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前世是广告人,对造假简直再熟悉不过了,甚至可以说是个中好手。
他后期做公关和广告活动的时候,主要工作既不是广告设计,也不是营销,而是欺骗,有时候骗甲方,有时候联合甲方骗甲方的甲方,有时候骗网站,有时候骗广告主,有时候全都骗。
有一段时间李睿甚至觉得,广告公司就是一个合法的骗子公司,公关公司更是骗子中的骗子,有时候不找公关公司可能还好点,找公关公司策划活动反而会让企业陷入是非当中,你们说是不是,x祖鸟?
至于张铭刚刚介绍的系统性造假,更是业内人人都在做的小儿科,甚至已经成为了行业潜规则,有时候甚至甲方的人暗示广告公司来做,就是为了拿到一张漂亮的数据唬弄老板,老板再拿着假数据去唬弄投资人。
其实这种事也不是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时代才有的,从有广告那天开始,这种事就屡见不鲜。比如那句每个广告人都听过的名言:你知道你有一半的广告费花错了,但你不知道错在哪,也不知道是哪一半错了。“
张铭喝了口水,继续开讲。
“铧文热点是国内领先的,拥有数亿用户的超级广告平台,依托于我们独有的算法技术,以及庞大的流量,在国内第一个营造了精准投放的概念。但我们发现,很多广告主对精准投放的定义有所误解,很多人都误以为,所谓的精准就是要将广告效果明确到用户的每一次点击或者每一分钱都对应到一次下单和付费,这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
“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数字广告媒介早就进入到了多屏互动的跨屏时代,用户在手机上看到的广告,有可能却在电脑端完成购买下单这个行为。尽管每一个第三方检测系统和我们的广告评估系统都努力的想要追踪到一个客观精准的投放效果,但在实际过程中并不容易实现。”
“另一方面,对于广告效果,也就是KpI的追求,逼的很多广告公司和平台不得不去造假,也催生了造假的气焰。不瞒大家说,我就碰到过一些很莫名其妙的广告主,某个客户,就不说他是从事什么行业的了,不然大家可能猜出来了。他给出的营销KpI是用5000万元的预算卖掉五万个产品,这意味这一件产品的销售转化只配备了1000元的销售费用,而他的那个产品,一台的价格几十万!”
台下笑了,这跟直接说出来有什么区别,除了汽车,似乎也没什么产品一台要几十万了。
张铭自己也笑了:“各位可能也知道,现在就算想推销出去一张信用卡,1000块钱的广告营销费用也不太够,何况是一台这么贵的产品呢。我当时也问客户,为什么要给出这么高的KpI,怎么就能认为这个费用够呢?他也无法回答我,但就是这么坚持。”
“我只能告诉他,对不起,这个生意我们铧文热点接不了,虽然错失这个5000万的大生意很可惜,但我的人品和性格决定了我不能赚这种钱。我不赚,自然有人想赚,但接了生意完成不了KpI怎么办,只能造假!这就是造假越来越多,越来越夸张的原因,有广告公司的原因,有造假者的原因,也有广告主的原因!”
“当不切实际的需求充斥整个行业,1000元卖一台几十万产品就会成为标准,每个人都想拿这个标准说事,就意味着这个行业如果不造假的话就存活不下去!”
“广告不是一个可以预设KpI的商业行为,我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旦你在广告投放之前就预设了一个KpI的话,那么我敢保证,你的KpI一定能够完成,至于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完成,刚刚的视频就是一个解释说明。”
李睿在台下,听着张铭的话,也是深有感悟。
张铭说的是广告行业,可其他行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甚至在某些更高层次的领域,也有同样的情况。
上面预设一个必须达成但却完全不切实际的标准,下面为了达成标准只能用各种手段造假,最终除了留下一条欺上瞒下的欺诈链条,其实什么也没做。
“过去20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广告也一直在进步,跨越了三个时代。”
“1.0时代,广告主更多把新闻门户这样的数字媒体的投放价值等同于传统纸媒和广播电视,相比起效果落地更注重品牌展示,那是一个相对初级但很公平的时代。”
“2.0时代,博客出现了,以推特和脸书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产品也有了雏形,这个时候的数字广告就更加注重内容生产。”
“3.0时代,互联网视频贴片广告,V博广告等更新的广告形式的出现,让广告主们开始关注到检测和透明度的问题。”
“dSp(需求方平台)也是这个时候应运而生的,在当年的确是一种非常创新的技术,广告主的投放需求被归纳到dSp平台后,会通过定位技术帮助广告主匹配到符合需求的媒体,通过实时竞价来完成广告投放。”
“dSp的确在一段时间内解决了广告主和媒体平台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做到了更精准的投放,可依然还是那个问题,带着KpI压力的中小媒体为了完成任务,把dSp变成了一个流量造假的重灾区!”
张铭罗列出了很多数据,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然后,重磅的登场了。
张铭宣布,为了解决广告业的痛点,铧文热点推出了新一代的广告分析工具“热点追踪”。
“热点追踪把铧文热点旗下多种工具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帮助广告主全面掌握从各个营销渠道汇总的数据,从而帮助大家彻底弄清楚你们的营销费用到底花在了哪些地方以及获得了什么样的效果!”
“这个工具的出现,一方面解决了跨屏时代的效果监控问题,另一方面也帮助广告主更好的开展数据分析。我们利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让广告主得以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轨迹,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点击和互动对最终交易行为的贡献!”
“与此同时我们也依托星瑞的庞大数据库,通过抓取用户在不同产品中的行为数据,最终为每一个用户生成一个固定的Id,每个Id都会存有该用户的性别,年龄,爱好,以及过往发生过关系的品牌等信息。”
“各位可以想象一下,通过这些信息,你们能够做到很多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有针对性的营销!”
全场一片骚动。
铧文热点这次真的是放大招了,而且一放就是两个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