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东南,升平里。
一座青砖垒砌、造型颇为“怪异”的建筑拔地而起,吸引了全城的目光。它没有雕梁画栋,只有简洁的线条和几个高高在上的小窗。最引人注目的是屋顶上那个硕大的木制水箱,以及旁边类似辘轳的装置。
这便是大唐,乃至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具备冲水功能和化粪池系统的新式公共厕所。
开业(如果厕所也能用这个词的话)当天,升平里几乎万人空巷。百姓们既好奇又犹豫,围在公厕外面指指点点,却没人敢第一个进去尝试。
“这玩意儿真能不臭?”
“听说拉完了还能用水冲走?神仙法术么?”
“进去一下要一文钱呢!够买两个胡饼了!”
负责管理的净容署小吏有些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只见蓝田县公秦风,在一众属官和护卫的簇拥下,亲自来到了现场。
“是秦公!”
“秦县公来了!”
人群一阵骚动,自动让开一条道路。
秦风下马,看了看围观的人群,又看了看那紧闭的厕所大门,心中了然。他微微一笑,对那小吏说道:“开门,本官要亲自体验一下。”
“大人,这……”小吏有些惶恐。
“无妨。”秦风摆了摆手,率先向男厕走去。尉迟宝林见状,连忙带着两个护卫跟了进去,生怕有什么不测。
围观的百姓顿时伸长了脖子,屏息凝神,仿佛在等待什么重大仪式的结果。
片刻之后,秦风神态自若地走了出来。跟进去的尉迟宝林和护卫也是一脸惊奇。
“诸位乡亲!”秦风站在台阶上,朗声对众人说道,“此厕,乃本官奉陛下之命所建,旨在改善我等居住环境,预防疾病传播。内有隔间,保障私密;便后拉动此绳,”他指了指门口一根垂下的绳子,“便有清水自上方冲下,将污物冲入地下秘池分解,故而几无臭味!大家尽可放心使用!这一文钱,是为了维持日常清扫和管理,确保此处长久洁净!”
说着,他掏出几文钱,递给小吏:“这是本官和这几位护卫的费用。”
有了秦风这位县公兼侍郎亲身示范,百姓们的疑虑顿时打消了大半。再加上那一文钱对于长安市民来说,也并非不可承受。当下便有几个胆大的汉子,交了钱,怀着好奇的心情走了进去。
不一会儿,里面便传来了惊奇的啧啧声和拉动绳索后的水流声。
“嘿!真冲下去了!”
“干净!真干净!一点味儿都没有!”
当那几人神清气爽地走出来,向周围人描述里面的干净整洁和冲水的神奇时,人群彻底沸腾了!
“给我一文钱,我也要试试!”
“俺也要!”
一时间,公厕前排起了长队。人们争相体验这前所未有的洁净如厕体验。那负责收费的小吏忙得不亦乐乎,收上来的铜钱很快便装满了一个小木箱。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另外四处试点公厕也相继投入使用,同样引起了轰动。长安城的百姓们第一次发现,原来“五谷轮回”之事,也可以如此体面和洁净!
那些原本对此举嗤之以鼻、认为秦风“不分正业”、“有辱斯文”的官员们,在听闻民间一片赞誉之声,甚至自家仆役也偷偷跑去体验后,也不得不闭上了嘴。事实胜于雄辩,这新式公厕带来的环境卫生改善,是显而易见的。
李世民在听闻王德汇报了公厕试点的盛况和民间反响后,抚掌大笑:“这个秦风,总能于细微处见真章!此举虽看似不雅,实则功德无量!传朕旨意,着工部与京兆府配合,在长安各主要里坊,逐步推广此新式公厕!”
“五谷轮回之所”的革命,就这样由秦风悄然掀起,并迅速席卷了整个长安城。这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卫生状况,降低了疫病风险,提升了百姓的生活质量,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卫生习惯和观念。
【叮!宿主成功推动城市公共卫生系统革新,显着提升文明卫生水平,奖励成就点800。】
【当前成就点:2320。】
看着系统提示和长安城中逐渐增多的新式公厕选址,秦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又为这座伟大的城市,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然而,就在他忙于推广公厕和规划下一步全国性的道路水利蓝图时,一场真正的危机,正向他悄然逼近。这一次,矛头直指他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根基尚浅的经济命脉—秦氏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