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辞的救治营在忘川河上游的坡上,搭着十几顶青布帐篷,药香混着清心草的味道,比河边的腐味好闻多了。帐篷里,沈清辞正坐在小炉边熬药,药罐里的魂息草咕嘟冒泡,热气腾腾的,把她的脸熏得微红。她时不时用小勺子搅一下,眼神专注,连外面传来脚步声都没察觉。
“沈姑娘,萧大人来了!” 帐篷外的小魂卫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点雀跃。
沈清辞赶紧放下勺子,掀开帐篷帘 —— 果然看见萧靖渊站在外面,穿着一身黑色的官服,上面沾着河底的黑泥,头发也乱了,脸上还有道浅浅的划痕,像是被河底的碎石划的。他手里拿着个布包,背挺得笔直,却难掩疲惫。
“刚搜完河底?” 沈清辞笑着让他进来,“快坐,我刚熬好魂息汤,你喝点暖暖身子。”
萧靖渊走进帐篷,一股暖意裹住他,比怀里的暖手炉还舒服。他把布包递过去:“给你带了点东西,医署最好的魂息丹,还有……” 他顿了顿,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阳间的桂花糕,驿卒刚捎来的,你小时候爱吃。”
沈清辞接过布包,打开一看 —— 瓷瓶上贴着 “医署专供” 的标签,桂花糕用油纸包着,还带着点热乎气,糖霜没化,亮晶晶的。她心里一暖,萧靖渊总是这样,嘴上不说,却记得她所有的喜好。
“你怎么知道我缺魂息丹?” 沈清辞把桂花糕放在桌上,给她盛了碗魂息汤,“前几天来了几个被混沌气伤了的魂灵,确实用得快,我正想让人去医署领呢。”
“崔判官说的,” 萧靖渊接过汤碗,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往下走,驱散了不少寒气,“他说你这里忙,没来得及去。”
沈清辞没戳破他 —— 崔判官昨天还跟她说,萧靖渊特意去医署要了最好的魂息丹,跟医署令吵了一架才拿到,还让阳间的驿卒加急捎了桂花糕,说 “清辞爱吃热的,别凉了”。她把瓷瓶收好,从里屋拿出个布包,里面是刚缝补好的官服:“你上次搜河底,衣服被混沌气蚀了个洞,我给你补好了,试试合不合身。”
萧靖渊接过官服,布料柔软,缝补的地方很整齐,看不出来是补过的。他想起上次在河边,沈清辞给他的暖手炉,炉底刻着 “守心”,心里突然有点痒。
“对了,” 沈清辞从官服口袋里掏出个暖手炉,比上次那个小一点,更方便揣在怀里,“这个你拿着,搜河底的时候揣在怀里,手就不凉了。里面我放了张纸,是以前老门主教我的阴阳调和草图,上面标了混沌气的弱点,说不定…… 说不定对找源头有用。”
萧靖渊接过暖手炉,冰凉的铜面贴着掌心,慢慢暖起来。他打开炉盖,里面果然有张纸,画着复杂的纹路,标注着 “阴阳交汇点”“混沌气转化节点”,是用墨笔写的,字迹娟秀。他想起苏墨,苏墨肯定能看懂这图,要是他们能一起用这图找混沌气源头,说不定就不用封界,不用反目了。
“我……” 他刚想说什么,就看见远处的魂卫跑过来,脸色慌张,连盔甲都歪了:“萧大人!不好了!阳间墨家旧地的混沌气暴涨,苏墨先生他们还没出来!张队正说,里面的百姓太多,半个时辰根本出不来!”
萧靖渊脸色一变,把暖手炉揣进怀里,转身就往河边跑。沈清辞赶紧跟上去,刚跑两步就被河风里的混沌气扫中,咳了起来,嘴角沾了点血,染红了手帕。
“你别过来!” 萧靖渊回头喊,看见她的样子,心突然揪紧。他知道沈清辞的魂核本来就弱,经不起混沌气的折腾。他没再犹豫,冲过去抱起她,往救治营跑,封界令的事被抛到了脑后。
“放我下来,” 沈清辞靠在他怀里,轻轻拍了拍他的背,“我没事,就是有点呛着了。你快去墨家旧地,苏墨他们还在里面呢,别因为我耽误了。”
“不耽误,” 萧靖渊的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我先送你回去,再去墨家旧地。要是…… 要是封界令晚了,大不了我受罚,总不能让你出事。”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怕没人管我的‘秩序’太凉。”
沈清辞笑了笑,手指碰了碰他怀里的暖手炉,感受着里面的温度:“我不会死的,还等着…… 等着看你怎么把秩序和人都护住呢。” 她想起那张阴阳调和草图,说不定,这图能让萧靖渊和苏墨不再反目,能让他们一起护住阴阳两界的人。
萧靖渊把她抱进帐篷,给她盖好被子,又倒了杯温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去就回。” 他掏出魂丝弩,又摸了摸怀里的暖手炉,转身往外跑。
帐篷外的魂灯晃着,沈清辞看着他的背影,心里默念:靖渊,苏墨,你们一定要好好的,一定要护住那些人,护住阴阳两界的安稳。她拿起桌上的桂花糕,咬了一口,甜得发暖,像萧靖渊的心意,也像苏墨护人的决心。
远处的墨家旧地,苏墨正带着百姓往外冲,清心珠的光越来越暗,地面的黑纹追着他们的脚步。他不知道萧靖渊会不会来,也不知道封界令会不会晚下,只知道得赶紧把人带出去,像祖父刻在机关臂上的那样,像李伯攥着补鞋锥护人那样,护住该护的人,守住该守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