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老会计,人称“刘扒皮”的刘金宝,拄着拐杖,挤出人群。
眯着一双小眼睛,阴阳怪气地说道:“阿凡啊,出息了,知道给村里做贡献了,这是好事。不过你这平白无故地建厂,是不是有什么说道啊?”
他这话一出,一些原本兴奋的村民,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
是啊,天底下哪有掉馅饼的好事?
另一个跟刘金宝交好的村里老人,也帮腔道:“对啊,阿凡,你建厂,是不是看上我们村里哪块地了?想占了建厂子?我可告诉你,我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那地,可不能随便动!”
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迅速蔓延。
“他不会是想把我们都赶走,把村子开发成什么旅游区吧?”
“肯定是图我们的地!”
人性的复杂,在这一刻暴露无遗。
他们穷怕了,也被人骗怕了,任何突如其来的善意,都会被他们解读为别有用心的算计。
张桂华和陈大江急得脸都白了,想上前解释,却被陈凡按住了。
王大锤气得脸都紫了,他指着刘金宝,破口大骂:
“刘扒皮!你个老王八蛋,自己心眼子比针尖还小,就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凡哥发了财,想着乡亲们,给大伙儿办好事,你他娘的在这里挑拨离间,你安的什么心?”
“我……我这也是为了大家伙着想!”
刘金宝被骂得老脸通红,却依旧梗着脖子。
陈凡没有生气,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看着他们眼中那混杂着期盼、贪婪和恐惧的神情。
他叹了口气,从石头上跳下来,走到刘金宝面前。
“刘叔,我先问您一个事。”
陈凡的语气很平静,“去年,您家捕到的那批大带鱼,是不是因为卖不出去,最后烂在家里,只能拿去喂了猪?”
刘金宝的脸色“唰”地一下白了。
那是他一年的辛苦钱,因为没有冷库,又赶上市场饱和,血本无归。
陈凡又转向另一个刚才帮腔的老人:“张大爷,您家那几亩海蛎子,是村里养得最好的。可每次收成,都要被镇上的贩子压价,您是不是总说,要是能直接卖到城里,价格能翻好几倍?”
他又看向人群中的一个中年妇女:“王婶,你家闺女在城里上大学,是不是总说,大学食堂的鱼,都不如家里新鲜,要是能吃到咱们葡萄沟的鱼,那该多好?”
陈凡一个一个地问过去,每一句话,都像一把锥子,扎在村民们的心窝子上。
他说的,都是他们生活中,最真实,最痛苦的细节。
整个村口,再次安静下来,只听得见妇人压抑的抽泣声,和男人们粗重的喘息声。
“我建厂,不为别的。”陈凡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沉重,“就为了咱们葡萄沟的鱼,能卖上好价钱,让乡亲们能多赚点辛苦钱。”
“就为了咱们的年轻人,不用背井离乡去外面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有体面的活干。”
“就为了咱们村的渔业,能走出一条新路!”
他顿了顿,环视着所有人,一字一句地说道:“这厂,我陈凡,建定了!愿意跟着干的,我按城里工厂的工人工资标准,每月开一百五!年底还有分红!不愿意的,我也绝不勉强,就在家看着。但谁要是敢在背后使坏,下绊子……”
他的眼神陡然变得凌厉起来:“别怪我陈凡,不念乡情!”
说完,他不再理会众人,直接对那群工程师说道:“开始测量吧!厂址就定在镇东头那片荒地!给我设计一个全国最先进的水产加工厂!”
村民们看着这个仿佛脱胎换骨的年轻人,看着他身上那股不容置疑的强大气场。
看着那些文化人已经开始架起仪器,投入工作,他们终于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刘金宝站在原地,老脸一阵红一阵白,最后长叹一声,拄着拐杖,默默地走开了。
人群中,不知是谁第一个喊道:“阿凡,算我一个!俺别的不会,有力气!”
“也算我一个!我也会杀鱼!”
“还有我!”
村民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了。
陈大江看着被人群簇拥的儿子,悄悄地转过身,用手抹了一把眼泪。
傍晚,陈凡站在村后的山坡上,俯瞰着整个葡萄沟村,以及远处的旺角镇。
夕阳的余晖,将大地染成一片金色。
王大锤走到他身边,递过来一瓶啤酒。
“凡哥,真有你的,那刘扒皮,在村里横了一辈子,就没见他跟谁服过软,今天让你几句话给说蔫了。”
“对付不同的人,得用不同的法子。”陈凡喝了一口啤酒,冰凉的液体滑入喉咙。
“对付马五爷那样的江湖大佬,你得比他更狠,更不讲理。但对付乡亲们,你得用心,得戳到他们心里最软的地方。”
“太复杂了,俺学不会。”王大锤挠了挠头,“俺就知道,谁对凡哥你好,俺就对他好。谁敢欺负你,俺就干他娘的!”
陈凡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
“大锤,这建厂,只是第一步。”陈凡指着远处的旺角镇,“厂建好了,下一步,我要把我们的船队,开到白令海,开到大西洋去!”
他转过头,看着王大锤,眼神里燃烧着一团火焰。
“我要让这个小小的旺角镇,成为全世界海鲜的集散地!我要让葡萄沟,成为全国最富裕的村子!”
王大锤听得热血沸腾,他虽然不太明白什么叫集散地,但他听懂了最后一句话。
“凡哥,俺跟你干!”
陈凡仰头,将瓶里的啤酒一饮而尽。
他的海洋帝国,终于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打下了第一根坚实的桩基。
而那艘远在黑海之滨的钢铁巨兽,也仿佛在冥冥之中,与他产生了某种呼应,等待着他去唤醒。
自从陈凡宣布要建厂,整个葡萄沟村,连带着附近的几个村子,人人眼里都冒着光。
陈凡请来的省城设计院的工程师们,也没见过这么配合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