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三斤一回来,风禾轻松了许多,手头的一部分活儿终于能交出去了。
家里虽雇佣了帮工,大的活计也基本外包给了别的修士,但那几块产出较好的灵田,还是得隔三差五去看看。
对于种植师来说,种田也是修行的一环,有钱并不意味着师徒俩能完全当甩手掌柜。
周雪堂走的这段时间,风铃杂货铺的营收不好不坏,基本维持在了正常水平,起码把进货的成本赚了回来。
倒不是请的那名管事管理不到位,而是周雪堂性格稳重,自己不在家,风禾行动不便,没敢进利润较大的货物,只囤积一批常规的货品,用来维持客源。
杂货铺的客人数量没有明显减少,他就已经很满意了。
一回来,与庄鹤在家休息了两天,和风禾商量过后,便急急忙忙去找余江租铺子了。
裴玉是炎火集市的背后管理者这件事,风禾没跟周雪堂几人说。
一是她没有那么大的脸面,去求裴玉帮她们做什么事,二是师侄俩做的是小本生意,与裴玉构不成利益交换的关系,目前也没遇到什么大困难,何必平白去欠个人情。
风禾本无意贴上去,奈何余江实在是太上道了。
周雪堂原以为这次去租铺子,得出一大笔血,光给余江的孝敬,恐怕比铺子的租金还高。
没想到这小子这次还挺好说话,只装模作样的看了看周雪堂带回来的货品,便领着他去挑选铺子的位置,迅速把契约签了下来。
周雪堂见他话里话外,打听的都是裴玉的事儿,兼代问风禾与她是什么关系。
语气有些小心翼翼,措辞很谨慎,问的虽没那么直白,但周雪堂哪能看不出,这事办得这么顺利,估摸着还是沾了裴玉的光。
拿到租契后,连忙回家找风禾打听。
人多嘴杂,风禾不清楚寅境长老跟裴玉到底是什么关系,却明白,这事不宜暴露在人前。
面对周雪堂的询问,风禾避重就轻,安了安他的心,“既如此,人家给你,你就接着,我也不太清楚她和青衣门有什么渊源,总归还是少打听……”
周雪堂一点就通,点了点头,没再问了。
他们这些小人物,能够在雷泽安稳度日,顺便赚点小钱,靠的便是这份识时务。
不该自己知道的事,少打听。
到底是沾了人家的光,总不能一点表示没有,周雪堂跟风禾商量以后,师侄俩托谷主的关系,给裴玉送了一份礼过去。
余下的金栗,又变成了香喷喷的栗子糕,和其它造型精致的小蛋糕一起,被风禾整整齐齐的码在保鲜盒中,随周雪堂准备的礼物一起寄去凌剑宗。
……
九月的第一天,炎火集市新租出去的几十个铺子,在青衣门的统筹下,热热闹闹的一起开业。
周雪堂和风禾的海产铺也在其中。
是的,新开业的铺子,风禾照常占了半成的比例。
跟原先风禾出资“当老板”不同,这次的半成分红,是师侄俩经过严肃商讨定下来的。
若单论租金,周雪堂一人便能出,但他白手起家,打拼出两间铺子,身后没什么助力,有风禾这个金丹期修士保驾护航,腰杆也硬些。
而且,周雪堂隐隐约觉得,自家师侄是个有财气的,就算什么都不干,单让她占个名头,铺子里的生意就不会差。
周雪堂的考量,风禾自然明白,没怎么扭捏,便坦然接受了,当然,作为回报,风禾给周雪堂提供了一批优质的二级上品丹药。
都是这段时间与裴玉学习时,废寝忘食炼出来的,三期下品的丹药也摸到了门槛,只是还不到售卖的水平。
另外,还给海产店做了两个粗略的人偶,没什么大用,只能在店门口挥着手绢招揽顾客,跟大喇叭差不多。
但人偶背后代表的意思却有很多,懂行的人见了,便会明白周雪堂背后有炼器师坐镇,亦或是财力雄厚,已经能随意购买这种中看不中用的人偶。
从明珠城带回来的海产还算多,满满当当摆了半个铺子,剩下的空间,周雪堂和暗宇长老的山谷合作,买了些常见的灵兽肉镇场。
另外还单独留出一块区域,卖比较稀奇的珍珠、珊瑚等摆件,这些海产中,含有淡淡的水灵力,又是内陆不多见的品种,对水系灵根的修士顿悟颇有好处。
“待下次去明珠城,多带几个你说的那什么冰柜”,周周雪堂笑眯眯的,一边结账一边计划,若是海产生意还不错,下次再进一批鲜货回来。
看到顾客消费满两百下品灵珠了,随手拿了一枚一级丹药当作赠品。
自然也是风禾这个小老板贡献的,点子也是她出的,说什么吸引人流。
如此大的手笔,让旁边几个店铺的店主暗暗咂舌。
却不知,这些丹药大多都是风禾的练手之作,用的材料也是自家种的,成本低廉。
加上晋升为三级炼丹师之后,风禾对异火的操控越发敏锐,甚至能一次性同时炼两炉一级丹药,效率比普通的炼丹师要快得多。
这些赠品几乎不费什么钱,只风禾的眼下多了两个大大的黑眼圈。
店铺的顾客络绎不绝,炎火之森地界内,大部分的修士都没尝过海鱼,新鲜得很,周雪堂的卖价比一般的河鱼要昂贵,不过购满二百枚下品灵珠,就能去风铃杂货铺选些赠品,或是得一枚下品丹药,大部分修士还是很愿意尝试的。
另一旁边的双瞳羊肉、疾风兔肉、炎羽鸽等肉类,因是和暗宇长老大批量购得,定价也比其他的店铺要低廉。
当然,这个价格只适用于开业的这段时间,用以招揽客源,往后还得恢复市场价格,以免引起其他店主的不满。
海产店在集市上很是火了一波,吸引了大批量的客人,周雪堂还趁机和几个做吃食的铺子、客栈达成了供货协议。
后面几天,人流量虽逐渐下降,最后趋于平稳,但也比师侄俩一开始预料的要好得多。
究其原因,是因为货品的稀缺性,导致顾客的兴趣高涨,且一时间降不下来。
“相比于杂货铺来说,海产店的货品有些单一,现在能靠新鲜感维系,等这股风潮过了,估计每日的盈利就少了,还得再想想有没有别的东西能卖,把铺子的效益拉到最大。”
风禾抛了抛手中的灵珠,和周雪堂商量铺子接下来的走向。
“起码,得把每月的租金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