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已久的《三体》,终于在“北辰”的专栏里,揭开了神秘面纱。
开篇没有绚烂的星战,没有异星奇景,而是将镜头对准了那个特殊年代——尘土飞扬的建设兵团,压抑的政治氛围,以及女主角叶文洁,那充满绝望与幻灭的青春。
“红色年代”的厚重历史感,与外星文明“不要回答”的警示交织,形成了一种奇特的、令人窒息的阅读体验。
与《全职高手》发布时的火爆喧嚣不同,《三体》的书评区,最初呈现出一种近乎诡异的“沉默”。不是冷清,而是读者们仿佛被那开篇宏大而沉重的叙事、复杂的人物命运以及硬核的物理学概念(如射手与农场主假说)震慑住了,需要时间消化。
但这种沉默并未持续太久。当叶文洁在红岸基地,怀着对人类的彻底失望,毅然按下那个改变两个文明命运的按钮时,积蓄的情感与思想风暴,骤然爆发。
【读者“历史的尘埃”】:“我窒息了……叶文洁的选择,是疯狂,还是绝望下的必然?这个开篇对人性的拷问,太狠了!”】
【读者“物理系小学生”】:“跪着看!射手和农场主假说直接把我cpU干烧了!这真的是网文吗?这知识密度和思想深度,完爆很多专业着作!”】
【读者“从朝闻道来的”】:“果然!北辰巨在《朝闻道》里展现的终极关怀,在这里得到了史诗级的展开!三体文明、乱纪元、恒纪元……这世界观架构,神了!”】
《三体》的读者群,明显与《全职高手》有了区分。除了原有的核心粉丝,大量被《朝闻道》吸引来的科幻迷、科学工作者、甚至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都加入了追更行列。评论区里的讨论,常常演变成关于物理学、社会学、历史伦理的微型研讨会。
编辑青果看着后台数据,既兴奋又有些担忧。
【青果】:“北辰巨,《三体》的数据涨幅很稳,但不如《全职》爆发力强。不过,读者付费意愿和黏性高得吓人,而且……好像吸引了很多‘高知’读者?”】
林墨对此毫不意外:“《三体》是慢热型的酒,越品越醇。不用担心,让它自然发酵。”
与此同时,《全职高手》的连载,也进入了最后的尾声。
兴欣战队一路披荆斩棘,最终站在了职业联赛总决赛的舞台上。叶修,这个被迫退役又从头再来的传奇,带领着他的草根战队,迎战老东家嘉世。
这场终极之战的描写,林墨倾注了心血。他没有过多渲染比赛的炫酷特效,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战术的博弈、队员的信任与叶修那份历经千帆后依旧纯粹的热爱上。
当叶修操控着君莫笑,用出那匪夷所思的、融合了散人一百二十个技能的终极连击,最终击破嘉世王牌的守关角色时,无数在屏幕前追更的读者,热泪盈眶。
“荣耀,不是一个人的游戏。”
“休息一年,然后回来。”
“我可是职业选手,你以为呢?”
这些贯穿全文的信念与台词,在结局时刻得到了最完美的升华。
《全职高手》的最后一章发布,标题简单而有力—— “荣耀”。
书评区瞬间被“完结撒花”、“青春不散场”、“感谢叶修”的帖子淹没,打赏榜单再次被刷爆,几乎所有的读者都在表达着不舍与感谢。这部现象级的作品,以其完整的故事、饱满的人物和热血的内核,为自己画上了一个无比圆满的句号。
两部作品,一收一放,一通俗一深刻,却在同一时期,达到了各自领域的巅峰。
《全职高手》的完结,将其商业价值推向了最高点,实体书、动漫、音频、乃至未来可能的影视改编,都具备了无限可能。
而《三体》的稳步展开,则为林墨奠定了“严肃科幻作家”的基石,其展现出的思想性,甚至引起了国家科学院下属某研究所一位研究员的注意,通过官方渠道联系到星辰阅读网,希望能够与作者“北辰”就小说中涉及的某些物理学概念进行“非正式交流”。
林墨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忙碌且规律。白天在学校,他依然是那个成绩顶尖的学生,只是偶尔会被相熟的老师打趣一句“大作家,最近又在构思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晚上回到公寓,他则沉浸在《三体》后续情节的创作中,同时还要分神处理《全职高手》完结后的各种版权事宜。
苏晚晴依旧是他最稳定的“第一读者”和讨论伙伴。她不仅追更《三体》,还会找来相关的物理学、历史书籍阅读,以便能更好地理解故事脉络,与林墨进行更有深度的交流。两人之间的关系,在共同的思想探索中,愈发默契和牢固。
站在公寓的窗边,林墨看着城市璀璨的灯火,似乎在思考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