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陈大海又走了好一会才到牛棚,这地方已经废弃了,牛棚也没有用来养牛,这会里面堆满了紫油梨。
沈袅见过一次紫油梨,是凑热闹跟一个巨富朋友去拍卖会,当时朋友要拍的就是一套紫油梨家具,说是家里长辈特别喜欢,叮嘱她一定要拍回家。
原本沈袅只知道黄花梨贵,却不知道黄花梨也分很多品种,还分地区。
崖城和琼城的紫油梨,则是黄花梨中最贵的品种。
沈袅家里虽然也有钱,但还没到巨富的规格,只能说小富。对于这方面的了解不深,那时还想着一套家具能有多贵。
然而当那套黄花梨家具喊到令她难以相信的价格时,人都傻了。
最后由她朋友拍下,随朋友去后面检查那套家具时,沈袅特意仔细观察了紫油梨的特点,回去之后也特别在网上搜索了一番,因此她现在对黄花梨还是比较了解的。
此时破烂的牛棚里堆满了她想要的紫油梨,那一段段木料在沈袅眼里自动一个亿两个亿……十个亿。
原主外祖那边在国外是留了许多资产,但那些资产还得好久才能过去,具体到底有什么她也不清楚。
哪像现在,自己跟老鼠藏大米一样爽呢。
陈大海一直盯着她看,见她走进牛棚检查木料,他都有点后悔为什么要把木料放牛棚里,仿佛亵渎了这位跟金玉一样金贵的同志一般。
想到自己到现在还没能跟她说上两句话,也不知道她的名字,陈大海鼓足了勇气找话题攀谈。
“同志,这,这些,紫,紫油梨是你想要的,年,年份,够不,够?”
虽然陈大海说话结巴,但沈袅还是听懂了,她点点头,笑着道谢:“年份挺好的,谢谢你啊,陈大海同志。”
她一笑陈大海感觉灰扑扑的牛棚好像都亮了不少,因此脸更红了,吭哧吭哧话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最后不好意思摸摸后脑勺,闷声闷气来一句。
“不,不客气,你,你要送,送去哪?我,我来帮你。”
沈袅满心在紫油梨上,也没太注意到他,闻言忙回答不用。
“先放在这,我朋友回来搬的,得送到码头再运出去。这些是买木料的钱,你数数。”
她掏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信封,里面是一叠大团结。
其实这点钱还真不算多,毕竟这年代的黄花梨价格还没炒起来,陈师傅说紫油梨稍微贵一点,主要是难找一些,但她买得多,价格按普通硬木来算,十吨加起来也就七百多块钱而已。
但再过几十年,这十吨能换成十亿,就算沈袅不缺钱,这花小钱赚大钱的感觉还是让她感觉兴奋。
她打算自己这些年可以借那个爱木料的长辈名义,隔个两三年就收一批,到时候她光靠卖紫油梨,就赚翻了。
沈袅兴奋的时候脸上笑容也愈发灿烂,她长相本来就艳丽,笑容灿烂的时候更是耀眼得连外面的大太阳都比不上。
陈大海钱都数不清楚,眼神直勾勾看着沈袅。
好在沈袅很快反应过来,收了笑容。这小伙子眼里的痴迷她能感受到,自己这张脸确实能惹得年轻小伙子心猿意马。
她板着脸开始赶人,“陈大海同志你要没什么事就先走吧,这些木料我男人等会带人过来搬走。”
必要时刻搬出吴清川,还是很好使的。
果然陈大海先是震惊她结婚了,随后沮丧的低下头,垂头耷脑的走了。
沈袅等他一走,确认没人注意到这边,她手摸上木料,心里默念,原本堆满了牛棚的木料一瞬间消失不见,全都进了空间。
而沈袅也快速骑上车离开这里,她还有别的事要做呢。
当她走后不久,陈大海又匆匆拿了些晒干的海货过来。
虽然听沈袅说她结婚了很失望,但这次钱挣得轻松,陈大海回家收拾了些海货准备拿给沈袅。
结果他刚过来,看见空空如也的牛棚傻眼。
那么多木料,居然一小会功夫就搬走了。
……
而沈袅离开陈家村,到无人的地方把自行车收进空间,就直接到车站坐车去镇上。
上回县图书馆那位同志说,因为上面的政策,有不少书都搬去废品站了。
这倒给她提了个醒,正常年代文里的废品站,一般都藏有不少宝贝。
上回要不是着急给吴清川送消息,她指定得上废品站转转,淘个宝先。
这回到镇上,沈袅明显感觉氛围有点不太对,路上行人匆匆,也有几个红袖章雄赳赳气昂昂的穿梭在马路上。
但状况比京市还是要轻松太多,至少没有大规模游行的队伍。
不过也是,崖城这地方出了名的穷,地处边疆,远离政治经济中心,是一个非常闭塞落后之地。
哪像京市海市那些地方有什么资本家、大地主之类的。
当地人在几十年前,日子过得苦到不能再苦。因为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疟疾、霍乱。登革热等热带疾病还高发,能活下来的人都算命硬。
再加上台风频发农业脆弱,饥荒都是常有的事。
更不用说更早以前海盗匪患猖獗,斗地主那会崖城当地的地主早就被收拾干净了。
崖城这经济又不行,工厂都没几个,哪有那么多功夫像大城市那些工人一样,吃饱了没事干去游行啊。
甚至另一个红袖章主力军学生,在这也闹不起来,为啥,没几所学校,也没多少学生。
何况崖城当地居民主要分两个民族,论起来都是一家人。
所以沈袅稍微看了看就知道这些红袖章成不了气候,她放下心,找到县城唯一一家废品站。
沈袅站在外面望着堆积着各式各样废弃物品的废品收购站,这里环境不好,远处看都脏兮兮的,走近更是满地污水烂泥,苍蝇萦绕,难闻的气味充斥鼻尖。
“这位同志,你来这儿干啥?”
看门的老头从旧报纸堆里抬起头,打量着沈袅的穿着还有样子,娇滴滴的,手里也没拿东西。
既然来了总得有点收获,她忍着恶心回。
“哦,我想买点书当柴火烧,县图书馆不是弄了不少书到废品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