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灼热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弥漫着淡淡碳纤维和蜡线气味的工作室里投下斑驳的光影。周曜野刚结束一组穿线,手指灵巧地打好最后一个结,剪断线头,将一支磅数精准、线床完美如艺术品的球拍递给等候的顾客。对方是市青年队的队员,试着手感,脸上露出惊叹:“周师傅,这手感绝了!比机器穿的还舒服!”
周曜野只是淡淡点头,用毛巾擦了擦手。汗水浸湿了他额前的碎发,指尖的薄茧是这段时间高强度的证明。他看着工作室里那几台被张父视若珍宝的穿线机,一个念头越来越清晰——他需要一台属于自己的。
送走顾客,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冷光映着他专注的脸。没有犹豫,直接点开尤尼克斯官网旗舰店,目标明确——最高端的电脑穿线机系列。价格令人咋舌,几乎把他八月份所有穿线收入加上之前攒下的一点零花钱掏空大半。
张北辰凑过来一看,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野哥!你疯啦!买这玩意儿?这够我买多少双球鞋了!” “工具好,效率才高。”周曜野手指飞快地点击下单、付款,一气呵成,“放在宿舍,训练间隙也能接活。” “放宿舍?!”张北辰声音拔高,“尹教知道了不得扒了你的皮?” “他不会。”周曜野语气笃定,“这也是训练的一部分。”——训练他的耐心、专注和对精细操作的掌控力,尹继平只会乐见其成。
几天后,一个巨大的木箱被送货员吭哧吭哧地抬进了风雷战队男生宿舍,引得左邻右舍纷纷探头。周曜野拆开包装,一台崭新的、泛着金属冷光的尤尼克斯电脑穿线机显露出来,复杂的支架、导轨和智能感应头透着高科技的精密感。
安装、调试、联网、下载专用软件……周曜野对照着说明书,神情严肃得如同在破解导弹发射密码。张北辰在一旁帮(倒)忙,叶悬黎则拿着平板,冷静地分析着穿线机的功耗、最佳工作环境参数以及潜在故障率。
机器调试成功的提示音响起。周曜野拿起一支空拍框,固定,选择线型(尤尼克斯bG80 power),输入磅数(28lbs),点击开始。电机发出轻微而稳定的嗡鸣,穿线头自动引线、钩拉、夹紧、释放……动作行云流水,精准无比。
“卧槽!牛逼!”张北辰看得目瞪口呆,“这比我爸那台老古董高级多了!” 叶悬黎推了推眼镜:“自动化程度提升73.5%,理论磅数误差可控制在±0.1磅以内,效率提升约40%。” 周曜野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实时磅数曲线,感受着机器传递来的稳定张力,嘴角终于扬起一抹满意的弧度。
“风雷穿线室”( unofficial )正式开业。
消息如同插了翅膀。不只是羽毛球校队,连网球社、甚至校外的一些俱乐部都闻风而动。“全国短跑冠军+尹继平弟子+张大师认可+尤尼克斯顶级电脑穿线机”——这个组合太具诱惑力。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预约排到了一周后。
宿舍一角彻底被改造。穿线机、各型号线材、工具箱占据了大片空间。周曜野的训练日程表被压缩到极致:天不亮就起床晨跑,上午文化课,下午田径\/羽毛球高强度训练,晚上和所有碎片时间,全都贡献给了那台嗡嗡作响的机器。
李静瑶成了常客,安静地坐在他床边看书或画设计图,偶尔帮他整理一下线材,递杯水,在他疲惫时轻轻帮他按摩一下僵硬的肩膀。她的存在像一抹温柔的底色,中和了穿线室里的机械感。
沈月柔也拿来自己的天斧88d pRo,指定要最极致的控制手感。周曜野为她精心选择了细线和高张力,穿出来的拍子让她试打后,冰蓝色的眼眸微微一亮,难得地评价:“很好。” 这是极高的赞誉。
甚至连尹继平都溜达过来,饶有兴致地观摩了半天,最后扔下一句:“手感练得不错。穿完这批,晚上加练两组核心力量。” 算是默许了这项“副业”。
周曜野沉浸在穿线的世界里。每一种线材的特性、不同磅数对球拍性能的影响、甚至不同穿线方法带来的微妙手感差异……他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实践、体会。这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像是一种全新的修炼。指尖的每一次引线、每一次拉紧,都需要极致的耐心和专注,这种心流状态,意外地对他控制跑道上的肌肉发力、把握羽毛球的击球瞬间产生了积极反馈。
当然,也有抓狂的时候。比如遇到特别刁钻的老旧拍框,线孔堵塞;或是机器偶尔闹点小脾气,需要排查故障;又或是张北辰这个活宝在旁边大呼小叫,干扰他心神……但都被他一一化解。
月底,周曜野看着手机上那个再次变得充盈起来的账户(虽然远不能和父亲给的相比),以及那一长串等待取货的订单通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拍下那台闪烁着工作指示灯、旁边堆满了待穿球拍的穿线机,再次发给了周振邦。 “新装备。自给自足。手感更好了。”
这一次,周振邦的回复快了许多,依旧简短: “知道了。别耽误正事。”
但周曜野仿佛能透过屏幕,看到父亲那严肃的脸上,或许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名为“认可”的情绪。
宿舍窗外,夕阳给穿线机和那些等待焕新生的球拍镀上一层暖金色。周曜野活动了一下酸胀的脖颈,拿起自己的雷霆90龙拍框,准备给它也换上最新的线。风雷穿线室的“星野重炮”,正用自己的方式,在另一条赛道上,轰鸣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