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备准备调动兵马的时候,永安城的关羽和刘封之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众所周知,关羽素来高傲,对于很多人都不放在眼里。
刘封一开始是想要在关羽身上学到一些本事,对于关羽各种要求都尽力完成。
然而渐渐的,刘封就感觉不对劲了。
关羽的要求太严厉了,在刘封看来是完全就是打压。
一次,永安城外的村庄遭遇了小规模的山贼袭击。
刘封自告奋勇率领麾下士兵,出城剿灭,最终击退了山贼,还活捉了山贼头目。
他本以为这次立下战功,关羽会对他有所改观。
可没想到,关羽却当着众将领的面,说道:“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的山贼,换作任何一个士兵,都能将他们击退,这也值得炫耀?若遇到真正的强敌,你早就败了!”
其实在关羽看来,区区山贼,算不了什么。
毕竟关羽身边的武将,哪个不是在千军万马之中杀出来的?
在关羽这里,刘封也和其他人一样。
可刘封的表现,实在让关羽失望了。
作为刘备的义子,刘封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能力。
武力不行,谋略不行,统兵也不行!
所以关羽就给了刘封进行了一系列的要求和训练。
这本来是没有问题的,可关羽的要求实在是有点变态了。
刘封的天赋比不上关羽,关羽也清楚,他放低了标准,和自己的养子关兴一样。
关兴倒是能够做到关羽的要求,可刘封却做不到。
同样都是养子,差距居然那么大。
关羽生气了。
如果刘封是一般人,关羽懒得关心。
可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啊!
关羽无法容忍身边人不够强,尤其是与刘备有关的人。因为在他心中,辅佐刘备”必须是顶级能力者,而刘封的表现,在他看来远远达不到他心中的标准。
故而刘封越是做不到,关羽越是严厉。
至于到了最后,刘封头顶上“刘备养子”的名号也荡然无存。
甚至乎,刘封的日子过得比普通武将要辛苦。
连关兴都看不下去了,劝说关羽对刘封好一点。
关羽则是训斥道:“玉不琢,不成器!刘封要是无法承受,那就滚回成都,当他的大公子去。”
关兴听到关羽这样的话,也只能作罢,为刘封感到悲伤。
这一日,永安城的校场上,烈日高悬,晒得地面发烫。
刘封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正跟着士兵们操练。
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浸湿了衣领,铠甲贴在身上,又闷又热,可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因为不远处的高台上,关羽正眯着丹凤眼,冷冷地盯着他,手中的青龙偃月刀斜倚在栏杆上,寒光四射,让他心中发怵。
“动作迟缓!力气不足!这般模样,如何杀敌?给我用点力气!” 关羽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毫不掩饰的嫌弃,传遍整个校场。
士兵们的动作瞬间停滞,纷纷侧目看向刘封,眼神中带着同情与看热闹的意味。
刘封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手中的长枪微微颤抖。
他深吸一口气,加快动作,长枪刺出的速度快了几分。
可关羽的斥责却再次传来。
“花架子!中看不中用!若在战场上,你这般刺法,早被敌人斩于马下了!”
刘封咬了咬牙,继续操练,可心中的委屈却像潮水般涌来。
他一直敬重关羽这位二叔,渴望得到他的认可。
关羽乃是万人敌,世上最为强大的几个人之一。
可自从去年跟随关羽驻守永安城,关羽对他的嫌弃就从未停止过。
训练时故意刁难,分配任务时尽是苦差,甚至在公开场合,也毫不留情地斥责他。
刘封心里的委屈不断地累积。
假如知道关羽会是这么对自己,刘封打死也不会来永安城。
留在成都城,当一个安乐公子,也是不错的。
训练到快虚脱了,关羽才微微满意。
操练结束后,士兵们纷纷散去休息,刘封却被关羽叫到了身边。
“今日午后,你带五十名士兵,去城外的山林中砍伐木材,今日落日之前必须运回城中,不得有误。”
关羽语气冰冷,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刘封心中一愣。城外的山林距离永安城有二十多里,来回一趟就要三个时辰,还要砍伐足够全城使用的木材,五十名士兵根本不够,而且山林中常有猛兽出没,危险性极大。
刘封为难地说道:“二叔,五十名士兵恐怕……”
“怎么?你敢违抗我的命令?” 关羽眉头一皱,眼神变得更加锐利,说道“还是说,你觉得自己是主公的义子,就可以偷懒耍滑?我告诉你,在永安城,我说的话就是军令,你若敢不从,休怪我军法处置!”
刘封的嘴唇动了动,想说些什么,却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他知道,跟关羽争辩只会换来更多的斥责。
“末将遵命。” 刘封躬身应道,转身离去。
刘封带着五十名士兵,前往城外的山林砍伐木材。
士兵们怨声载道,却不敢违抗命令。山林中蚊虫肆虐,阳光被树叶遮挡,显得阴森森的。
刘封亲自带头砍伐木材,汗水湿透了衣衫,手上磨出了血泡,却不敢停下 。他怕一旦延误,又会被关羽斥责。
直到深夜,他们才将砍伐好的木材装车,朝着永安城返回。
然而即便是刘封非常努力了,他还是没办法按照关羽规定的时间完成。
回到永安城时,天已黑了。刘封带着士兵们将木材运到指定地点,刚想休息片刻,关羽却出现在了他面前。
“为何此时才回?延误了时辰,你可知罪?” 关羽的语气依旧冰冷。
“二叔,往来之间的路程实在是太远了。”
刘封解释了一番。
关羽大怒道:“住口!你简直蠢笨如猪!”
这番话像一把尖刀,狠狠刺在刘封的心上。
刘封站在原地,拳头紧紧攥着。
他看着关羽,眼中满是怨恨。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关羽要这样对他?
他想起自己刚跟随关羽时,对关羽的尊敬与崇拜,想起自己一次次忍受刁难,试图得到关羽的认可,可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羞辱与打压。
关羽对刘封现在的样子,心中无比的失望,喝道:“暂且记下!滚回去。”
刘封心中怨恨不已,最后一拱手,直接离开。
看到刘封还没有醒悟,关羽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关兴来到关羽的身边,柔声道:“父亲,您这样对待大公子,恐怕不好吧。”
“安国,若是为父给你类似的任务。你会如何?”
关羽反问了一句。
关兴很快就愣了一下,沉思了起来,随后说道:“时间和人力上都不足的话,只能先勘察地势,顺江北上有一片山林,将树木砍伐之后,用船只乘载,顺江而下。”
关羽见关兴如此聪明,点头道:“这正是为父想要刘封做到的。可惜......”
关羽看似对刘封十分苛刻,实际上是恨铁不成钢。
时间和人手不够,刘封就不会想办法么?明知道无法完成,还一根筋,这不是蠢笨如猪么?
这样的人要是出现在战场上,绝对会吃亏的。
若是与奸诈之徒对战,必然会被算计。
“希望大公子能够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关兴也感叹。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
关兴聪明,不代表刘封也聪明。
刘封气鼓鼓地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他真的是要受不了。
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青年人笑呵呵地向刘封说道:“大公子为何如此动怒?”
“润土兄!”刘封见到来者,心情也好了许多。
来者名为章梓,字润土。
而实际上,这个所谓的章梓,却是刘循假扮的。
为了能够给刘备致命一击,刘循在徐庶的安排下,化名章梓,与刘封来了一个意外的相遇。
在刘循的刻意讨好之下,刘封还以为自己身上有王霸之气,有贤才投奔自己。
毕竟刘封是亲眼见过无数人才投奔刘备的。
身为刘备的儿子,刘封以为自己也有这样的魅力。
相处之下,刘封和刘循就变成了知己一般的存在。
刘循假意说自己要去成都投奔刘备,刘封十分欣赏刘循的能力,将刘循收入自己的麾下。
关羽见刘封身边多了一个手下,也没有多在意。
像刘封这样的身份,身边没几个心腹是不可能的。毕竟游学士子那么多,谁也不会调查那么多。
刘封向刘循大吐苦水。
刘循听完之后,叹息道:“这里面也不能全怪关将军。”
刘封的聪明劲就是多,他马上就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说道:“你是说父王?”
“大公子知道就好了。”刘循微笑地说道:“现在什么事情都没有大公子的安全重要。”
刘封深以为然。
同时刘封对刘备、关羽的怨恨变得非常大了。
他都愿意离开成都,远离中枢了,为何还不能给他过上几天舒心的日子呢。
刘循看刘封的样子,平静的眼神之中带着嘲笑。
就这样的脑子,也只能被人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