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衍德,国安用到港岛衙门拜见了胡湘。
现在两人是青岛港的砖瓦巨头,港岛八成砖瓦是他们烧制的,他们的砖窑厂,一个月能烧出一百多万砖。
郑衍德说道:“太子殿下,我大哥修筑隔断墙,是预防刁民的,我辖区内刁民窜到贵国偷盗后,贵国的捕快无法缉拿归案,人证物证不全,我们的捕快也无法定罪,”
胡湘说道:“两地互有亲戚,这要隔断了,女儿去不了娘家,父母看不到外孙,是不是有悖人之亲情,”
大武国山东区域和胶州民间往来,及互有亲戚太普遍了,就是李全父母坟地也都在山东潍县境内,清明节李全兄弟都要去祭拜祖坟,李全家祖坟,及周边两千亩,也是划给李全。
国安用说道:“嗯,我们也考虑了,会设置些关卡,便于他们通过,”
…
对于李全在自己管辖地界修筑隔离墙,其实大武国,是没有合理理由反对的,我在我地里修,碍你啥事。
但大武国考虑过,一旦隔离墙修筑,时间长了,两地百姓就会逐渐产生隔阂,而李全就是想胶州的百姓独立起来,分化山东百姓,这有利于他的统治,不然胶州百姓还是认为自己是山东百姓,是不是该效忠大武国皇帝,而非大武国册封的胶州王,李全的胶州王是大武国和宋国共同册封承认的。
胡湘安排元好问去处理这事,当然也是朝廷的安排,胡湘是不便于参与前期谈判的,因为前期谈判如同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再加威胁才能达成。
张濡下午两点来拜访胡湘。
现在张濡几乎常住青岛港了。
“太子殿下,我想引进些昆仑奴,李堂不让,说是您说的,”
“是我说的,可以引进白奴,昆仑奴不允许,”
张濡叹口气道:“昆仑奴干活踏实,还忠诚,不买来些,太可惜了,”
“昆仑奴能干得了造船,纺织,这些技术活吗?”
“那些干不了,他们种地是好手,南洋的甘蔗田,就有大量的昆仑奴,昆仑奴能干各种苦力活,贩卖回来挖煤最合适,现在李全最需要,”
对于引进昆仑奴,胡湘是坚决反对的,这让李堂,赵福不解,南洋就是有了昆仑奴,才生产出来大量红糖,现在宋国人利用他们开垦田地种植甘蔗,很多人都发家致富了。
胡湘也听说李全缺苦力,青岛港煤炭需求量很大,坊子煤矿产的煤不够用,现在坊子煤矿还是土法采煤,产量小,只能增加挖煤苦力人数,但没有人愿意去挖煤,闲余劳动力都到渔船做水手去了,因为做水手的工钱比挖煤高。
这李全要是引进昆仑奴,胡湘是控制不住的。
张濡又对胡湘说道:“太子殿下,我在南洋买了五万亩地平地,准备开垦种植阿芙蓉,我预计阿芙蓉以后将是最挣钱的买卖,”
“五万亩地!”
“嗯,一亩地只需要交给官府一块钱,就归个人了,”
“大武国商人能购买吗?”
“不能,就是宋人,每人购买的土地,最多不能超过三百亩,我购买了五万亩,是我提供钱财,让佃户们购买的,他们也愿意,去南洋种地,不是光凭辛苦劳作,就能谋生,我保证他们的安全,”
“宋国官府难道看不出,都是你个人购买的,”
“知道又如何,我购买的土地,离衙门驻守据点数百里远,就是不要钱,也没人敢去开垦种地,”
“数百里远,呵呵!你要独立王国吗?”
五万亩怎么也得要一千人的劳动力,南洋一些部落也没有千人兵丁。
“啥独立王国,那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太热,蚊虫又特别多,”
张濡在远离据点的地方开田种植阿芙蓉,是怕别人也跟着种植。
“这阿芙蓉如同庄稼般一年熟,要是贵了,定会群起效尤,发不了财的,不如种植橡胶树,那才是流传百年的产业,”
“太子殿下,你让蒲寿庚种植橡胶,那树长到出胶,不知道要多少年,那个佃户能熬的起,”
“橡胶树只要种了,就不用管了,等到出胶,那就是稳定的财富,”
“太子殿下,那橡胶到底有多大的用处,就是用它做胶鞋,防水布,还是那个胶皮轮,我看离了它,也没有啥大不了,又不是灵丹妙药,贵不了,哪像阿芙蓉,还能治病,”
“很重要的,用防水布做雨衣,可比蓑衣好多了,用于军队装备,那在雨天作战就太有利了,用橡胶做的胶皮轮,人坐在马车上就不颠簸了,”
对于橡胶的用途,得说出它的一些实际用途,不然宋国又会疑神疑鬼,要是臆想大武国能用它做啥秘密武器,那宋国肯定立马切断大武国的橡胶来源。
胡湘对张濡说,大武国境内是不允许阿芙蓉售卖的,这样张濡会损失一大市场,要是种些烟草,会收购点,橡胶全部收购。
“那青岛港以后会禁止鸦片吗?这可是自由之地,”
“不禁止,”
张濡在百乐门附近建了一家烟馆妓院,价格很贵,只有富人才能抽的起。
张濡想,只要青岛港不禁止就行,这里的富户掌柜数量增加的很快。
因为都是富人抽阿芙蓉,看不出危害,胡湘先不打算禁止,不把它划为毒品,当然也有别的原因!
胡湘对张濡说,港岛的繁荣要靠张濡,希望张濡多做投资。
张濡现在也希望青岛港发展起来,因为张濡在港岛的产业最大。
现在张濡在造船场附近建立了纺织坊,男人造船,女人纺织,还垒了一圈围墙,把自己的产业都圈了起来,和外部隔绝,说了为了安全,和造船纺织技术保密。
里面建了很多食堂,男工女工吃喝都去食堂,不去外面吃喝,中午那顿饭是免费的(得上一整天班,才免费)。
有很多两口子都是在张濡的产业上班,这下全家都靠张濡养活了,不过张濡并不像黑心资本家那样,压榨工匠,中午的那一顿免费饭,有鱼肉,每人一斤肉,菜粥也管饱,因此很多人中午吃的很多,早晚只吃一点。
伙食之所以好,一是青岛港鱼肉便宜,比粮食价格低,二是造船和纺织都是盈利的,纺织是采用机器纺织机,价格很低,不断的在冲击土法织布。
要不是张濡及下面的员工是宋国人,宋国市舶司就有可能禁止张濡的布匹进入宋国。
张濡还准备开发黄麻纺织机械,用于制作麻袋。
“太子殿下,李全也要建造船厂,还建在我船厂不远处,你们不应该让他建船厂,这青岛港有一家船厂就够了,”
张濡对胡湘说道。
“李全不是商人,他和我们说建的是军用船,自用的,不会影响你的生意的,”
张濡把自己的产业都圈了起来,占地面积三千二百亩,限制职工出来消费,由船厂管理工匠的方方面面,成了独立王国,这很影响街面商铺的生意,也影响了港岛衙门的税收,但又不能逼迫张濡放松限制。
李堂和赵福找李全,说支持李全造船,造战船,李全不是商人,属于国家,也不违背以前对张濡的承诺,青岛港只允许张濡一家船厂。
“太子殿下,我要是扩大纺织坊,那青岛港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