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计划如同最精密的手术刀,开始剥离覆盖在周慕深身上的层层伪装。随着对周慕深在沈清澜出事前后行踪的深度回溯,一个被时光尘封、却又与那场构陷息息相关的关键环节,终于暴露在冰冷的分析数据之下——当年导致沈清澜医疗事故定罪的、那份被篡改的核心检验数据的泄露源头。
“暗影”的调查员,利用远超常规权限的技术手段,结合从苏家那个被收买的检验员口中撬出的更多细节,对当时医院内部数据库的访问日志,进行了近乎蛮横的逆向工程和交叉碰撞。
海量的日志数据如同浑浊的江水,而在“暗影”强大的算力和执着的意志下,一枚隐藏在无数正常访问记录中的、带有特殊标记的“幽灵”访问痕迹,终于被剥离出来。
痕迹显示,在沈清澜为苏蔓进行手术的前两天,一个经过高度伪装、跳转了多个海外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以某种极其高超的、利用了医院内部某个系统维护后门的技术手段,短暂地、精准地访问并下载了苏蔓完整的、包括那份后来被篡改的关键指标在内的原始检验报告。
这次访问持续时间不足三秒,没有留下任何修改记录,仅仅是“读取”。在当时看来,这完全可以被归咎于系统漏洞或外部扫描,未曾引起任何警觉。
然而,正是这次“读取”,为后续的精准篡改,提供了最原始的、真实的蓝本。那个被收买的检验员,正是在拿到了这份原始数据后,才能如此天衣无缝地伪造出那份将责任引向沈清澜的假报告。
追踪这个幽灵Ip的最终源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方显然是此道高手,抹去了一切可追溯的痕迹。但是,“暗影”在无数次失败后,转换了思路,不再执着于Ip本身,而是开始分析这次访问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动机、时机与知情权。
谁能如此精准地预知苏蔓会选择沈清澜手术?(周慕深与苏蔓关系密切,完全可能知晓甚至引导。)
谁有能力策划如此专业的黑客行动?(周家旗下拥有顶尖的网络安全公司,资源唾手可得。)
谁能在事发后,完美地置身事外,甚至以“协助调查”的名义,近距离观察事态发展?(周慕深全程参与,提供了许多“关键”信息。)
当所有的间接证据,如同磁石般指向同一个方向时,那个最可怕的结论,便呼之欲出。
更令人齿冷的是,“暗影”在深挖周慕深那段时间的通讯记录时(通过非正常渠道恢复的碎片),发现了一条被他反复删除、却又因云备份漏洞而残留的、发送给某个未知加密号码的简短信息,时间点就在那场“幽灵访问”发生后的几小时内。
信息内容只有两个字:
“到手。”
这两个字,像两把烧红的匕首,狠狠刺入了陆寒霆的心脏。
“到手”……
是什么“到手”?
是那份原始的检验数据“到手”了?还是……构陷沈清澜的计划,成功迈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
陆寒霆坐在黑暗中,指尖冰凉。他甚至能想象出,周慕深发出这条信息时,那张总是带着玩世不恭笑意的脸上,可能掠过的、一丝计划得逞的冰冷。
原来,那么早……那么早的时候,他视为兄弟的人,就已经在背后,对着他此生最爱的人,举起了淬毒的刀。
数据泄露的真相,远比单纯的构陷更加阴毒。这证明,周慕深并非在事后才顺势利用那场医疗事故,而是从一开始,就主动策划并参与了整个构陷的链条。他利用苏蔓的嫉妒和愚蠢,利用家族的资源和技术,精心编织了这张将沈清澜推向深渊的罗网。
为什么?
是因为那未曾言明的、扭曲的爱恋?是因为沈清澜的存在,阻碍了他周慕深某些不为人知的野心?还是两者皆有?
陆寒霆不知道,也不在乎了。
当数据泄露的真相与之前发现的、与苏家的秘密交易线索拼接在一起时,周慕深身上的嫌疑,已经从“可能”上升到了“几乎确定”。
他不仅是隐藏的敌人,更可能是……一切悲剧的始作俑者。
那个雨夜,那场“意外”,是否也是这漫长阴谋中,早已写好的最终章节?
陆寒霆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幕。山风呼啸,却吹不散他心中那凝结成实质的杀意。
慕深,我的好兄弟。
你不仅骗了我,毁了她。
你更是从最初,就玷污了我们之间所有的情谊。
他拿起卫星电话,接通了“清道夫”的频道,声音平静得可怕,仿佛在讨论天气:
“目标锁定优先级变更。”
“周慕深,列为最高危险等级。”
“准备……接触预案。”
这一次,不再是调查,不再是监控。
而是……狩猎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