有了马钧之后,
整个前线的战斗力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且不说由他研发的大汉新式战船,让周瑜和陆逊所带领的荆州水军有了和罗马人在海上的一战之力,光是前线士卒在攻城方面的战力,相比之前,几乎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新式冲车、轮转式投石车、各种各样的攻城器械,让大汉在整个战场的攻城战中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战损,就凭这一点,马钧就称得上功德无量,
别说高顺了,
但凡是个眼界在线的将军,都是打心底里尊重马钧的,所以在高顺听到李忧要招揽更多这样的人才后,他自然是举双手同意的!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
赵云捏了捏下巴,好奇问道,
“如今的大汉,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了?”,
“这是自然!”,
诸葛亮颔首点头,虽然他常年领军作战,已经远离了政务厅很长时间,但是政治眼光这东西,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
只见他看向高顺,耐心说道,
“这么多年的科举,除了选拔众多为官的莘莘学子,还选拔出了众多的能工巧匠,以及其他方面各种各样的人才,估计等到我们得胜回朝之后,就可以正式开始组建这些新的机构了!”,
“既然如此,怕是令夫人肯定能凭借这个功劳进入这个新机构了!”,
只见陈到颔首点头,轻声说道,
“尤其是现在的大汉,女官制度已经十分成熟了,多半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的!”,
“那就多谢叔至将军吉言了!”,
只见诸葛亮拱了拱手,轻声说道,
“家妻曾经同我说过,他确实想要尝试考一下女官,若是真能如愿以偿,到时亮自然会宴请诸位!”,
“那倒是好!”,
只见赵云轻笑说道,
“若是这样,玄德公恐怕会相当开心啊!”,
“是啊!”,
一旁的陈到也若有所思的说道,
“咱们这些人也好久都没参加过玄德公的宴会了,这仗一打就是数年,虽说咱们领兵作战多年,按理来说应该已经习惯了风餐露宿,但咱们毕竟不是铁打的,干粮吃多了,还真是想念美酒佳肴啊!”,
“是啊!”,
赵云点了点头,十分赞同的看向了众人,果不其然,就连一直以治军严苛闻名的高顺,也不由得露出了认同的神情,
没辙啊!
就像陈到所说,这人身毕竟不是铁打的,谁不知道那美酒佳肴要比干粮好吃,那高顺再严肃的一张脸,嘴里的舌头也是能分的清酸甜苦辣的,
“无妨!”,
只见诸葛亮摆了摆手,轻声说道,
“家妻这宴会,诸位是肯定能参加上的,就算不提此番这木牛流马到底能获取多少功劳,就但论我那夫人的才学,只要他想,入选女官也不算是什么太大的困难!”,
“当然了,还有一条路,我觉得才是最适合我们的!”,
说到这儿,
诸葛亮故意顿了一下,随后眼神坚定的看向在场众人说道,
“只要我们将南下压缩战场的任务成功、甚至超额完成,攻伐罗马全境便指日可待,到时候,不用等我夫人考入女官,玄德公自会用最盛大的宴会来犒赏我们,”,
“所以!”,
“现在的我们,打的不但是仗,更是我们日后在庆功宴上挺直腰板的底气!”,
“诸位,请听我军令!”,
“明日一早,”,
“南下攻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