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两旁是些三四层高的自建房,一楼大多开着杂货铺、理发店、小吃店等小本生意,楼上则是住户。
偶尔有几家店铺开着门,店主懒洋洋地坐在门口,见到一大群干部模样的人经过,才稍稍打起精神。
王成功仔细观察着镇容镇貌。
街道还算干净,但明显缺乏规划,房屋高低错落,外观新旧不一。
几根电线杆歪斜地立着,电线像蜘蛛网般杂乱无章。
镇区看不到什么像样的工厂企业,只有几个家庭作坊,主要做鞭炮加工,从敞开的门里能看到妇女们正在手工制作鞭炮。
我们镇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比较薄弱。
新川镇党委书记在一旁介绍,这几个鞭炮作坊是镇里主要的非农产业,解决了部分留守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何勇书记边走边看,不时点头,但眉头微皱。
王成功知道,书记这是在思考更深层次的发展问题。
这样的乡镇面貌,在全国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中颇具代表性:缺乏产业支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的多是老人儿童,经济发展活力不足。
王成功回忆起前世在乡镇工作的经历,深知这种发展困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需要因地制宜,久久为功。
一行人沿着街道走了约十五分钟,准备返回镇政府乘车离开。
就在他们穿过马路时,惊险的一幕发生了。
马路对面,一个约莫三岁的小男孩突然挣脱了奶奶拉着的手,笑着朝马路这边跑来。
孩子奶奶惊慌失措地大喊,但孩子充耳不闻,依旧蹦蹦跳跳地往前跑。
而此时,一辆载重卡车正从远处疾驰而来。
司机显然看到了这个突发情况,拼命按喇叭示警,哔哔哔哔的喇叭声响彻了了周边!
但由于距离太近,车速过快,卡车根本来不及刹车。
危险!快停下!
何勇书记第一个发现险情,大声喊道。孩子别跑!
彭德书记和其他领导也纷纷惊呼。
马路对面的奶奶已经完全吓傻了,瘫坐在地上,脸色惨白,连呼喊的力气都没有了。
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眼看着卡车距离孩子越来越近,大家都感到一阵绝望,一条鲜活的小生命就要在众人眼前消逝。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成功没有丝毫犹豫,一个箭步冲了出去。
这一刻,他仿佛回到了前世在乡镇工作时处理突发事件的那种本能反应。
成功,危险!张晓文科长惊呼道,想要拉住他,但已经来不及了。
王成功像离弦之箭般冲向马路中央。
在卡车即将撞上孩子的一刹那,他纵身一跃,将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孩子的重要部位。
的一声闷响,王成功的腿部被卡车撞到,整个人被巨大的冲击力抛向对面车道。
在落地的一瞬间,他下意识地将孩子护在胸前,自己的头部却重重地撞在了路面上。
一阵剧痛从头部传来,王成功只觉得天旋地转,在失去意识的前一刻,他唯一确认的是怀中的孩子还在,似乎没有受到直接撞击。
快!快叫救护车!何勇书记第一个反应过来,大声指挥道。
现场顿时乱作一团。
领导们纷纷跑向事故地点,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也闻讯赶来。
孩子怎么样?
成功同志!成功同志!
快,先把他们移到安全地带!何勇书记蹲下身,小心地检查王成功和孩子的状况。
孩子因为惊吓哇哇大哭,但看起来没有明显外伤。
王成功则已经昏迷不醒,额头有血迹渗出,左腿不自然地弯曲着。
不要随意移动他们!等医护人员来处理!
何勇书记保持冷静,指挥现场,彭书记,立即联系县医院,让他们派最好的医生过来!
彭德连忙掏出手机:我马上安排,我直接给县医院院长打电话!
张晓文科长焦急地守在王成功身边,不断呼唤他的名字。
其他领导也围在一旁,个个面色凝重。
孩子的奶奶跌跌撞撞地跑过来,看到孙子安然无恙,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昏迷的王成功连连磕头:恩人啊!谢谢你,谢谢你救了我孙子!
何勇书记扶起老人:老人家别急,孩子没事,成功同志也不会有事的。
不到3分钟,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率先赶到现场。
简单的检查后,医生面色凝重:头部受到撞击,需要立即送县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腿部可能有骨折,移动时要特别小心。
又过了一会,县医院的救护车也赶到了。
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王成功抬上担架,孩子也被抱上救护车做全面检查。
我陪成功去医院。张晓文对何勇书记说。
不,我也去。何勇书记斩钉截铁地说,大家跟我一起去医院。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市委书记亲自陪同受伤下属去医院,这在全国都属罕见。
救护车一路鸣笛向县医院疾驰。
车上,何勇书记一直守在王成功身边,密切关注着他的生命体征。
医生,情况怎么样?何勇书记焦虑地问。
随车医生一边做着急救措施,一边回答:血压、心率基本稳定,但头部撞击比较严重,需要做ct检查。腿部初步判断是骨折。
何勇书记点点头,掏出手机拨通了分管卫健的赵鸣副市长的电话:
赵市长,我在桃花县调研时发生意外,王成功同志为救小孩受伤,现在正送往县医院。你立即联系市里最好的脑外科专家待命,同时联系省里最好的脑外科专家实时待命,必要时请他们来会诊。
电话那头的赵鸣副市长连声应下。
到达县医院时,院长亲自带队在门口迎接。王成功被直接推进急诊室,何勇书记和彭德书记守在门外。
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治好成功同志!何勇书记严肃地对院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