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熟悉的面孔虽已添了皱纹,鬓角也染上霜白,但秦淮茹绝不会认错——当年在乡下,易中海带着轧钢厂领导们来调研时,这人就在其中。
那晚的情景历历在目:易中海将她引荐给这位领导,昏暗的房间里人影绰绰,她记得清楚的有易中海、杨厂长,还有眼前这人。
后来例假迟迟不来,她慌忙联系易中海,这才匆匆嫁给了贾东旭,赶在显怀前成了城里媳妇。
本以为从此摆脱农村的苦日子,谁知刚出龙潭又入虎穴。
贾东旭稍不顺心就对她恶语相向,婆婆贾张氏更是变本加厉地刁难。
夜里还得战战兢兢赴易中海的约。
后来贾东旭工伤去世,她顶岗进厂,却要独自扛起全家重担。
要不是靠着在厂里左右逢源,又有易中海和傻柱帮衬,这日子早过不下去了!
秦淮茹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没错。
她千辛万苦来到城里,可不是为了继续吃苦的。
既然要过好日子,有些代价就必须付出——就像当年与易中海的纠葛,还有眼前这个男人的孽缘。
其实那时她就隐约察觉...
(第577节)
当年那个男人,日后的成就必定不会逊色于杨厂长。
如今看来,她果然没看走眼,
眼前这人的派头,确实比杨厂长高出不止一筹。
秦淮茹此刻满心懊悔,恨自己当初为何没能抓住机会,
彻底拿下这位贵人!
若当初得手,如今岂非呼风唤雨,要什么有什么?
忽然间,她又有了新发现——这位领导鬓角夹杂的白发,
竟也带着些自然卷曲。
越是细看,越觉得自家儿子棒梗的五官,
与他颇有几分相似。
当娘的对这种事最是敏感,
此刻秦淮茹心里已认定,棒梗九成九就是这位领导的骨血!
真是造化弄人,若是此生无缘再见也就罢了,
偏生老天爷又让我们重逢,这事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秦淮茹心中暗忖,眼神愈发锐利。
眼下这人显然是杨厂长的上级,
地位定然不低。
若将棒梗的身世私下告知,
母凭子贵,往后的日子岂非平步青云?再不必在四合院忍气吞声,在轧钢厂累死累活。
有了这层关系,
杨厂长必定会对她另眼相待,
届时在四合院里,还用怕他陈平安?
论靠山,她秦淮茹也有人撑腰了!
说不定还能在厂里换个清闲又钱多的差事。
越想越是得意,
秦淮茹险些笑出声来。
秦淮茹!发什么呆?
要偷懒回家偷去!这儿是车间!是光荣的劳动场所!容不得你浑水摸鱼!
车间主任郭大撇子的呵斥声骤然响起。
可笑!
当初你侬我侬,连亲密照片都被人拍下的两人,
自从秦淮茹当众甩锅,害得郭大撇子颜面扫地、威信全无后,
郭大撇子每次见到她,都恨不得生啖其肉。
更让他痛不欲生的是,
独子如今四肢残废,
命根子也没了,
郭家香火就此断绝。
在郭大撇子看来,这一切都是招惹了秦淮茹这个扫把星的报应!
秦淮茹却浑然不惧,
自觉已是人上人,
懒得与这等小角色计较。
手上虽开始干活,心里仍在盘算:
该如何不着痕迹地接近那位领导?
她甚至开始幻想:
或许这位领导多年来对她念念不忘,至今未娶?
又或者妻子早已离世?
若真如此,
只要证实棒梗是他的儿子,
不仅白送他个继承人,
还附赠个贤惠媳妇。
从四合院的小寡妇摇身变为领导夫人,
岂非指日可待?命运的齿轮,就此开始转动!
到那时,
她秦淮茹再也不是任人欺凌的乡下女人!
等她手握大权,
第一件事,
就要让陈家永世不得翻身!
嘿嘿……
……
杨厂长格外殷勤谦卑,
陪着那位领导巡视轧钢厂各处,
随后众人来到厂里专门招待贵宾的小食堂。
杨厂长把李副厂长拽到角落吩咐:
李副厂长,你去后厨叫傻柱,
让他先把招待宴的食材备好,
等我们休息完就让他掌勺,今天必须拿出看家本事!否则别怪我不讲情面。”
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您专心陪领导就好。”
李副厂长嘴上应承,
心里早骂开了:
好你个杨厂长!
防贼似的防着我,连跟领导搭话的机会都不给,
现在又把我支开!
他一直不服杨厂长坐正厂长位置,
可这个字就像焊死在头上。
虽说自己也有靠山,
但眼下确实比不上杨厂长的关系网,
只能继续隐忍,等待时机!
李副厂长暗中调查过,
杨厂长与那位领导的交集,
最可能是当年易中海牵线,
带他们去乡下结识了个姑娘。
但具体发生过什么,
那姑娘又是谁,
第578节
他就查不出来了。
在李副厂长眼里,
杨厂长能力根本不及他,
迟早要取而代之!只是时间问题!
他和四合院的刘海中简直一个德行,
都自视甚高,
总觉明珠蒙尘,
当个副厂长实在委屈,
而杨厂长算什么?
不过是靠山硬些罢了!
虽然处心积虑想扳倒杨厂长,
但对方也防得滴水不漏,
让他始终无从下手,
只能暗自憋气。
就像这次让他去盯傻柱做菜,
他也不敢耍花样,
老老实实盯着傻柱做完每道菜,
亲自带人端上桌。
傻柱的谭家菜确实有两下子,
佳肴香气在小食堂弥漫,
再配上打开的茅台酒,
气氛立刻热烈起来。
这年头的茅台还没搞出什么冰淇淋、咖啡的噱头,
但醇厚滋味丝毫不减。
来,这杯敬大家对轧钢厂工作的支持,
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嘛,
我先干为敬!
愿我们同心协力,
迎难而上,
披荆斩棘,
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领导率先举杯,
简短致辞后仰头饮尽,
“好!”
“讲得精彩!”
“字字铿锵!”
“当满饮此杯!”
众人齐声喝彩,席间气氛愈发热烈,纷纷效仿领导,
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随后啪地将酒杯倒扣——
杯底朝天,以示诚意,
酒桌规矩,豪饮方显情谊真。
无论何时何地,
能在酒桌上游刃有余的,
能千杯不倒的,
若再有些真本事,多半前程似锦。
另有一种人,即便酒量浅薄,但态度诚恳,不耍滑头,也算独到能耐。
比如轧钢厂出了名的许大茂,
这厮每逢酒局必醉,
酒量差得离谱,
可他从不推诿躲闪,
让喝便喝,说干杯绝不剩半滴,
更不玩养鱼把戏,
只管仰头痛饮,横竖都是烂醉收场。
偏偏领导就欣赏他这般做派,每逢招待总少不了他,
那张巧嘴配上喝酒的架势,最是能烘托气氛。
“领导,您身旁这位同志面生,不知是何方高人?该给大伙引见引见吧?”
杨厂长边斟酒边笑着引出话题。
坐在领导左侧的,
是个面容肃穆、
两颊凹陷的中年男子,
在座诸人暗自打量,皆觉此人来历不凡,
非权即贵定是无疑。
“好你个老杨,将我军是吧?
那我自罚一杯!”
领导笑着饮尽,拍着那人肩膀道:
“这是我家胞弟,刚从地方调回四九城,
过几日组织上安排他去各厂考察,
选定单位任职。
往后都是自己人,诸位可要多关照。”
“原来如此!方才一见便觉气度非凡,幸会幸会!”
“瞧年纪您应是兄长,小弟先敬三杯,
向您支援地方建设致敬!您随意!”
“同饮!干了!”
那中年人似乎不惯这般应酬场面,
对众人的奉承更显不适,
但碍于兄长颜面,
只得勉强举杯应付几轮。
推杯换盏间,
酒酣耳热之际,
领导觉着有些晕眩,
借口如厕离席醒酒。
杨厂长起身欲陪同,
却被摆手谢绝——
躲酒岂能带跟班?
最终领导独自离席。
余下众人继续招待那位弟弟。
此刻的秦淮茹,
虽无详尽盘算,
却已有了大致谋划。
秦淮茹猫在小食堂外头,
蹲点守人。
法子虽笨,
胜在管用。
她盘算着寻个机会,
单独跟那位领导把话挑明。
可左等右等,
腿都站木了,
愣是没见着人影。
秦淮茹犯了倔,
今儿就杠上了!
正觉着小腿要抽筋,
忽地柳暗花明——
那领导独自从食堂晃出来,
四下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