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用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书写的,纸张已经泛黄发脆,上面记录着“金瓯永固杯”从设计、选材、到制作的每一个细节。
“……乾隆八年十一月,上谕,新年开笔,应用金瓯永固杯,着造办处画样呈览……”
“……司库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画得‘金瓯永固杯’样二张,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准一样,照样成造……”
“……用上等足金十成,成造金瓯永固杯一件,重二十两。外镶珍珠大小十一颗,红宝石大小九块,蓝宝石大小四块,碧牙??大小四块……”
江辰的手指,戴着白手套,轻轻地划过这些已经有些模糊的字迹。
他心里想的,不是这些材料有多珍贵,工艺有多复杂。
他在找别的东西。
一种,能将这场技术危机,转化为叙事高潮的,关键“道具”。
林岚看他这副悠闲的样子,心里急得直冒火。
“江辰!”她终于忍不住,走到他身边,压低声音说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看这些老古董?修复方案都快难产了!你倒是想想办法啊!”
她心里觉得,江辰这次是不是有点托大了。把宝全押在这件文物上,可现在,这件文物根本“修不了”,这不就等于直接把自己给玩死了吗?
江辰没有抬头,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别急,让他们吵。”
他心里清楚,技术上的难题,他帮不上忙。那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领域。
而他的战场,在别处。
他继续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着档案。
忽然,他的手指停住了。
在档案的最后几页,夹着一张额外的,材质明显不同的薄纸。
那张纸上,没有工整的文字记录。
只有几个用朱砂笔画的,潦草的,如同“鬼画符”一般的符号。
还有一个用汉文写的,同样潦草的批注。
“花丝,嵌,内胆,承力。”
这八个字,写得歪歪扭扭,旁边还画了一个小小的箭头,指向其中一个“鬼画符”。
这是什么?
江辰的眉头微微皱起。
他把这张薄纸抽出来,对着光,仔细地看。
这些符号,不像是任何一种已知的文字或图案。它们更像是一种……速记,一种只有画图者自己才能看懂的,密码。
江辰的脑海中,【宗师级导演意识】瞬间启动。
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
两百多年前,造办处的某个深夜。
一位技艺高超,却可能不识字的老工匠,在完成了“金瓯永固杯”的主体制作后,忽然有了一个绝妙的,关于如何加固杯足象首的奇思妙想。
他不懂得如何用文字去记录这个复杂的结构。
于是,他只能用他自己才能看懂的“鬼画符”,将这个灵感,匆匆地记录在这张随手拿来的纸上。
而旁边那个懂一点文化的管事,看到了这张图,大概理解了他的意思,便在旁边草草地写下了“花丝,嵌,内胆,承力”这八个字的批注。
因为这个结构过于复杂,且不符合当时主流的制作规范,最终,这个天才的构想,并没有被采纳。
这张记录着一个绝妙灵感的“鬼画符”,就这样,被遗忘在了厚厚的档案里,沉睡了二百多年。
江辰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心里想,找到了!
这就是他要找的,那个能引爆一切的“文化母题”!
一场跨越二百年的,古代工匠与现代大师之间的,灵魂对话!
他立刻拿着这张薄纸,找到了还在激烈争论的王建国他们。
“各位师傅,请先停一下。”
江辰将那张“鬼画符”,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工作台的中央。
“这是我刚在造办处档案里发现的,大家看看,这是什么?”
王建国、孙老师、张师傅,几位大师都凑了过来。
他们看着那张纸上潦草的符号和批注,都是一脸的茫然。
“这什么玩意儿?鬼画符?”王建国皱着眉,嘟囔了一句。
“花丝……嵌……内胆……承力?”张师傅,那位钟表修复大师,反复咀嚼着这八个字,眼神里充满了困惑。
他的专业,让他对“承力结构”这几个字,格外敏感。
他拿起放大镜,仔细地研究着那个被箭头指向的“鬼画符”。
看着看着,他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起来。
“不对……”他喃喃自语,“这个符号的结构……它不是平面的,它像是一个……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他猛地抬起头,一把抢过旁边小李手里的铅笔和草稿纸。
他的手,开始在纸上飞快地画着。
他将那个二维的“鬼画符”,按照自己的理解,一点点地,拆解,重构,将它还原成一个三维的,精密的机械结构。
几分钟后。
一个匪夷所思,却又精妙绝伦的设计,出现在了草稿纸上。
那是一个用极细的金丝,编织成的一个如同“鸟巢”一般的,中空的内胆结构。
这个内胆,可以被完美地嵌入到象首和杯底的连接处。
它就像一个弹簧,一个缓冲垫。
当“金瓯永固杯”被放置时,杯身的重量,不会直接压在脆弱的焊接点上,而是会通过这个“花丝内胆”,被均匀地分散到整个杯底!
“天才!这他妈是天才的设计!”
张师傅看着自己画出来的图,激动得浑身发抖,爆了一句粗口。
“用柔性结构,来解决刚性连接的承力问题!这……这完全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工艺认知!”
王建国和孙老师也凑过来看,他们虽然不是机械专家,但他们看懂了这个设计的精妙之处。
“如此一来,焊接点,就只需要起到一个‘连接’的作用,而不需要承担主要的‘承重’功能!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低温、低强度的方式来进行焊接,完全不会损伤到周围的珍珠和点翠!”王建国恍然大悟,一拍大腿。
“二百多年前的工匠,竟然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孙老师看着那张“鬼画符”,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和震撼。
一场困扰了所有顶尖大师的技术难题,就这样,被一张二百多年前的,潦草的“鬼画符”,给解决了!
修复室里,一片死寂。
紧接着,是压抑不住的,激动的欢呼!
“有救了!‘金瓯永固杯’有救了!”
“快!小李,去准备金丝!要最纯的!”
“老张,焊接的方案,你马上出!”
整个修复团队,瞬间从之前的压抑和绝望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和信心。
林岚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整个人都傻了。
她看着江辰,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
她心里想,这……这也行?
这家伙的运气,是不是好得有点过分了?
随便翻翻档案,就能翻出解决问题的“武功秘籍”?
只有江辰自己心里清楚。
这不是运气。
这是【宗师级导演意识】带来的,对“故事”和“细节”的,极致敏感。
更是他为了寻找这个“引爆点”,在文献馆里,熬了整整三个通宵的结果。
他心里想,现在,万事俱备。
修复方案有了。
叙事核心有了。
演员,也全都就位了。
他,江辰,即将导演一场,献给全世界的,关于“传承”与“奇迹”的,真实大戏。
然而,就在故宫团队为找到解决方案而欢欣鼓舞时。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伦敦。
“夜玺”看着情报人员刚刚传回来的,关于故宫修复团队找到“花丝内胆”解决方案的密报,脸上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哦?找到了古代工匠留下的‘锦囊妙计’?”
“真是个……感人的故事啊。”
他端起红茶,轻轻抿了一口。
“可惜,在绝对的‘科学’面前,任何感人的故事,都只是廉价的催情剂而已。”
他拿起桌上的加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雅典娜之镜】,第二阶段,准备得怎么样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冰冷的,带着浓重德国口音的声音。
“先生,‘莱茵之眼’超高精度光谱分析仪,已经准备就绪。”
“我们的团队,已经以‘德国国家电视台’技术顾问的身份,拿到了进入直播现场的许可。”
“很好。”“夜玺”的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
“我要你们,在他们进行焊接的那一刻,用‘莱茵之眼’,实时分析出他们焊料的金属成分,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
“然后,将这份‘科学’的报告,同步发送给全世界。”
“我要让所有人看看,他们所谓的,传承了二百年的‘奇迹’,到底是个什么成色。”
“更要让他们看看,这件国宝,在他们所谓的‘修复’之后,其金属结构的稳定性,到底会下降多少个百分点。”
“我要用最冰冷,最精确,最无可辩驳的科学数据,来告诉全世界——”
“他们的修复,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