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府谷之地,黄河滔滔环抱,长城蜿蜒相随,真真是个神奇所在!此地集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千百年来不知孕育了多少惊天动地的传奇故事。今儿个就让我给您细细道来这方水土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五段奇缘。
一、海红梁的仙果奇缘:天地彤红映神果
且说那上古时期,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大禹受命治水,走遍九州,疏浚河道。这一日,行至今日府谷地界,忽见一座石山巍然耸立,硬生生阻住了黄河去路。
大禹举起开山斧,猛力劈下,只听的一声巨响,斧刃迸出火花,那石山却纹丝不动。连劈九九八十一斧,直震得虎口迸裂,鲜血直流,那山石却连个碎屑都不曾落下。
正当大禹一筹莫展之际,忽见天边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但见太白金星驾云而至,拂尘一摆,笑道:此乃天地初开时的灵石,非寻常利器可破。待老夫请凤凰衔来万寿神果助你一臂之力。
说罢,只见东方飞来一只金光闪闪的凤凰,口中衔着一枚红得发亮的果子。那果子不过拳头大小,却散发着令人心旷神怡的异香。大禹接过果子,方才入口,顿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先前耗损的元气瞬间恢复,更觉力大无穷,可搬山填海。
说时迟那时快,大禹再次举起开山斧,这一次但见斧刃上金光大作,一斧劈下,天地为之震动!那顽固石山应声而裂,分成两半,黄河之水奔涌而出,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此时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刚刚劈开的峡谷上,但见天地一片彤红,那神果树在红光中显得格外耀眼。大禹欣然道:此树助我治水有功,就叫做海红树
而这海红果还有另一段凄美的传说。相传龙王之女海红公主眼见人间大旱,百姓苦不堪言,心生怜悯,私降甘霖解救苍生。玉帝大怒,以违抗天条之罪将其处死。海红公主临刑前说道:我死不足惜,只愿我的鲜血能化作甘霖,永远滋养这方土地。
刽子手刀起头落,但见海红公主的鲜血并非红色,而是化作漫天甘霖,落地之处顿时长出无数果树,结满红艳艳的果子。百姓食之,不仅解渴止饥,更能延年益寿。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龙女,人们将这种果子命名为海红果,将这地方叫做海红梁。
如今的海红果,红得如同龙女的鲜血,甜中带酸,恰似她舍身取义的情怀。每年秋季,海红梁上果红似火,远远望去,仿佛那片天地至今仍沐浴在当年的彤红之中。
二、府州城的折家忠魂:十万敌军七日退
转眼到了北宋庆历年间,府州古城巍然屹立在黄河之滨。这里可是折家将世代镇守之地,折家儿郎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这一年,西夏王元昊亲率十万大军,黑压压一片直扑府州城。元昊坐在高头大马上,扬言要三日破城,活捉折家将。
谁知这府州城岂是易与之辈?折家军据城固守,箭如雨下,滚木礌石齐发,直打得西夏军哭爹喊娘。第一天,敌军尸横遍野;第二天,云梯尽毁;第三天,攻城车俱焚。
元昊急了,亲自督战,命令士兵日夜不停地攻城。然而府州城墙固若金汤,折家军士气如虹。最妙的是城中设有瓮城,折家将故意放一小股敌军入瓮城,然后闸门一落,箭矢齐发,将那伙敌军尽数歼灭。
如是七日,西夏军死伤惨重,元昊自己也中了流矢,只得灰溜溜退兵。这一仗,折家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得西夏十年不敢来犯。
而折家将中最令人敬佩的莫过于折御卿。这位将军在子河汊战役中,佯装败退,诱敌深入,待辽军全部进入埋伏圈后,一声令下,伏兵四起,斩杀辽军五千余人,直杀得河水尽赤,日月无光。
更令人动容的是折御卿临终之际。那时他已病入膏肓,仍强撑病体巡视防务。部下劝他休息,他却道:折家世代守此土,死于军中,盖其分也。诸位不必以我为念,只需守好城池,护我百姓!
此言一出,三军泣下。连欧阳修这般见多识广的名臣,也忍不住赞叹折家世载威名,实至名归。
如今漫步府州古城,仿佛仍能听到当年的战鼓雷鸣,看到折家儿郎浴血奋战的身影。那城墙上的每一块砖石,都浸透着忠勇之魂;每一处箭垛,都见证着视死如归的豪情。
三、七星庙的战地情缘:刀光剑影定终身
话说在那孤山之上,有座奇特的庙宇,名曰七星庙。此庙最奇之处在于整个大殿没有一根梁柱,穹顶全靠砖石叠砌而成,堪称建筑奇观。然而更吸引人的,是这里流传的一段战场姻缘。
当年,杨继业与佘赛花各为其主,在战场上兵戎相见。这两人都是当世豪杰,一个枪法如神,一个刀法精妙,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直杀得天地变色,日月无光。
佘赛花见久战不下,心生一计,佯装败走,杨继业不知是计,拍马紧追。追至七星庙前,佘赛花突然回马一刀,杨继业急忙闪避,二人又战作一团。
打着打着,竟从庙外打到了庙内。刀光剑影中,二人不禁互相钦佩对方的武艺和勇气。忽然间,佘赛花的刀被杨继业的枪挑飞,直插在后墙之上;而杨继业的枪也被佘赛花击偏,深深扎进墙中。
二人相视一愣,继而哈哈大笑。杨继业抱拳道:姑娘好武艺!佘赛花还礼道:将军好枪法!就这样,不打不相识,二人在这无梁殿中互诉衷肠,私定终身。
如今七星庙的后墙上,还留着两道深深的痕迹,传说就是当年刀枪所留。老人们都说,这是战场交锋识英雄,古庙盟誓结连理的最好见证。
这七星庙原本供奉北斗七星,后来边塞瘟疫流行,百姓苦不堪言。说来也怪,自从改奉瘟神后,瘟疫竟然奇迹般地消退了大半。于是七星庙成了边塞军民的精神寄托,无论将士还是百姓,都来这里祈求平安。
每当月明星稀之夜,站在孤山上远眺,但见黄河如带,长城如龙,七星庙静静地矗立其间,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刀光剑影中的柔情蜜意。
四、水寨寺的神牛遗迹:二郎填河留铁环
水寨岛地处黄河之中,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然而这岛上最吸引人的,却不是军事要塞的遗迹,而是一段关于神牛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在此处河道宽阔,水流湍急,两岸百姓往来十分不便。二郎神杨戬云游至此,见百姓苦于渡河,心生怜悯,于是化作一头黄牛,打算拖来巨石填河造路。
是夜月黑风高,但见一头硕大无朋的黄牛,拖着一块巨岩缓缓而行。那黄牛浑身散发着金光,力大无穷,所过之处地动山摇。眼看就要将巨石拖至河边,忽然从一个茅草屋中走出一位妇人。
那妇人何曾见过这等景象?吓得大叫一声:天哪!好大的牛!这一叫不要紧,顿时破了二郎神的法术。但见金光一闪,黄牛消失不见,而那巨石一声坠入河中,激起千层浪。
从此,每至黄河枯水期,便能看见河中央露出一块巨大的岩石,岩石上嵌着一个直径半米的铁环,传说是当年神牛拖拽时所用。更奇的是,对岸保德县也有类似的传说,说是鲁班爷显灵,要在一夜之间修座桥,也被鸡叫破了法术。
于是这一岛两神的奇观就在黄河两岸流传开来。水寨岛上的神牛遗迹与保德的鲁班传说相映成趣,成为黄河上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如今游人至此,无不争相观看那神奇的铁环。有人说这铁环刀枪不入,历经千年河水冲刷而不锈不蚀;还有人说在月圆之夜,能听到神牛的哞叫声从河底传来。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更给这黄河奇观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五、真武庙的三月盛会:三教共聚祈太平
黄甫镇有座真武庙,说来这庙的来历可不简单。相传明代时,此地来了位得道高人,自称黄甫真人。这位真人不仅道法高深,更难得的是慈悲为怀,经常施药救人,教化百姓。
真人常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之本在诚。他倡导邻里和睦,诚信待人,在当地留下了极好的名声。后来真人羽化登仙,百姓为纪念他,就建了这座真武庙。
奇妙的是,这真武庙虽为道教场所,却融合了儒释道三教精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真人生辰,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
届时,秦晋蒙三地的百姓纷纷赶来,庙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但见舞狮队伍翻腾跳跃,杂技艺人各显神通,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更有道士诵经祈福,和尚敲钟念佛,儒生吟诗作对,真个是三教共聚,万众同欢。
最神奇的是庙会期间的求签问卜。传说黄甫真人显灵,庙中的签特别灵验。求姻缘的,得良缘;求功名的,中科举;求健康的,病痛消。因此每年庙会,求签的队伍都排得老长。
有一年大旱,田地龟裂,禾苗枯黄。百姓齐聚真武庙祈雨,谁知法事刚进行到一半,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顷刻间大雨倾盆而下。百姓无不称奇,都说这是黄甫真人显灵了。
如今的真武庙三月盛会,已经成为秦晋蒙交界处的一大文化盛事。不仅延续着传统的宗教仪式,更融入了现代的文化元素,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结语:神奇府谷的多彩画卷
府谷这片神奇的土地,集黄河明珠边塞重镇的特质于一身,既有着壮美的自然景观,又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海红果的传说,蕴含着舍己为人的大爱精神;折家将的故事,彰显着忠勇报国的民族气节;七星庙的姻缘,体现着刚柔相济的人生智慧;水寨寺的神迹,反映着人定胜天的美好愿望;真武庙的盛会,展示着多元共融的文化胸怀。
这些传说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府谷的历史与今天,共同勾勒出一幅金戈铁马映长河,仙果神踪润边地的壮丽画卷。
如今行走在府谷大地,但见黄河依旧滔滔,长城依然巍巍,海红果年年红满枝头,真武庙香火世代相传。这些古老的传说,已经融入当地人的血脉,成为他们文化认同的一部分。
正所谓:天地造化钟神秀,边塞风云聚此间。仙果神牛留胜迹,忠魂情缘代代传。若要问府谷何处最动人,且看那长河落日,古堡炊烟,听那老人讲述那永远也讲不完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