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围坐在榆木桌前,热热闹闹地吃了顿团圆饭。特别是两个小家伙,吃到香喷喷的猪油拌饭时,眼睛瞪得溜圆,活像两只见到鱼的小猫。
吸溜——小胖子扒完最后一口饭,满足地仰躺在藤椅上,小肚子圆滚滚的,要是天天都能吃这个就好了...
你倒是敢想。柳氏笑着戳他额头。
林兮瑶捏捏弟弟的胖脸蛋:“一个月后,姐姐让你吃到看见猪油就想吐。
这么好吃的饭,我肯定不会腻!小胖子信誓旦旦地拍胸脯,油乎乎的小手在衣襟上留下个巴掌印。
日头西斜时,林崇德准备启程回家。青山镇与落水县之间的马车都是早发午返,林兮瑶硬是塞给大伯五十文车钱——如今家里不差这点,何必让他徒步走那么远的山路。
临行前,林崇德带上了一个特别的物件:林兮瑶设计的琉璃皂包装盒图纸——这是要带给王家小舅的。
这盒子是分体式设计,下层可作沥水盘,盒盖上烫着林氏@琉璃皂的字样。那个古怪的符号让大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林兮瑶只说这是防伪标记,众人也就随她去了。
送走大伯后,小胖子立刻拉着哥哥开始。林兮瑶确认了井盖盖好、院门栓牢,便由着他们在院子里撒欢。自己则拉着柳氏进屋展示成品。
当看到那方琥珀般晶莹的皂块时,柳氏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她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对着光看了又看:这...这真是猪油做的?
见识过成品后,柳氏干劲十足。转眼间厨房就热火朝天起来——林兮瑶沦为了烧火丫头,而柳氏手法娴熟地处理着猪油:剔除筋膜、切块熬油,动作又快又准。不一会儿,浓郁的油香就飘满了院子。
这边猪油在锅里咕嘟冒泡,那边柳氏已经开始过滤碱液。两个原本在逗大花玩的小家伙,被香味勾着鼻子摸进厨房。林兮瑶给他们每人盛了碗撒糖的猪油渣,两个孩子立刻捧着碗蹲到大花旁边,你一颗我一颗,还不忘分给眼巴巴的斗鸡。
一下午的光景,在林兮瑶的口头指导、柳氏的巧手操作,以及两个小家伙的声中,竟做出了整整二十块皂坯。成品整齐地排在竹篾上,在夕阳下泛着蜜色的光。
柳氏擦了擦额头的汗,忽然想起什么:瑶儿,那个符号到底...
娘!碱液要凉了!林兮瑶赶紧岔开话题,心里暗笑——这千年后的电子符号,就当是她留给这个时代的小小密码吧。
家里有了女人就是不一样,林正德他们回家的时候,热水在锅里咕嘟冒着泡,晚饭的香气飘满院子,两个孩子像两只欢快的小雀儿在门口蹦跳着迎接。林正德高兴得像个毛头小子,一把将小胖子举过头顶,在院子里转起圈来。
飞喽——小胖子咯咯笑着,两条小短腿在空中乱蹬,吓得大花扑棱着翅膀躲到鸡窝里。等放下这个,林正德又将林盛泽扛上肩头,故意学着货郎的调子吆喝:卖虎头喽——惹得向来沉稳的虎头也红了脸,紧紧抓着叔叔的衣领。
柳南风踏进院门时,正撞见这鸡飞狗跳的热闹场面。他倚着门框笑看了一会儿,才被眼尖的小胖子发现:小舅!这一嗓子,又掀起新一轮的欢闹。
晚饭在这样欢快的气氛中进行。小胖子绘声绘色地描述着牛车见闻,虎头时不时补充细节,大人们笑着往两个孩子碗里夹菜。连向来少食的柳南风都多吃了半碗饭。
饭后,林兮瑶带着两个弟弟到书案前习字。她给每人发了一本《千字文》,一支毛笔和一张宣纸。林盛泽第一次摸到真正的毛笔,小手微微发抖。他记得她娘说过,这一张纸要五文钱,够买两个肉包子了。等林兮瑶讲解完握笔姿势,他屏息写下早已在地上练过无数遍的天地玄黄四个字。
墨迹在纸上洇开,笔画歪歪扭扭像爬行的蚯蚓。虎头咬着嘴唇,眼眶有些发红——他没想到自己在地上写得挺好的字,落到纸上会这么难看。
第一次写就能成这样,虎头真厉害!林兮瑶揉揉他的脑袋,姐姐当初写得还不如你呢。小家伙低头不语,心想:骗子,明明二姐第一次就写的很好。
但他还是抿着嘴,更加认真地写下第二笔。
另一边的小胖子完全是另一种画风。一张上好的宣纸,四个字就占了三分之二篇幅,那字迹张牙舞爪,活像被鸡爪子挠出来的。偏他还得意洋洋地举着邀功:姐姐!我写完啦!
林兮瑶眼角直抽,取出炭笔在纸上画出整齐的方格。每个字必须写在格子里,她指着密密麻麻的网格,超出线就重写。
小胖子一看那一百个小格子,立刻撅着嘴要耍赖。林兮瑶不慌不忙地问:今天的猪油拌饭好吃吗?
好吃!小家伙眼睛顿时亮了。
想天天吃吗?
想!想!想!小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
那今晚认真写完这张字帖的人,明天继续吃猪油拌饭。林兮瑶晃了晃手指,要是偷懒...就只能吃豆子饭喽。
小胖子立刻正襟危坐,连虎头都挺直了腰板。
窗外,柳南风看到这一幕,唇角不自觉地上扬。暖黄的灯光透过窗纸,将三个埋头写字的身影勾勒得格外温馨。小胖子这会儿正咬着笔杆冥思苦想,虎头则一丝不苟地描着字帖,而林兮瑶握着他们的小手一笔一划地教——这丫头,倒是把两个皮猴治得服服帖帖。
他也不再驻足,转身走向书房。柳南风执笔蘸墨,在另铺的宣纸上开始誊写,笔尖沙沙的声响与隔壁孩童的嬉笑混在一处,竟出奇地和谐。
偶尔抬头时,能听见林兮瑶清亮的嗓音传来:对,这一横要平...狗蛋!不许舔笔头!他摇头轻笑,墨汁在纸上洇开一朵小小的花。
夜风穿过庭院,带着初秋的凉意,却吹不散这一室的人间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