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授课
“唐老师。”一位老师走到她面前,拿起笔记本上的笔记问她问题。
唐舒窈一时间没有适应这个称呼,有些不知所措。
“您叫我小唐就好了。”
那位老师却摇摇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不符合礼数。”
唐舒窈见此只好勉勉强强应了一声。
随后对那位老师的问题进行解答。
这本该是以后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唐舒窈却还是耐心的解答了。
听到唐舒窈的分析以及解释,那位老师豁然开朗。
“原来是这样,谢谢你。”
唐舒窈摆摆手表示这是她应该做的。
课间十分钟,唐舒窈只喝了一口水,其他时间都在为那些教授和老师解答疑惑。
今天系上就安排了两节大课,中午十二点下班了她就可以回家了。
以往,一下课学生们都会飞奔去食堂,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今天却在下课之后一拥而上。
“唐老师,我这个还没太懂,你能给我讲讲吗?”
“唐老师,我女朋友很喜欢你,你能给我签个名吗?”
“你不是我们系的来凑什么热闹?”一旁的考古系学生见有很多生面孔,有些疑惑的问道。
老师只有一个,属于是僧多粥少了。
“学无止境,况且我也喜欢南华体。”被问到的学生反驳道。
“他书法系的。”一旁的同伴帮他说话。
唐舒窈被学生们的热情和求知欲惊到了,表示会建一个群,课后会将重点总结好后发到群聊,其他的就靠自己了。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学生们听到老师这样说,只好停住了上前的脚步。
一时间,大部分学生才反应过来已经到饭点了,撒腿就往食堂跑。
而几位教授却迟迟不肯走。
唐舒窈一边将水杯放进包里,一边问旁边的孙教授:“孙老师怎么还不去吃午饭。”
孙教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那个……交流群能不能先让我进,然后我再分享给各个班的老师,再让学生们进来。”
唐舒窈表示再好不过了,靠她一个人要把所有人都拉进来,确实不容易,而且她对他们都不太熟悉,也没有他们的联系方式。
孙教授见唐舒窈爽快的答应了,这才转身去食堂吃饭。
唐舒窈瞥到那本“忆妻录”,忙叫住孙教授。
孙教授听到后有些不解的问道:“怎么了?”
唐舒窈举起那本书,“我可以把这本书带回去吗?”
孙教授有些为难,因为这是从古墓里发掘出来的文物,虽然早就跟文物局报备过借来做为学校教材。
因为这对于考古界来说是一等一的大事,能学好南华体,那对于研究南华历史将是一次质的飞跃,所以文物局欣然同意。
思索片刻,孙教授叮嘱道:“好好保管。”
唐舒窈点点头,“我会的。”
说完她便将书抱在怀里,走出学校。
却没注意到身后一双怨毒的眼睛狠狠盯着她的背影。
中午顾言笙在公司,所以是司机李叔来接她。
见女孩一脸笑意的走过来,李叔忙下车为她开车门,手里还提着一杯奶茶。
“唐小姐,累坏了吧?”说着递上了奶茶,“这是先生吩咐我买的奶茶。”
“不累。”唐舒窈笑着接下,“谢谢李叔。”
看着小姑娘在副驾驶抱着奶茶喝,李叔想起了女儿,看着唐舒窈的眼神越发的慈祥。
唐舒窈喝着甜甜的奶茶,心里也甜甜的。
于妈做好饭在门口翘首以待。
看到李叔的车子出现在门口,于妈脸上露出笑容。
“今天第一天上班,感觉怎么样啊?累不累?”
唐舒窈汗颜,怎么和李叔问的问题一模一样?
“不累,就是有些饿。”唐舒窈笑笑。
“我猜也是。”于妈催促唐舒窈去吃饭。
走进餐厅,一股香味扑面而来。
餐桌上赫然摆着几道唐舒窈爱吃的菜,白灼虾,清蒸鲈鱼,凉拌鲍鱼片,清炒白菜,玉米排骨汤。
看着可口的饭菜,唐舒窈突然生出了一种归属感,好像这就是她生活了很多很多年的家,家里有等她的人,也有她等的人。
吃完饭,唐舒窈便回到自己的别墅里整理今天上课的内容,今天只讲了南华体结构,对于她来说非常简单,但她不知道对于现代人来说究竟是什么样的难易程度,所以她尽量做得通俗易懂。
在整理内容之前,她先把群建了起来,然后再邀请孙教授进群。
整理完资料,已经是下午四点钟,她打开手机,才发现群里已经有三百多个人了。
她很疑惑,怎么那么多人?
她点开孙教授发来的消息,这才恍然大悟。
孙教授:小唐,群里有书法系和考古系的学生,另外还有国家考古队的教授也申请加入学习。
唐舒窈表示理解他们好学的心情,随后就将今天上课的内容发了出去。
孙教授在群里说过,用于学术谈论,不要发无关内容。
所以群里很安静,除了进群的消息之外没有闲聊。
孙教授第一个点开了唐舒窈发的文件,逻辑清晰,简单易懂,他很想夸赞一番,但想到自己说了不能发无关的消息,作为教授要以身作则,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唐舒窈这边也没有闲着,在准备明天上课的课题,今天第一天上课比较简单,但以后的课程会更加有难度。
正准备关掉手机,却收到了顾言笙的消息。
阿笙:刚忙完,你今天感觉怎么样?累不累?
唐舒窈扶额,怎么和李叔,于妈一样的话术?
唐舒窈:还好,你什么时候下班?
刚发出去她就后悔了,因为平时顾言笙都是五点下班,五点半到家,一直都是这样的规律,问这个问题显得自己有些笨。
阿笙:今天要加班,大概七点左右。
唐舒窈看到消息蹙眉,怎么今天突然要加班了?
她没有再回消息,而是放下手机,快速的将第二天上课的内容做了出来。
由于南华体比较复杂,考虑到现代人接触得少,所以她上课都是从易到难,毕竟都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