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是你在外面搞我,我在里边搞你。
比如,宝洁公司旗下的SK-2化妆品,先是在广告中的一些广告词,涉嫌违反花家的广告法,随即在质检部门抽检的中,发现进口自倭国的宝洁化妆品SK-2,被查出含有禁用的铬和钕。
问题一经曝出,就在花家引起了媒体的广泛报道,但此时保洁公司的应对,却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傲。
他们一边说自己的产品广告没问题,确有其效,一边对于消费者的诉求置若罔闻,甚至暗示说这些人都是“目的不纯”。
对于媒体的报道,宝洁方采取的也是置之不理的应对方式。
一开始,宝洁是不给消费者退货的,是倭国市场曝出来了同样的问题之后,他们才同意给消费者退货。
不过,消费者想退货,宝洁还设置了一些相当苛刻的条件。
例如,出具医院相关证明、不能跨专柜退货、退货产品余量不少于三分之一,……
最令人无法接受的是,想退货的消费者,还要跟他们签订一份“非健康相关产品质量问题投诉退货协议书”。
在这份协议书中,宝洁方白纸黑字的写明了,其产品是合格的,不存在质量问题,只是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才为消费者进行退货退款,……
说到底,他们还是不承认自己有质量问题。
想退货退款,你就得签了这份协议,否则,宝洁概不理会!
宝洁方对于消费者的这种态度,以及霸王条款似的退货条件,引起了民众和舆论的激烈反弹,对于他们的讨伐之声不绝于耳。
最后,再又一次被检测出其SK-2产品中还有违禁物后,宝洁方才不得不宣布,所有SK-2产品全面撤柜、暂时退出花家市场、所有消费者无条件退货退款。
类似的事件,还有之前提及过的亨氏和肯德基、引起大面积恐慌的“苏丹红”问题。
以及高露洁牙膏中含有致癌物的问题、雀巢金牌成长奶粉碘超标的问题、戴尔公司邮件门问题、……
还有,东芝达利安公司因过于压榨员工,导致员工抗议,倭国管理人员当场宣布解雇所有参与者,而引起的五百多人的大规模抗议、工厂全面停工事件。
倭国富士胶卷和漂亮国施乐公司,大规模偷税漏税和重大走私事件。
富士把倭国的二手设备进行翻新后,转卖给花家,以低价的方式对花家进行倾销。
他们还拿着复印机和印刷机,当做零关税的激光打印机进行申报,一台机器逃税近4.5万元,……
倭国的索尼更是连续爆发三起丑闻,比如,其6个型号、30个批次的数码相机,因为质量问题,被质检部门判定为不合格。
紧接着就是,5款索尼液晶电视被发现存在重大缺陷,被迫对在花家市场上销售出去的1.7万台电视,进行召回升级。
年底的时候,索尼又被相关部门给查出,该公司的“商品销售总额”瞒报18亿元,……
要说更恶心人的,还要数哈根达斯了。
当时鹏城质检部门接到举报,说是一家地下黑作坊,在生产着名的哈根达斯冰激凌蛋糕。
出于对国际大品牌权益的维护,鹏城相关部门异常重视,立刻派相关执法人员赶赴了现场。
但令人震惊的,原本执法人员以为要端掉的是个黑窝点,没想到,等他们抵达现场,经过调查了解后才赫然发现,这个无牌无证、卫生环境一塌糊涂的黑作坊,竟然就是哈根达斯在鹏城的“正宗加工厂”。
而且,这个黑作坊还负责为哈根达斯,在鹏城的全部五家品牌经营店进行供货,……
那些对哈根达斯趋之若鹜的、奔着洋品牌去的消费者们,不知道在吃着黑作坊里生产出来的、不符合卫生条件的产品时,会不会依然觉得“国际大品牌就是好”、“漂亮国的产品没有质量问题,吃着就是让人放心”,……
这种事可不是咱杜撰出来的,而是哈根达斯自己亲口承认的!
以上种种信息,或许早已被大多数人所遗忘,甚至时至今日,一些消息连查都查不到了。
可查不到,不代表它就没发生过,当年那些国际大品牌、跨国大公司,是真没拿着花家的消费者当人来看啊,……
在这一年,最经典的一件事,还是发生在互联网领域的,也是第一次让大家见识了一下,什么叫做收购与反收购。
事件的主角是盛达和新狼!
盛达通过分散的方式,悄悄在纳斯达克公开市场上,买入了新狼19.5%的股份,一跃而成为了新狼的第一大股东。
而且他们还是在购入成功之后,才突然对外宣布的,当时陈老板打电话通知新狼的cEo时,对方对于此事,竟然还一无所知。
但在得知盛达要控股新狼的时候,新狼的态度却表现的极其强硬,就在他们收到消息的第二天,新狼就发表了一篇措辞强硬的声明,表达了对于盛达“恶意收购”的不满。
为了阻止盛达的收购和控股,新狼一方甚至启动了“毒丸计划”!
这个所谓的“毒丸计划”就是,如果盛达继续增持新狼的股票,只要持股比例达到20%,那么新狼除了盛达以外的所有股东,都将获得一份购股权。
届时其他股东就可以凭借着这份购股权,以半价购买新狼新增发的股票。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其他股东手里的股票都会相应的增长,只有盛达手里的股份比例会越来越少。
这个“毒丸计划”一启动,就代表着盛达不管花多少钱,都永远成为不了新狼的大股东。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毒丸计划”,就是个两败俱伤、玉石俱焚的打法。
知道事不可为之后,盛达的陈老板最终选择了妥协,不再试图控股新狼,但他手里已经购入的股票,却是实实在在的。
因此,为了避免陈老板利用手里的这些股票对新狼下黑手,同样作为妥协,新狼默许陈老板加入了新狼的董事会。
前提是,陈老板不能打破新狼现有的“权力架构”。
这一次盛达对新狼的收购案,从后来流传出来的蛛丝马迹中看,应该是内幕重重,一时间也是众说纷纭。
但实际是怎么回事,这个就不为外人所知了,比如说,盛达是如何悄无声息的、收购了新狼那么多股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