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升龙城的硝烟尚未散尽,红河的水汽已带着新翻泥土的气息,悄悄漫过城墙的缺口。沐晟站在内城的门楼前,看着工匠们用糯米浆混合石灰修补城墙,那些被炮火熏黑的青石板被一块块撬起,换上新采的石料,石缝里还残留着暗红色的血渍,被工匠用清水一遍遍冲刷,却总也洗不净那深入肌理的暗沉。

“将军,南京的旨意到了。”吕毅捧着一卷明黄绸缎,从宫道尽头快步走来,靴底踩过散落的瓦砾,发出细碎的声响。他身后跟着两名锦衣卫,腰牌上的“锦衣卫”三个字在晨光中闪着冷光,那是朱元璋特意派来监督治理事务的。

沐晟接过圣旨,指尖触到绸缎的冰凉,展开时,朱元璋那遒劲的笔迹跃然纸上:“设交趾布政使司,以吕毅为布政使,总领民政;沐昂掌都指挥使司,管军事;择明儒五人,设府学三所,传孔孟之道……”他读到“赋税三年减半,徭役全免”时,眼角的余光瞥见门楼外的越南百姓——他们提着水桶、捧着饭团,远远地站着,脸上带着怯生生的好奇,没人敢靠近,却也没人肯离开。

“吕大人,”沐晟将圣旨递给吕毅,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这布政使的担子,可比带兵打仗重多了。”

吕毅接过圣旨,双手微微发颤。他戎马半生,刀光剑影里从未怕过,此刻捧着这卷写满民生事务的绸缎,竟觉得比扛着十斤重的枪还吃力。“将军放心,”他深吸一口气,甲胄上的铜扣随着呼吸轻响,“我虽不懂文墨,却知道百姓要的是安稳日子。赋税、徭役、水利,桩桩件件都得落到实处。”

三日后,交趾布政使司的牌子在原越南王宫的东侧挂了起来。那是块紫檀木牌匾,“交趾布政使司”六个金字是沐晟亲手题写的,笔锋间还带着武将的凌厉,却又刻意收了锋芒,透着几分温和。吕毅穿着从南京新送来的绯色官袍,站在牌楼下,看着越南的士绅们按大明的礼节拱手行礼,他们的长袍下摆还沾着泥点,显然是刚从乡下赶来。

“诸位父老,”吕毅的声音透过临时搭起的高台传开,他特意学了几句越南话,发音虽生涩,却足够清晰,“陛下有旨,交趾之地,此后同享大明律法。凡偷盗、抢劫者,按大明律处置;凡开垦荒地者,三年不纳粮;凡有子弟入学堂者,免除其父兄徭役……”

人群里响起一阵细碎的议论声,像风吹过稻田的沙沙声。一个戴竹笠的老者往前挪了两步,竹笠的边缘遮住了他大半张脸,只露出花白的胡须:“大人,我家有三亩水田,去年被兵丁抢了种子,今年能领新种子吗?”

吕毅看向身边的越南通事,通事刚把话译完,他便朗声答道:“能!明日起,各乡设粮仓,凡无种子、无耕牛者,凭户籍册领取,秋收后还一半即可。”

老者愣了愣,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高台磕了三个头,竹笠滚落在地,露出他额上深深的皱纹:“谢……谢大明皇帝!”

这一跪仿佛打破了无形的隔阂,越来越多的百姓上前询问,有的问赋税,有的问孩子上学的事,还有的捧来家里仅有的丝绸、香料,说是要“纳贡”。吕毅让吏员一一登记,又让人抬来两箱铜钱,凡有困难者,先发五十文应急,人群里的怯意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小心翼翼的欢喜。

沐晟站在远处的宫墙上,看着这一幕,忽然想起朱元璋在圣旨里加的那句话:“治蛮夷如治顽石,需先琢其棱角,再润以水土。”他转身对身后的沐昂道:“让都司的士兵去帮百姓春耕,记住,只许帮忙,不许拿百姓一针一线,违令者斩。”

沐昂领命而去,很快,升龙城周边的稻田里便出现了穿着明军铠甲的士兵。他们放下刀枪,拿起锄头,笨拙地学着越南农夫的样子插秧。一个年轻士兵没掌握好力度,秧苗插得太深,被身边的越南农妇用竹竿轻轻敲了敲手背,农妇脸上带着笑,嘴里说着生硬的汉话:“浅……浅些。”士兵红了脸,连忙拔出重插,引得周围人一阵哄笑,那笑声里没有了往日的敌意,只剩下寻常日子的暖意。

府学的设立却遇到了阻力。朱元璋派来的五名儒士里,为首的是翰林院编修方孝孺,此人学问精深,性子却极执拗,坚持要越南学子先学《三字经》,再读《论语》,连课本都必须用南京印制的版本,不许掺杂半个越南字。

“方先生,”吕毅在府学的讲堂里来回踱步,看着案上堆得高高的汉文课本,眉头紧锁,“越南学子大多不识汉字,不如先让他们学拼音,再慢慢教经书?”

方孝孺放下手中的狼毫笔,笔尖的墨汁滴在宣纸上,晕开一个小小的黑点:“吕大人此言差矣!孔孟之道,需从文字学起,若用拼音,岂不失了原典的韵味?”他指着墙上刚贴好的《千字文》,“老夫已让工匠刻了木版,每日印百张,分发给各乡,不出三年,必有成效。”

正说着,讲堂外传来一阵喧哗。一个越南老秀才带着十几个学子,捧着几本用喃字写的诗集,跪在门口不肯起来。老秀才的花白胡子在风里抖动,声音嘶哑:“大人,我越南也有学问,为何只许学汉文?”

方孝孺脸色一沉,刚要发作,被吕毅拦住。吕毅走到门口,扶起老秀才,看着那些泛黄的诗集,封面上的喃字弯弯曲曲,像一群跳舞的虫子。“老丈,”他的声音温和,“汉文要学,喃字也可保留。府学里设个‘译馆’,你带着学子们把喃字书籍译成汉文,朝廷给俸禄,如何?”

老秀才愣住了,随即老泪纵横,对着吕毅深深一揖:“大人……大人真是体恤我等!”

方孝孺虽有些不悦,却也知道吕毅的做法更稳妥,便不再坚持,只是加重了语气:“译书可以,但经书必须用汉文讲授,这是底线。”

水利的兴修则顺利得多。沐晟请来了云南的傣族工匠,他们擅长在山地间开凿沟渠,对红河的水文也颇有研究。工匠头领岩勐带着人沿着红河勘察了三日,画出的水渠图让越南百姓啧啧称奇——那些蜿蜒的线条避开了所有低洼地带,还在关键处设了水闸,既能防洪,又能灌溉。

“将军你看,”岩勐指着图上的一处弯道,“这里的河床每年都要抬高半尺,我等在此修个滚水坝,让泥沙沉积在坝前,既能清淤,又能蓄水,一举两得。”他手里的竹笔在图上点了点,“只是需征调民夫三千,耗时三个月,得请大人出告示,让百姓们自愿来。”

沐晟看着图上密密麻麻的水利设施,忽然想起朱元璋曾说“水利是农之本”,便点头道:“告示我来写,你只管带人干。凡来修渠的民夫,每日发两斤米,半斤肉,绝不亏待。”

告示贴出的第二天,竟来了五千多民夫,有越南人,也有留在当地的明军老兵。他们扛着锄头、推着独轮车,在红河岸边搭起了临时工棚,炊烟袅袅,与远处稻田里的插秧人相映成趣。岩勐光着脚在泥地里指挥,裤脚卷到膝盖,腿上沾着泥浆,却笑得一脸灿烂:“将军你看,百姓们心里亮堂着呢,谁真心为他们好,他们就跟谁干。”

府学开课那天,沐晟特意去了一趟。方孝孺正站在讲台上,教孩子们读《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声音稚嫩却响亮,混着窗外越南孩童唱的歌谣,竟有种奇异的和谐。一个穿粗布短褂的越南妇人趴在窗台上,看着里面念书的儿子,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脸上带着既骄傲又不安的神情。

“夫人,”沐晟走过去,声音放轻,“令郎很聪慧。”

妇人吓了一跳,连忙行礼,嘴里说着刚学会的汉话:“谢……谢将军。他爹……他爹去年死在战场上,我送他来念书,是想让他以后做个识文断字的人,不打仗。”

沐晟的心轻轻一颤,他想起那些在都城之战中死去的士兵,想起黎季犁自焚的皇宫,忽然明白,治理的真谛从来不是征服,而是让失去父亲的孩子能安心念书,让失去丈夫的妇人能看到希望。

三个月后,南京的第二批官员抵达升龙城。他们带来了朱元璋亲自批注的《大明律》译本,用喃字和汉文对照着刻印,分发给各州县;带来了新的稻种,据说是福建的高产稻,能比越南本地稻增产三成;还带来了一批工匠,要在升龙城修建文庙,供奉孔子,也供奉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亡魂——不管是明军还是越南士兵。

文庙奠基那天,吕毅和方孝孺一起铲下第一锹土。吕毅的官袍沾了泥,方孝孺的袖口被风掀起,露出里面磨破的衬里,两人相视一笑,之前的芥蒂早已烟消云散。越南的老秀才带着学子们送来亲手书写的“仁义礼智信”木牌,要挂在文庙的梁柱上;岩勐带着修渠的民夫,送来一块巨大的青石,说要刻上“红河安澜”四个大字,立在文庙前的广场上。

沐晟站在红河岸边,看着夕阳给升龙城镀上一层金红色。城墙的缺口已经补好,新砌的石料在阳光下泛着浅淡的光泽,与旧墙的青黑形成鲜明的对比,却并不突兀,像是岁月自然生长出的新肌理。远处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明军士兵和越南百姓一起收割,笑声顺着风飘过来,清晰而真切。

“将军,”吕毅走过来,手里拿着刚统计好的户籍册,“升龙、清化、义安三府,共登记百姓十二万七千户,开垦荒地三万余亩,府学入学的孩童已有两千余人。”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欣慰,“昨日有个越南土司,主动送来三箱象牙,说要献给陛下,还说愿意送儿子去南京求学。”

沐晟接过户籍册,指尖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忽然觉得,这些名字比任何战功都更有分量。他望向北方,南京的方向被红河的水汽笼罩,看不真切,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来自故土的力量——不是刀枪的锋利,而是文化的温润,是让不同土地上的人,都能安稳生活的智慧。

夜幕降临时,升龙城的街道上亮起了灯笼。明军的营房里,士兵们在教越南孩童写汉字;越南的酒肆里,方孝孺正和老秀才对饮,争论着“仁”字在喃语里该如何翻译;吕毅则在布政使司的灯下,批阅着各地送来的公文,案上的砚台里,磨的是越南产的墨,写的是大明的政令。

红河的水静静流淌,映着岸边的灯火,像一条缀满星辰的绸带。沐晟知道,治理之路还很长,或许会有摩擦,或许会有反复,但只要这红河的水继续流淌,只要这升龙城的灯火继续亮起,那些曾经的硝烟与仇恨,终会被岁月酿成新的故事——一个关于融合,关于共生,关于这片土地上所有人,都能共享太平的故事。

他转身走向营房,靴底踩过青石板,发出沉稳的声响。明天,他要去清化府看看新修的水渠,要去义安府的府学听听孩子们念书,还要和那里的越南长老聊聊,明年该种些什么新作物。这些事,比打仗琐碎,却比任何胜利都更让人心安。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英雄集结吕布重生天唐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我从替身成为皇帝骗了康熙玉柱1850美洲黄金大亨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