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料峭,城楼上的风卷起沈清辞的衣袖,她望着靖王车队扬起的尘土渐渐消散在天际,唇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小姐,回府吗?青黛轻声问道。
沈清辞正要答话,忽见一骑绝尘而来,马上的侍卫利落翻身下跪:沈小姐,王爷有请。
摄政王府的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初冬的寒意。夜君离负手立于窗前,听见脚步声也未回头,只淡淡道:你这一手,连我都未曾料到。
沈清辞解下披风交给侍从,从容走到案前:王爷觉得不妥?
恰恰相反。夜君离转身,深邃的眸光落在她身上,将靖王调往北疆,既全了陛下父子之情,又断了他插手漕运的根基。这一招,甚妙。
他走到书案前,取出一枚玄铁令牌推至沈清辞面前:这是暗卫的调令。从今日起,京中暗卫任你差遣。
沈清辞微微一怔。暗卫是夜君离一手培养的心腹,向来只听从他一人的命令。这枚令牌代表的,不仅是权力,更是毫无保留的信任。
王爷就这般信我?
夜君离眸色深沉:疑人不用。
简短的四个字,却重若千钧。沈清辞指尖轻触冰冷的令牌,前世今生,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给予她如此毫无保留的信任。
既然如此,清辞必不负王爷所托。
三日后,漕运督察司衙署。
沈清辞正在批阅公文,忽听门外传来一阵喧哗。青黛匆匆进来禀报:小姐,靖王妃带着几位夫人前来,说要查漕运账目。
沈清辞眉梢微挑:来得倒快。
她整理衣袖,从容走出值房。只见靖王妃一身华服,带着几位宗室命妇站在院中,神色倨傲。
沈督察使,靖王妃冷声道,听闻督察司近日查抄了不少账册,本妃奉命协理宗室事务,特来查验。
沈清辞不卑不亢地行礼:王妃见谅,漕运账目涉及朝廷机密,不便对外展示。
放肆!一位郡夫人厉声喝道,王妃乃是奉太后懿旨协理宗室,你一个小小的督察使也敢阻拦?
沈清辞眸光一转,看向那位郡夫人:既然提及太后,下官更要谨慎行事。若因账目泄露贻误漕运,这个责任,夫人可担得起?
郡夫人一时语塞,脸色涨得通红。
靖王妃冷笑一声:好个牙尖嘴利的沈督察使。不过今日这账目,本妃非看不可!
说罢,她身后的侍卫就要强行闯入。
且慢。
清冷的声音自门外传来,夜君离缓步走入,身后跟着一队禁军。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靖王妃脸上:
王妃这是要抗旨?
靖王妃面色微变:摄政王何出此言?
陛下有旨,漕运督察司一应事务,非经特许,任何人不得干涉。夜君离取出一道明黄圣旨,王妃是要违抗圣意?
一时间,院中鸦雀无声。靖王妃咬牙盯着圣旨,终究还是跪下行礼:臣妾不敢。
夜君离不再看她,转向沈清辞:沈督察使,继续办公。
待众人散去,沈清辞与夜君离并肩走入值房。
多谢王爷解围。
夜君离摇头:即便我不来,你也有办法应对。
沈清辞微微一笑,从案几暗格中取出一本账册:王爷请看。
夜君离翻开账册,眸中闪过一丝诧异:这是...
靖王府这些年来贪墨漕银的明细。沈清辞轻声道,方才若是靖王妃强行闯入,我就会不得已将此账册交出。
夜君离眼中掠过赞许:你早就料到她会来?
不止。沈清辞走到窗前,望着院中落叶,我还在等更大的鱼上钩。
当夜,摄政王府设宴。
沈清辞应邀前往,才发现宴席只有他们二人。水榭中红泥小火炉煨着酒,夜君离亲自执壶斟酒。
尝尝,这是江南新酿的梅花酒。
沈清辞浅尝一口,酒香清冽,带着淡淡的梅香。她抬眸看向夜君离:王爷今日似乎格外闲适。
忙里偷闲。夜君离望向池中残荷,记得你小时候最怕冷,每到冬日就躲在屋里不肯出门。
沈清辞执杯的手微微一顿。她重生以来,从未与人提及过幼时习性。
夜君离似乎看出她的疑惑,淡淡道:镇国公与先父是故交,你满月时,我还抱过你。
沈清辞恍然。前世她与夜君离交集不多,竟不知还有这层渊源。
王爷记得倒是清楚。
镇国公府的事,我都记得。夜君离语气平静,话中却别有深意。
酒过三巡,夜君离忽然道:三日后太后设宴,你要小心。
沈清辞眸光一闪:太后要替靖王府出头?
不止。夜君离指尖轻叩桌面,听闻永嘉郡主也要回京了。
永嘉郡主,太后的亲侄女,前世一直痴恋夜君离。沈清辞心中明了,这场宴席,怕是冲着她来的。
王爷放心,清辞知道该如何应对。
三日后,慈宁宫。
沈清辞一袭淡青宫装,简约而不失庄重。她到时,殿内已经坐满了命妇女眷,靖王妃与一位明艳少女坐在太后下首,想必就是永嘉郡主。
臣女沈清辞,参见太后。
太后慢条斯理地拨着茶盏,半晌才道:平身吧。沈小姐如今是朝堂新贵,哀家可当不起你这大礼。
话中带刺,沈清辞却恍若未闻:太后说笑了,礼不可废。
永嘉郡主上下打量她,忽然笑道:早就听闻沈小姐才貌双全,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知沈小姐平日都读些什么书?
沈清辞从容应答:不过闲时翻些杂书,比不得郡主师从大儒。
永嘉郡主挑眉,那想必沈小姐对《女诫》《内训》这些书烂熟于心了?不知女子无才便是德一句,作何解?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沈清辞。这话明显是在讽刺她插手朝政,不守妇道。
沈清辞浅浅一笑:郡主可知这句话的出处?
永嘉郡主一愣:自然是圣人之言。
非也。沈清辞从容道,此话出自前朝张岱的《公祭夫人文》,原文是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说的是女子不必炫耀才学,而非不能有才学。太后母仪天下,辅佐朝政,正是女子才德兼备的典范。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反驳了永嘉郡主,又捧高了太后。太后面色稍霁,靖王妃却冷笑道:
巧言令色!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整日抛头露面,与男子同朝为官,成何体统!
沈清辞正要回话,忽听殿外传来通报:
摄政王到——
夜君离一身墨色蟒袍步入殿中,先向太后行礼,而后自然地走到沈清辞身侧:
方才听闻有人在议论朝臣任用之事?
他目光扫过靖王妃,冷冽如刀:沈督察使是陛下亲封的朝臣,王妃这是在质疑圣意?
靖王妃脸色煞白,连忙起身:不敢...
夜君离却不理会,转向太后:臣今日来,是有一事要禀报太后。北疆军情紧急,陛下命臣三日后前往督军。
太后皱眉:这般匆忙?
军情如火。夜君离语气平淡,却突然话锋一转,臣离京期间,朝中事务还需沈督察使多多费心。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摄政王离京,竟将朝政托付给一个女子?
永嘉郡主忍不住开口:表哥,这恐怕不合规矩...
规矩?夜君离淡淡看她一眼,能者居之,就是规矩。
他转身看向沈清辞,目光深邃:沈小姐可愿意担此重任?
沈清辞在众人各异的目光中微微欠身:臣,定不负王爷所托。
离开慈宁宫时,已是暮色四合。夜君离与沈清辞并肩走在宫道上,身后跟着的宫人识趣地保持距离。
王爷何必在太后面前说那些话?沈清辞轻声道,这般树敌,并非明智之举。
夜君离脚步微顿:你以为我不说,他们就会放过你?
沈清辞默然。确实,从她踏入朝堂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与这些人为敌。
三日后我离京,京中暗卫都会听你调遣。夜君离递给她一枚虎符,若有急事,可调动禁军。
沈清辞接过虎符,指尖触及他温热的掌心,心头微动。这般信任,前世今生,她只在一个人身上感受过。
王爷放心,京中不会有变。
夜君离深深看她一眼:我信的过你。
宫门在望,夜君离忽然道:永嘉郡主那边,你不必理会。
沈清辞挑眉:王爷以为我在意?
不在意最好。夜君离唇角微扬,我也不会给她在意的机会。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沈清辞握紧手中的虎符。这一世,她不再是孤军奋战。
回到府中,青黛迎上来:小姐,江南来信,说是靖王在北疆并不安分,暗中与几个部落首领往来密切。
沈清辞展开信笺,眸光渐冷。萧煜果然贼心不死。
备笔墨。
她要让萧煜知道,即便远在北疆,他也逃不出她的掌控。而京中这场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