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日尼基体育场。
女子接力结束,轮到男子接力上。
8个道次的接力队都已经来到了场地上。
每一棒的人员也都走到了各自的交接位。
“好的,观众朋友们团战的最后一场比赛,男子100米接力赛即将开始了,相信这场比赛一定会和之前一样精彩纷呈。”
“让我们首先看看参赛的人员有哪些吧。”
杨剑说完,导播就已经把每一组以及每一棒的情况打在了大屏幕上——
第一道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第一棒:阿约德勒塔夫
第二棒:凯斯顿布莱德曼
第三棒:龙德尔索里洛
第四棒:理查德汤普森
第二道枫叶国加拿大。
第一棒:加文斯梅利
第二棒:艾伦布朗
第三棒:唐泰理查兹-郭
第四棒:贾斯廷沃纳
第三道阿美丽卡美国队。
第一棒:查尔斯西尔蒙
第二棒:迈克尔罗杰斯
第三棒:泰森.盖伊。
第四棒:贾斯汀加特林
第四道种花家中国接力队。
第一棒:劳逸
第二棒:张培猛
第三棒:苏神
第四棒:赵昊焕
第五道牙买加接力队。
第一棒:内斯塔卡特
第二棒:尤罕.布雷克
第三棒:尤塞恩.博尔特
第四棒:阿萨法.鲍威尔
第六道小日子曰本接力队。
第一棒:桐生祥秀
第二棒:山县亮太
第三棒:江里口匡史
第四棒:饭塚翔太
第七道小鹰国接力队。
第一棒:亚当杰米利
第二棒:哈里艾金斯-阿里蒂
第三棒:詹姆斯埃林顿
第四棒:理查德基尔蒂。
第八道德国接力队。
第一棒:卢卡斯雅库布奇克
第二棒:斯文克尼普哈尔斯
第三棒:朱利安罗伊斯
第四棒:马丁凯勒
……
“按照之前的比赛成绩来看,没有个38秒以内,你是没有竞争力的,如果你想去争取冠军,开37秒才是关键。”
“就目前来说,能够有能力开37秒的,应该还是只有美国接力队,中国接力队以及牙买加接力队,其余的人想要做到这个成绩恐怕相当的难,自从08年开始,咱们就慢慢进入了世界接力一流强队的行列。金银铜我们肯定要占据一席之地。”
“没错,杨剑说的很对,我们早就已经不是当年那一个在亚洲都很难争取冠军的时代了,现在的我们目标当然是继续夺冠,起码也是保二争一。”
“那这样一来,我们的对手就只有美国队,以及牙买加队。”
“预赛的时候其实都看不出大家拿出了多少的能力来,尤其是牙买加中国队,美国队这三支队伍在预赛的时候都没有多尽力。”李韬道:“想要知道他们的具体实力,还是要等这一场决赛。”
“在女子用多4x100米接力银牌之后,现在压力也在我们小伙子这边了,不过我们是去年伦敦奥运会的4x100米接力冠军,苏神他们在赛前采访的时候也说过,现在他们才是世界纪录保持者。”
“不知不觉100米以及4x100米世界纪录都归我们亚洲人所有都归我们种花家所有。”
“就是不知道牙买加今年痛定思痛之后,会不会做出巨大的提升,听说他们整整训练了两个月交接,看起来虽然不多,但是对比之前他们的交接能力来说,就是比赛之前练个1520分钟,那还是要好上不少。”
“所以我认为今年最大的看点就是牙买加队这里能提升多少。”
“美国队有没有有样学样呢这也不好说。”
“咱们自己今年的实力同样有所提升,即便是跑动方面,苏神张培猛赵昊焕劳逸,全都进行了个人实力以及pb的突破,尤其是苏神今年拿走了世界纪录保持者的身份,赵昊焕也拿走了六巨头之一的身份,张培猛在半决赛更是一鸣惊人,在极小的风速下,完成了硬实力的突破,个人现在硬实力水准已经超过了9秒85以上,劳逸今年的硬实力应该也是突破了9秒90。”
“那这么来看的话,光是个人能力的提升。”李韬估计道:“我认为应该都比之前起码提升了0.10.15。”
“当然想要事实上发挥出来,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
“还是要看具体的比赛,临场发挥,毕竟接力赛有交接棒,这一会你的个人实力再强,如果交接棒的时候做不好……”
“那这一点硬实力的提升,很快就会被吞没。”
“我相信这一点,咱们的运动健儿肯定比我心里更清楚。”
“反正今天的这场大战,其实就是看看谁是世界接力之王。”
“是我们继续夺冠。还是牙买加通过训练反杀,亦或是美国队异军突起。”
“这三国之间的厮杀就是这一次4x100米接力赛的最大看点。”
“我也觉得李指导说的没错。”杨剑微微颔首:“到了这一步,细微之间的差别都可能葬送比赛的胜利。”
“而且你在交接部分以及启动部分损失多少时间,够不够流畅恐怕都是最终胜利与否的导火索。”
“好了,运动员们已经完成了最后的试跑,现在裁判让所有运动员都回到了自己该在的位置上。”
说完。
就听到电子口令响起。
onyourmarks。
“紧张刺激的大战即将开始。”
“让我们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set。
“启动一定要做好,千万不能在这里被拉开或者出现失误。”
李韬虽然知道自己的叮嘱没什么用,但还是神使鬼差的说了一句。
毕竟现在看世界接力大赛的决赛已经和当初的心态不同。
当初咱们只是旁观者,根本就没有自己的队伍可以加油,那自然更多是作为看客的心态在观赏。
可现在那就当不了纯粹的看客了。
现在更多的还是会站在自己国家的角度。
更多的带入个人的情绪和感情。
这就像是你看之前的世界杯结束,以及之后的世界杯解说,再去回看02年的世界杯解说那种心情是完全不同的。
不仅仅是观看比赛的你,包括解说员都是一样。
这就是有自己人站在赛场带来的不同。
劳逸现在已经在大赛上比赛了这么多年。面对任何一名选手,都不会有任何的心情波动。
不管你是牙买加的卡特。
还是美国队的基蒙斯,哦不对,他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美国的第一棒换成了91年的西蒙斯,啊,是西尔蒙。
抱歉抱歉,劳逸的英文水平虽然比一起刚入队的时候有突飞猛进,日常交谈也不在话下了,但是这些外国人的名字……
他还是很难记清楚。
甚至有时候都在吐槽这些外国人名字,怎么这么难记呢
而且听起来这么相似。
这工作简直是比大晚上去摸黑认出自家的牛崽子,还要困难。
各队第一棒运动员在起跑器前的站位已暗藏技术逻辑。
这并非简单的“等待发令”,而是通过身体姿态的微调完成肌肉预激活,为启动瞬间的爆发力传导铺垫基础。
像这种大型比赛,有不少人在等着看,也有不少的教练团队带着自己的年轻弟子在看这场比赛。
顺便跟他们讲,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国内,已经去基层历练的大刘洋,正在和自己的小队员们逐一解说,别看这些运动员小,但这些看起来还很小的人都是中国田径的未来。
所有的这些高手都来源于基层的土壤。
尤其是他们这些经历过苏联是各种各样落后方式,甚至是四不像方式培养的运动员。
更加明白去基层的重要性,因为基层这一关都过不好,那就不会有好的苗子再送上来或者说……
即便是有好的苗子。
也会因为基层的训练不给力,甚至拔苗助长。
早早就出现毁灭性的伤病。
谢正业就是例子。
十三四岁的时候,要不是苏神把他接到了二沙岛历史上他会经历一次几乎毁灭性的伤病,他硬是依靠自己超凡的身体素质顶了过来,但是呢,绝对损伤了他的上限。
所以说把基层的基础打好。
才是一个健康的田径人才输送环境。
“你们看看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阿约德勒塔夫站在第一道时,双脚前后间距约与肩同宽,前脚掌踩在起跑器踏板的前1/3处,脚跟微微悬空;后脚脚掌完全贴合踏板,膝关节屈角约110°,比多数运动员小5-8°。”
“这是典型的“短步幅启动预备式”,通过缩小后膝屈角减少启动时的膝关节发力行程,意图提升蹬摆节奏的紧凑性。他的上半身前倾幅度较大,背部与地面夹角约45°,双臂自然下垂时指尖几乎触碰到膝盖,肩胛骨微微内收,这一姿态能让背阔肌和菱形肌提前进入“预紧张”状态,避免启动时上半身晃动导致的力量分散。”
“加拿大的加文斯梅利在第二道的预备姿态则截然相反,后膝屈角达到118°,上半身前倾幅度更小,背部与地面夹角约55°,双手撑地时肘部并非完全伸直,而是保持5°左右的微屈。这种“缓冲式预备”是为了应对启动瞬间地面反作用力对肘关节的冲击。他的头部并未刻意低下,而是保持自然平视前方,这与牙买加队内斯塔卡特的“低头含胸”形成对比:卡特在第五道时下颌几乎贴到胸前,颈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这是为了通过颈部的固定姿态带动核心肌群收紧,避免启动时因头部晃动导致的身体重心偏移。”
“我们的选手劳逸在第四道的站位体现了黄种人运动员的典型技术特点,你们看看啊,这个双脚间距略窄于肩,前脚掌踩在踏板的中轴线位置,而非像欧美运动员那样偏向外侧。”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它的生产相对于欧美的运动员来说比较的小一些,那这样他就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来做出调整。比如能让下肢发力时的力线更贴近身体中线,减少侧向分力。他的臀部高度比卡特低约3cm,这是通过调整起跑器高度实现的,较低的臀部位置可缩短重心提升的距离,理论上能让启动第一步的着地时间提前0.02-0.03秒。所以你们再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要根据自己的生理特征来调整自己的启动状。”
“那美国队呢”有小孩问。
“美国队查尔斯西尔蒙在第三道的预备姿态最具“力量感”。是典型的美式启动,我们这里,他的后脚蹬地腿的股四头肌已出现明显的“肌腹隆起”。这是股直肌和股外侧肌提前收缩的表现,通过主动收紧大腿前侧肌肉,他在发令前就完成了“肌肉能量储备”。”
“但要记住这种提前收缩存在风险,若持续时间超过3秒,肌肉可能因疲劳导致爆发力衰减,所以需要你的肌肉能量更足,在你的肌肉能量到达这个标准之前,不要贸然使用这种方式。”
听大刘洋解说,有些小孩听得似懂非懂,有些小孩可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总有一些小孩,能够把一些东西听进去。
就像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的东西,不一定你现在就会明白,但它会成为你的一个知识体系,深藏在你的脑海中,也许某一天它就能够爆发出难以想象的能量,甚至让你一瞬间大彻大悟。
大刘洋做的就是这个。
而并不是说现在就要马上让谁谁谁能听明白,那是不可能的,像苏神这样的超级天才,不知道多少年才会出一个,更多的人还是在没有明白的时候强行听进去,然后在自己的人生中一点一点去消化。
只要能起到这个作用,那就算是基础的培训成功了。
而不是像以前的教练那样,自己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说一些玄之又玄的东西。
他现在这一套可都是基于自己的科学知识,科学体系对于每一个人进行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管怎么说。
在这群小孩眼中,那叫做一个不明觉厉。
“师傅师傅,那你当时也和他们比过赛吗”有几个声音脆生生的问道。
“比过。”大刘洋看着这群人,脑子里仿佛浮现出了当年的画面,微微笑着说道:“当年他们可没比你们大多少。”
“那我们能赢吗”
听到这个声音,大刘洋点点头。
“可以啊,你们看看左下角的这个数字。”
“这个wr的意思是世界纪录的意思。”
“而现在保持这个纪录的队伍……”
大刘洋看着这一个缩写里面的36秒62,不是自豪的说道:“就是我们中国接力队呀。”
“所以我们是最厉害的吗”
又有小孩发问。
“当然,不管是100米还是4x100米接力。”
“起码现在。”
“我们就是最厉害的。”
大刘洋没有想过有生之年能说出这种话。
尤其是他这一代运动员成长的经历,连阻击阻击小日子都是奢望。
却没想到这才过了十年。
他就能和自己带的小徒弟们说。
短跑。
我们能行。
而且我们是最行的。
在适时的加持下自己的言论无疑激发了这群小孩的好奇心,甚至是自豪感,可以明显看到他们盯着那一串数字的时候。
眼睛里面出了好奇。
就是自豪甚至是热血翻涌。
当然或许这些人现在还不知道自豪是什么意思,或许就是从这里开始。
这两个字。
第一次从两个简单直白的文字。
具象化到了他们的身体。
他们的眼睛。
他们的脑子里。
嘭——————————
不知什么时候。
在电子口令响起两次后。
一声清脆的枪响。
从电视屏幕里面。
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小孩的耳中。
也到了大刘洋耳朵。
他看着屏幕。
也暗暗加油:
冲啊。
让这个世界纪录。
继续让我们多保持一段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