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了琼省的发展,也是尽可能的放宽了政策。按照当时政府制定的规划:琼岛行政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批准进口工农业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资料只能用于自身的生产建设,但不得向行政区外转销。
政府给出的政策,肯定是出于鼓励琼岛发展的公心。但架不住歪嘴和尚太多,更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暗中作祟。有这些人在里面上蹿下跳,很快就把好好的经给念歪了。
从1984年1月至1985年春天,海南在运用中央给予的免税进口汽车自用的优惠政策过程中,采取了“罚款放行”的手段将进口汽车销往岛外。不到一年时间,人们疯狂的从全国各地涌向琼岛,只为了能搞到一纸汽车批文。
只要能弄到一张批文,那就仿佛打开了财富的大门。等成功倒卖一辆汽车后,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赚上万元!要知道,这可是在 84 年一万元 啊!
要知道那个时候,一个国企工人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工资也不过才 36 元上下而已。然而现在,仅仅只需要倒卖掉一辆汽车,就能狂赚一万块!
在那个贫瘠的八十年代,能拥有1万元现金,这不亚于是一夜暴富了。后世被人捧成财富密码的京城四合院,在八十年代的价格也不过只有区区几千元。
在1984年上半年,琼岛的进口汽车才不过2000多辆。受暴利的刺激,仅仅到了7月,这一数字飙至1.3万辆,是上半年月平均数的36倍。
据说琼岛汽车走私最疯狂的时候,漂亮国的军事卫星,曾经拍摄的数以百计的滚装轮在琼岛集结的照片。有好事的军事专家甚至扬言,华国正在组织一场大规模的行动。
琼岛的动静,很快就引起了高层的注意。1985年3月起,各部委开始抽调人组成联合调查组,清查和处理琼岛倒卖进口汽车的严重问题。
随后,新化社也发文对琼岛走私事件进行了定性。因为“汽车走私事件”的影响,琼岛突然开放的自由贸易之门,一夜之间又被重新关上了。
1988年4月13日,琼岛成为了华国唯一的特区省。这个新的行政区划公布后,没多久就出现了“十万人才过海峡”的奇观。
其中,日后扬名的“万通六君子”冯仑、潘石屹等人,就是在那一波热潮中,纷纷辞去国有单位的工作,加入“闯海”大军。
大批炒客,开始疯狂的炒作琼省的地皮和房产价格。短短几年时间,琼省的房价从1988年的1350元\/平方米冲到了1993年上半年的7500元\/平方米。
随着1993年下半年,国家加强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琼海的房地产热应声突然来了个大刹车,这下子地产泡沫终于被刺破了。
琼省的房地产业遭遇雪崩式的崩盘,大批炒房客也因此损失惨重。整个琼省的经济,也因此而元气大伤。至此,琼省的发展,经历了第二次大落。
琼岛的经济结构很不健康,把重心都集中在房地产的开发上了。房地产业被紧急叫停后,整个琼省经济也就变的一蹶不振。
这次琼岛的这场闹剧,除了给银行造成大量的呆坏账外,就只剩下各个开发工地的一地鸡毛。而且,这次对琼岛经济的伤害是持久的。
直到十几年后的2009年12月,琼岛正式获批建设国际旅游岛开始,琼岛的房地产业才又一次的逐渐复苏。不过复苏的代价竟然是乱象丛生。
从2010年开春开始,‘房地产炒作风暴’又一次的出现在琼岛。随着炒作的越演愈烈,琼岛四处圈地成风,地价房价一夜飙升,也让很多的业内人士惊得目瞪口呆。
依稀记得,前世琼岛地产最疯狂的时候是在2010年。琼岛首个人工岛,三亚凤凰岛建成。首期700套房源当天秒光,最火爆时卖出15万元\/平方米的天价。
李舜之所以会毅然决然地买下三亚的那 100 亩地,其初衷绝非是为了借机炒作琼岛的房地产市场。事实上,他心中有着更为深远和独特的考量。
这片土地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一项投资,更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一个可以让他挥洒创意和激情的空间。他想把那片区域,打造成一个相对私密的休闲场所。
与好友相伴海滩烧烤,与三两知己对酒当歌才是人生中的一件幸事。另外他也想在那个区域。建成一座豪华的海滨度假酒店。这样投资和个人的兴趣爱好,也就能完美的契合。
只是现在才1998年,距离琼岛第三次开发还有足足10年时间。这个时期投资琼海的酒店业,真的是意义不大。就算是勉强建成,也大概率会遭遇到无人问津的窘境。
说不定,连酒店日常的维护费用都做不出来。而等到琼岛旅游业真正爆发的时候,10年前投资的酒店不管是装潢还是设施都会全面落伍。
李舜可不想做什么冤大头,只是稍一思索就有了自己的主意:“淑仪,你去跟琼岛有关部门联系下。那片土地,我们将会投资建设成一片大型的度假区。
其中不仅有顶级酒店,还有私人游艇码头以及大型的私人海滨浴场。除此之外,还会在哪里方建造几十栋别墅和几栋海景公寓。
这些别墅和海景公寓都将仅供我们公司内部使用,不对外出租或出售。到时候,公司会定期组织员工前往那里进行团建活动和休闲度假。让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放松身心,享受美好的海滨生活。”
“建成度假村好是好,不过这样的话,可是需要公司投入大笔的投资。”众人还沉浸在李舜编织的梦境中,只有身为财务总监的潘雅慧还算清醒,赶紧提出了自己的异议。
“”这笔投资肯定不会亏的。“李舜笑着朝潘雅慧点头:”雅慧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的。关于这笔投资,我心里早就有了一定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