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被吃完后,大家依然感到意犹未尽,一想到十天之后就有荔枝被送来,而且还是送来好几船荔枝,她们心里就充满了期待。
海鲜的鲜美,荔枝的甜美,二十四桥的美景也名不虚传,严格来说,这只是下江南的第一天,却让长乐公主她们大呼不虚此行。
扬州城并没有宵禁,所以房遗爱他们也没有着急回去,再次去了海味楼美美的吃了一顿海鲜,然后就到了华灯初上的时候,二十四桥依然游人如织,热闹不下于白天时候。
夜晚的二十四桥笼罩在月华中,又有旁边的灯火辉映,河上还荡漾着挂着各种各种花灯的游船,煞是好看。
长安每逢重大节日也不宵禁,整个长安城同样灯火通明,十分华美,然而扬州却是完全不同的秀美。
“二十四桥的月夜太美了。”
晋阳公主她们赞不绝口,房遗爱也觉得很美,不过他脑海里却始终回想着那句诗。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在不同的人眼里,这首诗有不一样的美,不同的人对这句诗也有不同的见解。
别人有什么见解,房遗爱并不了解,反正在他这样的粗人眼里,这首诗很有意境,让人读过之后就很有尝试的冲动。
长乐公主和晋阳公主还徜徉在美景之中,两个孩子已经趴在奶娘的怀里睡着了。
两个孩子年龄还小,很快就对这样的美景失去了兴趣,再加上玩了一天已经累着了,自然而然的就提早睡着了。
对于经历过短视频轰炸的房遗爱来说,这样的美景其实已经对他造成不了多大的攻击。
景区的景色再美,也没有短视频里那么美。
房遗爱装模作样的打了个哈欠,说道:“孩子们都睡着了,就这么抱着睡,睡的也不舒服,咱们还是回去吧。”
虽然依然对二十四桥的夜景流连忘返,长乐公主和晋阳公主到底更疼爱孩子。
“好啊,那就回去吧。”
上了马车,长乐公主和晋阳公主将孩子安置在软榻上,自己则坐在了旁边的小凳子上,房遗爱倚在窗前,心思已经飞回了行宫别院。
他的目光时不时的在晋阳公主和长乐公主身上流连。
长乐公主和晋阳公主也感受到了房遗爱的异样。
“怎么了?”
“你老在我们身上看什么?有什么不对吗?”
房遗爱连忙摇了摇头:“没有啊,没什么不对。”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真是好诗,好诗!
房遗爱他们在扬州只待三天的时间,对于偌大的扬州城而言,三天的时间还是太短了,根本就不够。
所以,房遗爱他们也分外珍惜这短暂的游玩时间,根本就不想见其他任何人,或者说,扬州也没有什么人让他们不得不见。
弄明白这一点之后,扬州的官员富商都忍不住扼腕叹息,这么好的攀附的机会就在眼前,然而却偏偏抓不到。
这让他们如何甘心?
他们虽然不敢打扰晋国公一家游玩,却也十分关注晋国公一家的行踪,万一有投其所好的机会呢?
房遗爱一行人的行踪也不是什么秘密,不说公主的仪驾很特别,那么多披甲执锐的侍卫也很惹眼。
晋国公一家喜欢海鲜,喜欢二十四桥的美景,这些消息很容易就被探听到,不过却也没什么用。
海鲜在扬州又不算什么稀罕东西,更别说晋国公一家马上就要奔赴杭州,杭州就在海边,更不缺海鲜。
晋国公一家喜欢海鲜,喜欢二十四桥的美景,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真正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有人登上了晋国公的游船,而且在船上待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
连扬州刺史都没有见到晋国公和两位公主,到底是谁竟然如愿见到了晋国公?
他又凭什么见到了晋国公?
对于扬州的本地的官员豪商来说,他们并不认识陈兴平父子俩。
因为扬州不靠海,所以,没有海商,而且明州距离扬州确实有些远。
明州陈氏在海商的圈子里却大名鼎鼎,因为明州陈氏的船队规模庞大,而且去的更远。
所以,来自杭州和明州的海商家族的人一眼就认了出来,那不是陈兴平那老小子吗?
那老小子怎么就登上了晋国公的游船?
认出来后,他们眼红的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了,凭什么啊?
要说登船的是扬州刺史,他们也没那么眼红,谁让这是人家的地盘呢。
但是,登船的却是远在明州的陈兴平。
大家都是海商,他陈兴平凭什么就登上了晋国公的游船?
一时间,大家也坐不住了,集结在一起来找陈兴平父子兴师问罪。
“陈兄竟然不远千里,从明州跑来了扬州!”
“陈兄厉害啊,竟然登上了国公的游船。”
“陈老弟,你这可就不地道了,去见晋国公和两位公主,竟然不带上我们!”
大家气势汹汹的找来,一副兴师问罪的模样,陈兴平并没有被吓到,相反,他心里还在偷着乐,老子就捷足先登了,怎么着?
当然了,他面上并没有什么得意的表情。
“嗨,我不过是听说国公为了探险船队的事下江南,这才跑来扬州迎接,代大家略尽地主之谊。”
众人听了真想一人一口唾沫把陈兴平淹死算了。
谁让你代表大家的?你配吗?
你们陈家远在明州,显着你们了是吧?
“晋国公在扬州也只盘桓三天,连扬州刺史都没见,你怎么登上了晋国公的游船?”
“就是,陈兄,这话你可得说清楚,大家都在海上刨食吃,你总不好吃独食吧?”
相比兴师问罪,其实大家更关注的还是陈兴平父子为何能登上晋国公的游船,他们也想效仿。
陈兴平连连摆手道:“哎呀,哪里的话?我陈兴平怎么可能吃独食?”
“其实也没什么,我就是给晋国公和两位公主献上了荔枝。”
“他们从没去过岭南,却也听过荔枝的美名,因此才接见了我,我也是沾了荔枝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