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李舜的心里,默默的就是一阵的哀叹。早就知道,今天的这顿饭不是这么好吃的。这不,饭还一口没吃,申城这边就已经在跟自己下任务了。
不过对于许市长提出的,让明星们下去走走的建议,李舜的心里还是很支持的。有时候摆事实讲证据,效果的确要好过宣传部门关起门来的自说自话。
只是让自己出面来组织,多少就有点难为自己了。李舜也只能苦笑着说道:“徐市长,对于市府做出的请艺人们参观考察的建议,我是百分百支持的。
市府和各界人士多交流多沟通,可以避免很多误会的产生,也融洽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只是这个活动,由我个人来组织的话,难免有名不正言不顺之嫌。
而且只有这几十个人参与进去,收效肯定甚微。至于人员组成方面,我觉得如果仅仅是演艺界人士的话,也就显得太过单一。”
“哦?”徐市长略感诧异的看了李舜一眼。他刚才提出的请李舜组织的想法,只是出于一时的心血来潮。目的也很简单,纯粹是抱着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的想法来试一试的。
要知道自从96年那场危机后,西方一些国家就开始刻意的针对华国。很多的境外媒体,也都在恶意的抹黑华国。这给政府的宣传反击工作,制造了不小的难度。
现在,上下各级政府都在想着各种的破局之法。徐市长曾经听殷市长提过一嘴,夸赞李舜的很多想法很超前。今天机会合适,她也就索性试探一下。
果然稍一试探,就隐隐察觉到李舜的话里,好像有不同的想法。这下,徐市长也不禁好奇的问道:“那小李,那你觉得这个事该怎么操作为好?”
其实李舜会有不同想法,也是借鉴了前世老家的一项宣传活动。记得是京城奥运会前后,丹凤曾经组织过一次万人看丹凤的活动。
市府调集了多辆大巴,分批组织全市很多对本市城建工作感兴趣的人员,免费参观全市的各项城建工作。当时这个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自然反响也很是不错。
市府这种亲民的工作态度,拉近了和普通老百姓的距离。也让很多市民,能清晰的感知全市城建方面的变化。同时也让社会各界,都能凝聚出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向心力。
见徐市长还在等着自己的回答,李舜也就不太好继续卖关子了。索性摊开来说道:‘徐市长,我觉得想更好的宣传申城,消除不必要的误解,就必须要尽可能的面向社会大众。
这个社会大众的组成,肯定要包含社会的各个阶层。里面不仅仅有海外人士及新闻媒体,还包括本市居民,新市民以及各种社会团体。因此我觉得,市府可以组织一次万人游申城的活动。
申城市府可以组织真心关心申城发展的各界人士,一起参观申城城建、民生方面的工作成绩。还可以走进基层,走进社区,和普通市民进行沟通,倾听百姓真实的心声。
也可以组织相关部门,和这些热心的各界人士进行诸如城建,教育,民生方面的对话。这样的话,一个真实完整的申城形象,也就原原本本的出现在各界人士的心中。
这样做,也有利于打破一些因为缺乏沟通手段而产生的偏见和误解。只有各方加深沟通,才能让申城真实的形象被外界所获悉,才能更好的展示申城改革开放后的成果。
至于这项活动的经费问题,我觉得有能力的企业可以主动站出来为市府挑挑担子。如果市府有意要搞的话,我们久益当仁不让,愿意出资500万元来赞助此次的活动。“
李舜提出的这个建议,可以说和去年大佬提出来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是高度契合的。也符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
徐市长也不知道,这个想法是不是李舜的原创的。但作为一个合格的体制内领导,就必须要跟紧上级指定的方针和政策。因此,徐市长对于李舜提出的万人游申城的活动,还是相当认可的。
再加上李舜这里愿意赞助500万,那么这个活动存在的最大障碍也就不存在了。此刻的徐市长,脸上已经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外宣传工作,可是市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可往往这项工作,也是最难体现工作成绩的。徐市长相信,只要这个万人游申城的活动能开始,肯定能让申城的宣传工作上一个台阶。
只是他对于刚才李舜嘴里冒出来的新市民这个词,一时也搞不清楚具体的含义。不过看李舜说的郑重,徐市长也不敢怠慢,赶紧低声的问道:‘小李,刚才你说的新市民是什么意思?“
李舜也是一愣,好一会才反应过来。新市民的这个提法,是2001年申城黄书记作报告时首先提出的。现在自己提出,的确是有点超前了。
赶紧解释起来:’我说的新市民,是指长期在申城工作学习,但暂时还没有拿到申城户口的人。也有人称之为农民工,或者外来劳务人员。
不过我觉得,这两个叫法多少带点歧视的味道,甚至是对这个群体的不尊重。正是因为有这群农民工的辛勤劳动,申城的城市发展才能走上快车道。
申城也因为这些农民工的到来,而变的越来越有活力,也越来越有发展的动力。作为申城改革开发的直接见证者,我觉得他们完全有资格,近距离感受申城发展的成绩。”
见李舜这么解释,徐市长忍不住频频点起了头。的确,申城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外来务工人员的努力。
刚准备再点评一下,他的秘书已经悄然的走了过来:“领导,参加晚宴的人员,都已经来得差不多了。晚宴马上就要正式开始了,按计划是需要您上台给大家做重要指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