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来朝的盛典,在万众瞩目与一片颂扬声中落下帷幕。大永王朝的富庶、强盛与开放包容的气度,深深烙印在各国使臣心中,随着他们的归国,必将远播四海。朝廷上下,也沉浸在这份彰显国威的喜悦与自豪之中。然而,盛世的光环之下,往往暗藏着不为人知的觊觎与试探。就在大典余温未散,各国使团陆续启程归国之际,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在看似和谐的余韵中悄然掀起。
此番来朝的使团中,有一支来自遥远西方名为“罗刹国”(虚构,影射沙俄或某个强势西方帝国)的使团,格外引人注目。其使臣名为伊凡公爵,身材高大,金发碧眼,言行举止带着一种与东方礼仪迥异的倨傲与直接。他们在朝觐时献上的礼物虽新奇(如自鸣钟、镶嵌宝石的火铳等),但其国书措辞却隐隐透露出对等交往甚至居高临下的意味,与周边藩属国的恭顺姿态截然不同。只因当时大典气氛祥和,宇文渊本着远来是客的礼节,并未深究。
然而,就在伊凡公爵使团预定离京的前两日,他并未通过正常的鸿胪寺渠道,而是直接递上名帖,请求紧急觐见大永皇帝,称有“关乎两国百年福祉的重大事宜”相商。
宇文渊在乾清宫偏殿接见了伊凡公爵。陈微儿虽未临朝,但出于谨慎,亦在屏风后静听。太子宇文宸奉旨在一旁观摩学习。
伊凡公爵行礼后,并未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其言语通过通译官转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势:
“尊敬的大皇帝陛下,外臣此次奉我罗刹国沙皇之命前来,深感天朝物华天宝,国力鼎盛。为促进两国邦交,共享繁荣,我沙皇提议,订立一份正式的友好通商条约。”
接着,他提出了一系列条件,其内容令在场的大永君臣越听越是心惊:
片面最惠国待遇:要求大永给予罗刹国商人“最惠待遇”,即大永今后若给予其他任何国家更优惠的贸易条件,罗刹国自动享有。
划定专属商站:要求在京师、广州、泉州等重要商埠,划出特定区域作为罗刹国专属商站,由罗刹人自行管理,大永官府不得干涉。
关税极低固定:罗刹国商品入境,关税不得超过值百抽五,且百年内不得增加。
领事裁判权:罗刹商人在大永境内若与本地居民发生纠纷,须由罗刹国派驻的领事依据罗刹法律审理,大永官府无权过问。
传教自由:允许罗刹国僧侣(东正教教士)在大永境内自由传教,并建造礼拜堂。
这些条件,每一条都严重侵犯了大永的主权和经济利益,尤其是领事裁判权和传教条款,更是隐含了干涉内政、动摇文化根基的险恶用心!这已非平等通商,几近于丧权辱国!
宇文渊听完,面色瞬间沉了下来,目光锐利如鹰,周身散发出凛然的帝王威压。殿内侍立的阁老和鸿胪寺官员更是又惊又怒,若非在御前,几乎要出声呵斥。
“伊凡公爵,”宇文渊的声音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贵国沙皇的‘美意’,朕心领了。然我大永,乃天朝上国,与各国贸易,素来讲究公平自愿,互惠互利。公爵所提诸条,貌似公允,实则……有违我朝法度与惯例,更失平等之道!莫不是欺我大永无人,不识此中利害?”
伊凡公爵似乎早有准备,并未退缩,反而挺直腰板,语气带着一丝威胁:“陛下明鉴。我罗刹国幅员万里,兵精粮足,诚心与贵国交好。此条约若成,两国可享永久和平,商贸繁荣。若不成……外臣恐边陲之地,难保不会有摩擦争端,届时伤了和气,非我沙皇所愿也。” 此言已是赤裸裸的武力讹诈!
此时,在一旁静观的太子宇文宸,忽然向前一步,对宇文渊躬身道:“父皇,儿臣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宇文渊微微颔首,示意他但说无妨。
宇文宸转向伊凡公爵,年纪虽轻,却气度沉静,言辞清晰:“公爵阁下,贵国欲通商互利,本是好事。然商道如水流,贵在通畅自然,若强行划定专属,如同筑坝拦水,反失其利。至于关税,当视物产多寡、民生所需而定,岂可百年不变?此非通商,实为桎梏。”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严肃:“至于阁下所言领事裁判与传教之事,更谬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我大永疆域之内,无论何人,皆需遵守我朝律法,此乃国家主权,不容商议!教化百姓,自有我朝礼法纲常,亦不劳外邦越俎代庖。阁下以兵戈相胁,更是大谬!我大永将士,枕戈待旦,保家卫国,从不畏任何威胁!若要战,便请放马过来!”
一番话,不卑不亢,既点明了对方条款的不合理处,又坚决扞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最后更是直接顶回了对方的威胁,掷地有声!连宇文渊眼中都闪过一丝激赏,阁老们亦暗暗点头。
伊凡公爵没料到这年轻太子如此犀利,一时语塞,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宇文渊见时机已到,沉声开口,一锤定音:“太子所言,便是朕意!伊凡公爵,贵国若诚心交好,可依我朝惯例,公平贸易,朕自当欢迎。若存此非分之想,以为可恃强凌弱,那便请回吧!我大永的江山,是铁打的!送客!”
旨意一下,侍卫上前。伊凡公爵见大永皇帝态度如此强硬,太子又锋芒毕露,知道再谈无益,只得铁青着脸,悻悻行礼告退。
使臣退下后,宇文渊脸色并未放松。他深知,此事绝非简单的外交摩擦,罗刹国狼子野心,已露端倪。他立刻召集群臣,密议对策。
陈微儿也从屏风后走出,神色凝重:“陛下,此事非同小可。罗刹国地处遥远,其国情军力,我等知之甚少。其使臣敢如此嚣张,必有所恃。需立即加派精干细作,深入西方,探查罗刹国虚实。同时,北境、西北边防,需暗中加强,以防不测。”
宇文渊深以为然:“微儿所言极是。此外,与罗刹国接壤或邻近的藩部,需加紧联络安抚,切断其可能的外援或渗透路径。”
一场盛大的万国来朝,最终以一场充满火药味的外交对峙收场。它如同一记警钟,敲醒了沉醉于盛世繁华中的大永君臣:强盛之下,必有觊觎;和平之时,需备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