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高迎恩部出了潼关进入河南境内后是一路跟着铁营总部的后面找过来的,所以这高迎恩部是走的洛阳到巩县虎牢关这条路线出的洛阳的盆地。
当高迎恩得知铁营就在密县之后,高迎恩便派人到密县来致书请投并领着队伍从汜水县经荥阳县南下密县,而王铁这边得知消息后也领着一部分弟兄北上去迎接高迎恩。
双方的队伍就在密县与荥阳县交界的伏羲山中的官道上相遇。
...
伏羲镇。
这伏羲山是嵩山山脉东端的最后的一座大山,而这伏羲镇则是在伏羲山的西南方向,此地虽然也在嵩山余脉之中,但此地的山头海拔高度和面积非常低,已经不能算是山只能是算是丘陵。
也正是因为如此,此地的地势相对来说较低,从荥阳到密县便能有一条官道穿过这伏羲山东段的丘陵。
目前的时间是下午的三四点钟,那高迎恩领着他手下的闯营弟兄此时已经抵达了这伏羲镇附近。
由于这闯营曾经在这附近活跃过,没有滋扰百姓,所以这镇中的百姓在看到闯营的旗号并没有窜到山里去躲着。
相反还有不是镇中的百姓出门瞧着那从镇子中穿过的闯营队伍,而这些闯营弟兄也没有脱离队伍到镇子里面去买卖东西或者是干其他事的,可见这闯营的行军纪律还是不错的。
只见那闯营队伍的最前面有两名弟兄骑在马上举着黑色的招魂幡,在招魂幡的后面则是有一辆四轮车,这四轮车并不是用马拉着的,而是前面四个人拉后面四个人推着往前走。
这车上放着一具刷着黑色油漆的棺材,在棺材的前面车板上还摆着一个牌位和一个香炉,香炉里面还一直都烧着檀香只不过是三长两短。
这也是为什么这辆四轮车不是用马拉而是用人来拉了,这马拉车没个轻重,搞不好会把这车上的牌位和香炉给弄翻,非常的不吉利,所以也就只好用人来拉了。
这民间棺材刷油漆那也是有讲究的,原木棺材不刷油漆代表着是寿终正寝,刷石灰的就代表着是英年早逝。
刷红色油漆的喜庆棺材就代表着是八十岁以上喜丧,而这刷黑色油漆则是代表着非正常死亡死于非命。
当然,这些讲究也是分地方的,有些地方的风俗就不讲究这些,还有就是民间的普通百姓与达官贵人的丧葬制度也是不一样的。
高迎祥造反之前是贩马的走私贩子就一普通百姓,造反之后虽为手握数万人马的一方豪杰,但终究还是世人眼中的贼亦算不得贵人,所以高迎祥死后的丧事便用庶人之礼。
这高迎祥的牺牲的时间是在七月的中旬如今是八月的中下旬,民间习俗停棺四十九天之后才能够下葬,而如今时间还没有到,所以这高迎祥的棺材被这高迎恩拖着到处跑。
等到这四十九天到了之后,走到哪里便将这棺材给埋在哪里。
这高迎祥总的来说还算是幸运的,不想他的前辈王二、王嘉胤等等一些牺牲的农民军首领,在死后莫说是规规矩矩的办丧事了,就连尸骨都没人收敛甚至连衣冠冢都没人立。
这也充分说明了有亲族的好处,即使高迎祥没有儿子,但他有亲弟弟和侄子给他发丧,给他的烧几张黄表纸敬上两根香。
这后世之人不注重身后之事,但在这个传统思想浓厚的古代社会,这身后事往往比身前之事还要重要。
所以这很多人在看到高迎恩为他哥哥发丧的时候,都非常的羡慕,认为这高迎祥虽然兵败身死但也是一个有福气的人。
这高迎祥的棺材里面那自然是高有祥生前的衣物不是尸体,高迎祥的尸体躯干已经被官军焚烧挫骨扬灰,头颅则是被孙传庭送到京城请功然后传首九边。
在这一点上高迎祥与他的前辈王二、王嘉胤等人没什么两样,都是死无全尸挫骨扬灰死了都不得安宁。
但作为一个反贼,有这种下场那也是很正常的,这在拿起武器反抗的那一刻开始,那就应该做好死无全尸不得善终的准备。
毕竟这造反不是请客吃饭而是暴动,是人世间最为暴力的一种集体行为,她虽然具有正义性,但是在斗争路上也充满了冰冷的残忍。
这农民军动不动就想刨朱家祖坟的逻辑依据就在这里,毕竟这落到官府手里的农民军首领不管是活的还是死的,那都是不留全尸死无葬身之地。
那既然是这样的话,农民军弟兄们又怎么可能去尊重朱家人的尸骨?!
这明朝的官僚乡绅以及走狗文人,经常大骂农民军弟兄们禽兽不如刨它们的祖坟,但它们丝毫都没有反思过,自己是怎么对待农民军首领的遗体。
不过这些人那也不会去反思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群泥腿子那就不能算是人,这杀一两个牛马难道还会去给这些牲畜挖个坑埋了不成?!
而在他们眼里这群牛马牲畜如果掘了它们祖坟的话,那这群家伙就会急的直跳脚。
...
在这高迎祥的棺材车的后面,只见那高迎恩领头骑在一匹黑色的骏马之上,那高迎祥的腰间绑着一根麻绳,头上则是带着一顶黑色的圆形尖顶的帽子,也就是那种农村办丧事亲人戴着的那种帽子。
这跟在高迎恩身后的也有不少人带着这种丧帽,可见这些人应该是高家的族人,这些高家的族人时不时的还从马背上的背囊里面掏出一把纸钱往天上一撒。
非高家族人的闯营弟兄仅仅是腰间绑着一根麻绳或者是胳膊上系着一根黑布,因为他并不是高迎祥的亲戚也就不用服丧。
这按规矩发丧应该用的白布,但这军中忌讳白色所以这些孝布就都换成了黑色,就连那队伍的前面原本应该是五颜六色的旗帜都被统一换成了黑色。
此时只见那队伍最前面非高家族人的脸上都是一副麻木不仁的表情,看上去既没有很高兴也没有多么伤心,毕竟这跟着谁干那也都是干。
但那高家族人脸上的悲伤则是抑制不住,那些个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此时都一个个面带泪痕,甚至有的还在擦拭着眼中的泪水,就连那领头的高迎恩也是时不时的唉声叹气。
这按道理说闯营得知高迎祥死讯已经快一个月,即使他们对高迎祥的感情再深,那这也不知道到现在还在悲伤之中。
这原因主要还是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并入铁营,所以他们不仅是在为高迎祥悲伤,同时也是在为他们高家曾经的辉煌而哀痛。
这当初的闯营那是何等的强势几乎是与铁营并驾齐驱分庭抗礼,而如今闯营这个曾经强大的军事集团马上就要消失了,这怎么能让他们不感到痛心?!
高迎祥在的时候可以惯着他们这些高家人给他们优厚的待遇,可等这并入到铁营之中,那王铁肯定是不会惯着他们的,这一点是基本上可以预见的,所以这些高家人也在为失去过往特殊的地位和待遇感到不舍。
还有就是这些高家族人中大部分本事也就一般寻常人的水平,也就靠着高迎祥才能在闯营中身居高位,这到了铁营王铁也是不可能让他们继续站着茅坑不拉屎,所以这些高家族人也在为个人的前途而感到担忧。
...
就在这闯营的队伍拉着棺材往前走的时候,突然之间在他们的前面就出现了一队约莫三四百人左右的马队,急速的朝着他们冲过来。
这支马队就是王铁所率领的铁营的弟兄,为了迎接“高迎祥”,王铁带着铁营的全部高层前往伏羲山迎灵,仅留下刘体纯一人留守雪花山大营。
由于这短时间内王铁他们没时间去制作黑色的旗帜和黑色的丧帽,所以王铁他们这些人仅是腰间绑着一根麻绳。
...
驾!驾!驾!
吁!——
只见那王铁骑着高迎祥送他的那匹黑色神驹一马当先冲到了高迎祥的棺材车前面十几步处,那在高迎祥棺材车前拉车的闯营弟兄见状纷纷让开。
然后那王铁便翻身下马一言不发,一步一步的朝着高迎祥的棺材走过去。
王铁并没有去跟那在棺材后面的高迎恩他们他们打招呼,那高迎恩以及闯营的一些高层见状便都下马迎过去。
此时只见那王铁身穿蓝色的箭衣脚上没有穿靴子而是穿着草鞋,腰间没有绑腰带而是系着一根麻绳,头上不知道从哪里撤的一块黑布缠在头上充当孝帽。
这王铁作为高迎祥结拜的兄弟,高迎祥死了,这王铁给高迎祥戴孝帽服丧那也算是说的过去不算是自作多情。
当高迎恩他们这些闯营余部的高层走到高迎祥的棺材后面的时候,只见那王铁一个滑跪就滑翔到了高迎祥的棺材前面,滑的那地面上都出现了一道两轮印记。
那在高迎祥棺材后面的高迎恩等人瞧着这一幕那也都是瞠目结舌,心想这王大帅到底不是一般人,就连这跪着给人磕头都能玩出花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