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允炆朝堂上为应对欧盟与朱棣的策略争论不休之时,朱棣营帐内亦是气氛凝重,烛火摇曳,将众人的身影在营帐壁上拉得忽长忽短。朱棣端坐在主位,目光扫过麾下一众心腹将领,心中暗自思忖,如今与欧盟对峙,局势错综复杂,而朱允炆对自己也防范有加,若错过此时,恐怕再难有夺取天下的良机。
“诸位,如今这局势,想必大家都心中有数。”朱棣打破沉默,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朱允炆虽与我们共同抵御欧盟,但其对本王处处提防。而欧盟火器犀利,一时之间难以击退。本王认为,当下正是我们夺取天下的绝佳时机。”
此言一出,营帐内顿时一阵骚动。廖永忠皱了皱眉,率先起身说道:“殿下,虽说朱允炆对我们心存戒备,但此时与欧盟战事胶着,若我们突然倒戈攻击朱允炆军队,会不会腹背受敌?欧盟恐怕不会放过这等良机。”
朱棣微微冷笑,说道:“廖将军,这一点本王自然考虑过。我们需选准时机,在与欧盟战斗胶着,朱允炆军队全力应对欧盟之时,突然发难。届时,朱允炆必定措手不及。至于欧盟,他们意在掠夺我大明土地财富,只要我们动作迅速,拿下朱允炆后,整合兵力,未必不能抵御欧盟。”
胡大海一拍桌子,大声说道:“殿下说得对!俺早就看不惯朱允炆那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咱们兄弟跟着殿下,定能成就一番大业!俺老胡第一个冲在前头!”
周德兴却面露担忧之色,说道:“殿下,谋反一事,非同小可。一旦失败,我们将万劫不复。且不说朱允炆那边早有防备,便是我们军中,也难保没有朱允炆的眼线。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啊。”
朱棣目光坚定地看着周德兴,说道:“周将军,本王心意已决。如今不行动,日后朱允炆羽翼丰满,我们恐怕再无机会。至于眼线,本王自会清理。接下来,我们需详细谋划,确保万无一失。”
这时,朱文正起身说道:“殿下,若要谋反,我们需先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何时倒戈,如何攻击朱允炆军队,怎样应对欧盟可能的行动,都要考虑周全。”
朱棣点头道:“文正所言极是。本王打算,在下次与欧盟大规模交战之时,佯装与朱允炆军队协同作战。待双方陷入苦战,朱允炆军队无暇他顾之际,我们从侧翼突然杀出,直捣朱允炆中军大营。只要能一举擒获朱允炆,大局便可定。”
华云龙接着说道:“殿下,此计虽妙,但朱允炆身边必定有重兵保护。我们需挑选军中精锐,组成一支突击部队,务必一击即中。另外,我们还需提前安排人手,截断朱允炆军队的退路,防止他们逃窜。”
“不错,华将军所言正合我意。”朱棣说道,“廖永忠、胡大海,本王命你们二人挑选五千精锐,组成突击部队,由你们亲自率领,负责突袭朱允炆中军大营。务必速战速决,擒获朱允炆。”
“末将遵令!”廖永忠和胡大海齐声应道。
“周德兴、华云龙,你们二人负责率领大军,在突击部队行动之时,迅速截断朱允炆军队退路,并阻击可能前来救援的敌军。”朱棣继续吩咐道。
“是!殿下放心!”周德兴和华云龙领命。
“朱文正,你心思缜密,本王命你负责情报收集与传递。密切关注朱允炆军队动向,确保我们的计划不被泄露。同时,一旦行动开始,及时向各部队传达消息,保证行动协调一致。”朱棣看向朱文正说道。
“末将领命!”朱文正说道。
“丁德兴、吴良、吴祯,你们三人负责整顿后方粮草辎重,确保前线物资供应充足。切不可出任何差错。”朱棣又对丁德兴等三人说道。
“是!殿下!”三人齐声应道。
“此次行动,关乎我们的生死存亡,诸位务必谨慎行事,严守机密。若有泄露者,军法处置!”朱棣目光冷峻,扫视众人。
“谨遵殿下命令!”众将领齐声回应,声音在营帐内回荡。
此后几日,朱棣表面上依旧与朱允炆保持着合作的假象,共同商讨应对欧盟之策,暗中却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谋反计划。廖永忠和胡大海每日在军中挑选精锐士兵,进行高强度的突击训练。士兵们手持利刃,在训练场上杀声震天,一招一式都透着凌厉的杀气。
“弟兄们,都给俺打起精神来!此次任务至关重要,关乎着咱们的前程!听俺指挥,到时候杀他个片甲不留!”胡大海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大声喊道。
廖永忠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士兵们的训练情况,不时上前纠正他们的动作,说道:“大家注意配合,行动要迅速、利落。面对敌人,绝不能心慈手软。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敌军防线,擒获朱允炆!”
周德兴和华云龙则忙着部署截断退路和阻击救援的兵力。他们在地图前反复研究地形,商讨最佳的设伏地点。
“此处山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在此设下伏兵,截断朱允炆军队的退路。”周德兴指着地图说道。
华云龙点头表示赞同:“不错,而且此处便于隐藏兵力,等朱允炆军队进入山谷,我们便可前后夹击。另外,在这几个要道也需布置人手,防止敌军突围。”
朱文正则派出大量探子,密切监视朱允炆军队的一举一动。他每日都在营帐内整理探子送来的情报,分析朱允炆军队的兵力部署、将领安排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
“朱允炆似乎对我们仍有疑虑,在与我们军队接壤处,增派了不少兵力。但他们目前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应对欧盟上。”朱文正看着情报,自言自语道,“我们需抓住这个机会,尽快行动。”
丁德兴、吴良和吴祯则在后方忙碌地筹备粮草辎重。他们指挥着士兵们将一袋袋粮草、一箱箱兵器装车,确保物资能够及时运往战场。
“粮草是军队的命脉,绝不能有丝毫马虎。每一袋粮草都要检查仔细,兵器也要确保锋利可用。”丁德兴严肃地对负责的士兵说道。
然而,如此大规模的筹备行动,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怀疑。在朱棣军队中,有一位名叫陈风的小校,偶然间听到了一些风声。他心中担忧,不知这军队究竟要进行什么行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决定将此事报告给朱允炆。
陈风趁着夜色,偷偷溜出营地,一路快马加鞭,向朱允炆的营地奔去。经过几日的奔波,他终于抵达了朱允炆的营帐外。
“站住!你是何人?来此何事?”营帐外的守卫拦住了陈风。
陈风连忙说道:“我有重要情报要面呈陛下!关乎朱棣谋反之事!”
守卫不敢怠慢,立刻将陈风带到了朱允炆面前。
朱允炆听闻朱棣谋反之事,心中一紧,问道:“你且详细说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风将自己听到的消息,以及朱棣军队近期的异常举动,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朱允炆。
朱允炆听完,脸色变得十分凝重:“你所言可属实?若有半句假话,定斩不饶!”
陈风连忙跪地磕头:“陛下,小人句句属实,不敢有半句假话。小人深知此事重大,特来向陛下报告。”
朱允炆沉思片刻,说道:“来人,重赏此人。另外,此事不可声张,将他妥善安置。”
“是!”侍卫领命,带着陈风下去了。
朱允炆心中明白,朱棣果然心怀不轨。如今之计,必须提前防备,不能让朱棣的阴谋得逞。他立刻召集康茂才等心腹将领,商议应对之策。
“诸位,刚刚得到消息,朱棣意图谋反,打算在与欧盟战斗胶着之时,倒戈攻击我们。大家有何良策?”朱允炆说道。
康茂才皱了皱眉,说道:“陛下,既然我们提前得知了朱棣的阴谋,便要将计就计。我们可佯装不知,暗中加强防备。待朱棣谋反之时,给他来个迎头痛击。”
“康将军所言极是。”朱允炆说道,“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中军大营的防守,布置重兵;另一方面,要在朱棣可能进攻的路线上设下埋伏。一旦朱棣发动攻击,让他有来无回。”
“陛下,末将愿领一支军队,埋伏在朱棣进攻的必经之路,给他们一个 surprise(此处可理解为意想不到的打击,虽不符合古代词汇,但为了表现临时想出奇招的感觉,做此处理,后续会注意此类问题) 。”一位年轻将领站出来说道,此人乃是新近提拔的李虎,作战勇猛,颇具智谋。
“好,李虎,本王命你率领三千精锐,埋伏在山谷两侧。待朱棣军队进入山谷,听令出击。务必将他们一举歼灭。”朱允炆说道。
“末将领命!”李虎说道。
“康茂才,你负责加强中军大营的防守,挑选军中精锐,组成护卫队,保护本王安全。同时,密切关注战场局势,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朱允炆又对康茂才说道。
“是,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康茂才说道。
“其他将领,各自加强防范,听从指挥。若朱棣谋反,定要让他付出惨重代价!”朱允炆目光坚定地说道。
“是!”众将领齐声应道。
朱允炆深知,一场大战即将来临。此次不仅要抵御欧盟的进攻,还要防备朱棣的谋反。局势愈发严峻,但他心中早已下定决心,绝不能让朱棣的阴谋得逞,定要守护好大明的江山。而朱棣那边,依旧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谋反计划,浑然不知自己的阴谋已被朱允炆察觉。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正悄然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