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暮色是块浸了水的软绸,从天边慢慢铺下来时,把地铁站口的喧嚣都晕成了模糊的影。两人踩着自己的影子往回走,青石板路被夕阳晒得暖,鞋跟敲在上面,发出轻缓的“笃笃”声,像在和晚风应和,又似是给这趟略显狼狈的宣传路,敲着温柔的收尾节拍。阿哲把传单紧紧抱在怀里,胳膊肘弯成个护佑的弧度,生怕风再像白天那样莽撞——彼时一阵狂风卷过,传单像受惊的白蝶四散纷飞,他追着跑了半条街,指尖只抓住几片被尘土染脏的边角,此刻回想起来,心还像被风吹得发慌,生怕这些承载着“诗歌安慰站”初心的宣州纸再遭劫难。他走几步就低头看一眼,纸页间夹着的梧桐叶轻轻晃,像怕惊扰了他似的,连叶脉都透着小心,仿佛也知道这叠纸的分量。

一尘跟在他身后半步远,手里捏着那只蓝布包,包角垂在身侧,随着脚步轻轻摆。包里的旧诗集隔着布,能摸到牛皮纸封面的糙,还有夹层里桂花干的脆——那是去年秋末,他在巷口老桂花树下捡的,晒得干透后收在诗集里,如今混在晚风里,竟比街边酒楼飘来的酒糟香更清透,像山涧里刚滤过的泉,悄悄漫进人心里,带着点岁月沉淀的甘醇。路过巷口老槐树时,树影婆娑,阿哲忽然停了脚。树影在地上织成网,他的影子落在网眼里,像被轻轻兜住,连带着那些没说出口的不安,也被这夜色妥帖接住。

“一尘哥,”他声音压得低,尾音带着点没散尽的怯,像只受了委屈还不敢大声哭的小猫,“你说那柳溪公园的老翰林,真会看咱们的传单吗?”问完又怕唐突了这份期待,飞快地补充,“我不是不信……就是怕……怕又像今天这样。”白天地铁站口的场景还在眼前:穿洋装的小姐捏着传单嫌恶地皱眉,说“这年头还有人搞这个?装模作样给谁看”;年轻的小伙子笑着拍同伴的肩,“你看那俩,怕不是闲得慌”;就连卖糖葫芦的大爷,也只是摇了摇头,说“年轻人,别折腾这些没用的”。那些目光像小石子,砸在心上,虽不疼,却密密麻麻地硌得慌。

一尘抬头看槐树,新叶叠得密不透风,月光刚爬过树梢,漏下的碎银落在地上,像谁撒了把没串起来的星子。他沉默片刻,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蓝布包上的梅花绣纹——那是他奶奶生前绣的,针脚有些歪,却透着股认真劲儿。“不知道。”他答得坦诚,没有丝毫敷衍,“但老翰林年轻时,定也在窗下读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定也为一句‘江畔何人初见月’辗转到三更。人老了,心就像泡过温水的茶,或许软些,肯给旧时光里的诗留个念想。”他想起自己小时候,跟着奶奶听戏,戏文里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奶奶听一次红一次眼,后来才知道,那是爷爷当年追奶奶时,在老槐树下念过的句子。有些东西,看似过时,却总能在人心底留个角落,等着被某句话、某个场景唤醒。

阿哲点点头,脚尖蹭了蹭地上的光斑,像在蹭掉那些不愉快的记忆,又想起白天那个洋装小姐,眉头不自觉地皱成个小疙瘩:“可那小姐说咱们装模作样……”话里的委屈像快要溢出来的水,晃荡着。

“她没装过,自然不懂装的暖。”一尘轻轻打断他,声音像风吹过竹笛,清润又温和,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他指尖划过诗集封面的纹路,像在抚摸一段旧时光,慢慢说起故事:“从前有个书生,穷得只剩件单衣,却总在雪天站在桥头念诗。北风卷着雪粒子打在脸上,他冻得唇发乌,声音却没停,字字清晰,像要把诗里的暖都念出来。旁人笑他傻,围在旁边指指点点,说‘冻成这样还念,给谁听?怕不是冻傻了’。他却不恼,只是笑着说‘念给桥边冻着的麻雀听,它们也怕冷,或许诗里有暖;也念给路过的伤心人听,说不定哪句诗,就能接住他们掉下来的眼泪’。”

阿哲听得发怔,怀里的床单仿佛也轻了些,不再像刚才那样沉得坠手,那些被人嘲笑的委屈,好像也被这个故事里的雪融化了些。“后来呢?”他追问,眼里亮了点,像暗夜里燃起的小火花。

“后来开春,有个老妇蹲在桥边哭,哭得撕心裂肺,肩膀一抽一抽的,连路人递的帕子都没接。”一尘的声音慢了些,晚风正好吹过槐树叶,沙沙响,像谁在低声应和,“她儿子去年冬天没熬过寒,下葬那天就在这桥边。书生路过念诗,念的是‘逝者如归鸟,衔云入远山’。老妇忽然不哭了,抬头看他,眼里的泪还在淌,却慢慢露出点笑,说‘原来我儿是成了归鸟,衔着云去远山了,那里不冷,也不用再受病痛的苦了’。”

阿哲忽然笑了,眼里的愁绪散了大半,像被风拂过的云,露出底下清亮的天。他想起去年冬天,自己娘病得直咳,没钱抓药,他蹲在药铺门口掉泪,眼泪砸在青石板上,碎成小小的水花。是一尘背着半袋米走来,塞给他时还念了句“冬尽自有春,霜过梅更红”。那时他不懂诗,却觉得那话比药还暖——像炉边烤热的帕子,敷在心上,松快了不少。“原来诗不是装样子,是给心找个底。”他轻声说,低头看怀里的传单,纸页上“且停步”三个字,被月光照着,竟像有了温度,暖得能焐热指尖。

“那咱明天去公园,不光递传单,咱背诗给他们听?”阿哲抬头时,眼里的光更亮了,像被点燃的灯笼,“背‘床前明月光’,老人们定熟,说不定能想起自己在外的娃;背‘慈母手中线’,他们说不定会想起自家娘缝的衣裳。就算没人听,咱也念,就当念给公园里的花花草草听,它们也能懂点暖。”

一尘笑着点头,槐树叶的影子落在他脸上,忽明忽暗,像幅流动的画。他想起自己从前在巷口练字,没人看也没人夸,却还是每天写,后来有个路过的老人说“小伙子,你写的字里有股静气”,那一刻,他就知道,所有的坚持都不会白费。

回到一尘住的小院子时,月已上了墙头,银辉泼在地上,软得像层棉,踩上去都怕惊碎了这份静谧。院子小,却收拾得齐整,墙角种着株玉兰,树干不粗,却直挺挺地立着,像个不肯弯腰的读书人。枝桠上缀着些青绿色的花苞,藏在叶里,像谁把碎玉串起来,悄悄挂在了树上,透着股含蓄的美。一尘把传单轻轻放在玉兰树下的石桌上,石桌是旧青石凿的,面上有几道浅痕,是他从前练字时砚台磨出来的,每一道都藏着时光的印记。他转身去厨房烧水壶,灶膛里的火光舔着柴,映得他侧脸暖融融的,像画里走出来的人。

阿哲蹲在石桌旁,从口袋里摸出块软布——是他娘用旧衣裳改的,洗得发白,边缘都有些毛躁,却带着皂角的淡香,那是家的味道。他把床单一张张摊开,指尖捏着布角,轻轻擦去纸页上的泥印,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刚出生的小猫。有张白天被人踩过的,墨字已模糊成淡云,像被雨水打湿的画,可“且停步”三个字的笔锋还在,能看出一尘写时的轻缓,每一笔都透着“慢慢来,总会有人懂”的温柔。“这张也留着?”阿哲抬头问,声音轻得怕吓着纸。

“留着。”一尘从厨房出来,手里拿着两个粗瓷杯,杯口有些小豁口,却洗得干干净净,“字模糊了,可纸还软,说不定有人就爱这半分残缺的暖。就像老物件,虽有磕碰,却比新的多了些故事,更能让人想起点什么。”他把杯子放在石桌上,转身去提水壶,沸水冲进杯里,茶叶打着旋儿舒展,像在水里跳着慢舞。水汽袅袅升起,落在床单上,晕出小小的湿痕,像春晨的露,带着点诗意的朦胧。

“明天得早点去,老人们起得早,说不定还能赶上他们打太极、遛鸟。”阿哲把擦好的传单摞得齐整,边摞边说,语气里满是期待,“我带个小马扎,你要是累了,就坐着念诗,我来递传单。你嗓子好,念诗肯定好听,比戏院里的角儿还中听。”

一尘往杯里递了勺粗糖,轻轻搅着,糖粒慢慢融化,甜香在空气里散开。“不用马扎,站着好。”他抬眼看向阿哲,月光落在他眼里,像盛了两星水,温柔又坚定,“站着递传单,是敬人,把每一个路过的人都当回事;站着念诗,是敬诗,把每一句诗里的心意都好好传递。”

阿哲没再犟,只是把传单摞得更齐,又从墙角搬来块青石板压在上面——怕夜里起风,把这些“解语花”吹跑了。两人坐在石凳上喝茶,玉兰花苞在月下轻轻晃,花苞上的绒毛沾着月光,像撒了层银粉,连晃动都带着小心翼翼的温柔。茶的清香混着桂花干的淡香,在小院子里弥漫,像一首无声的诗,把夜晚的静谧都酿成了甜。

阿哲忽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层层打开,动作里满是郑重。里面是块桂花糕,米白的糕体上嵌着碎金似的桂花,甜香一下子漫了开来,勾得人舌尖发颤。“早上娘蒸的,给你留的。”他把糕推到一尘面前,眼里带着点小得意,“娘说,甜东西能解乏,今天你跟着我跑了一天,肯定累坏了。这糕我特意用棉袄裹着,现在还是温的呢。”

一尘拿起糕,咬了口,米香混着桂花的暖,从舌尖慢慢漫到心里,像一股暖流,熨帖了所有的疲惫。他想起奶奶从前也爱蒸桂花糕,蒸好后总用干净的帕子包着,塞给他时说“诗要配甜,才不苦”。那时他不懂,只觉得糕甜;此刻看着阿哲亮晶晶的眼,看着石桌上被月光照着的传单,忽然懂了——甜不是腻,是有人把心意揉进米面里,让你知道,哪怕被人踩碎了墨字,也有人肯递块热糕,陪你等天亮;哪怕前路茫茫,也有人和你一起,把苦日子过出甜来。

“阿哲,”他轻声说,指尖捏着半块糕,声音里带着点哽咽,却又很清亮,“明天若有人笑,咱不恼。”

阿哲点头,眼里的光很亮,像天上的星星落了进去:“我知道。就像你说的,他们只是还没遇着要哭的时刻,还没被哪句诗戳中过心。等遇着了,就知道诗不是装的,是能救命的暖。”他想起白天那个蹲在墙角哭的小姑娘,他递过去一张传单,上面写着“莫愁前路无知己”,小姑娘抬头看了他一眼,眼泪掉得更凶,却慢慢露出了笑。那一刻,他就知道,他们做的事,是有用的。

夜深了,月光把院子照得像浸在水里,连空气都带着点湿润的软。阿哲背着包往家走,脚步轻快,不像来时那般沉,鞋跟敲在青石板上,“笃笃”声里都带着松快,像在哼着不成调的小曲。一尘站在院门口送他,青布衫在月光里泛着淡白,衣摆被风轻轻掀,像幅水墨里的人影,安静又清瘦,却透着股撑得起岁月的韧劲儿。

他转身回院时,见石桌上的传单被月光照着,宣州纸泛着柔光,“诗歌安慰站”五个字,虽有几处模糊,却像生了根似的,稳稳立在那里,带着股“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风过玉兰,花苞轻轻颤,似有若无的暗香从苞缝里溢出来,淡得像句没说出口的诗,却足够让人记挂许久。一尘伸手摸了摸花苞,指尖触到绒毛的软,轻声道:“等花开时,诗社定也能聚起些人吧。”月光落在他发间,给鬓角添了几分霜色,可他眼里的亮,却比月色还暖——那是种信,信诗能解语,信尘里有知音,信哪怕此刻只是街头一张被踩过的传单,终有一天,会成谁心上的解语花,会在某个人需要的时候,递上一份恰到好处的暖。

天快亮时,下了场小雨,细得像牛毛,落在瓦上是“沙沙”的轻响,落在地上也只湿了层薄土,像谁用毛笔蘸了清水,在大地上轻轻描了几笔。一尘起身去收传单,见每张纸上都沾了几滴雨珠,圆滚滚的,像谁落的泪,却不凉,反带着点春的软,顺着纸页往下滑时,竟像在给墨字描边,让那些笔画都变得更温柔了些。他把床单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像抱着一堆易碎的梦,又像抱着一堆即将绽放的希望。

往柳溪公园去时,脚步轻却稳。青布衫的下摆扫过带露的草,草叶上的水珠沾在衣上,像缀了串碎玉,走一步,碎玉就轻轻晃,晃出细碎的光,在晨光里闪闪烁烁。他知道,今日或许仍有笑,仍有不解,或许老翰林也只是瞥一眼就走过,甚至连停都不停;但只要手里这叠纸还在,只要心里那点信还在,便不算输。就像这小雨,虽细,却能润透土地;就像这诗,虽轻,却能温热人心。

毕竟,连晨露都肯为传单停留,连小雨都肯为墨字添软,人心,总不会比晨露更冷,总不会比小雨更吝于给予温柔。远处的柳溪公园已隐约可见,晨雾里有老人的咳嗽声,有鸟雀的扑翅声,还有风吹过柳叶的“哗哗”声——像一首刚开头的诗,平仄还未分明,却已透着股生生不息的劲儿,正等着他和阿哲,用真诚和坚持,去续下半阕,去把那些散落的温暖,一一拾起,串成串,挂在每个人的心尖上。

快到公园门口时,他看见阿哲背着小马扎,手里提着个布袋子,正站在路口等他。朝阳刚跳出地平线,给阿哲的侧脸镀上了层金边,他看见一尘,笑着挥手,眼里的光比朝阳还亮。一尘也笑了,加快脚步走过去,两人并肩往公园里走,床单在怀里轻轻晃,像揣着一整个春天的暖。晨雾渐渐散去,公园里的人多了起来,有打太极的老人,有遛狗的阿姨,有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夫妇。阿哲深吸一口气,从怀里抽出一张传单,递向迎面走来的一位老奶奶,声音清脆:“奶奶,您看看我们的诗歌安慰站,要是您想家了、想孩子了,我们给您背诗听。”

老奶奶愣了一下,接过传单,眯着眼睛看上面的字,忽然笑了:“诗歌啊,我年轻时候也爱听,我家老头子以前总给我念‘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说着,眼里泛起了泪光,却笑得更温柔了。一尘站在一旁,轻轻念起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声音清润,像春风拂过湖面,漾起圈圈涟漪。老奶奶听得入了神,连手里的太极剑都忘了挥,周围渐渐围了些人,有老人,有年轻人,还有凑过来的小孩,都安安静静地听着,晨光落在他们脸上,暖得像诗里的句子。

阿哲看着这一幕,悄悄红了眼眶,却笑得比谁都开心。他知道,他们的坚持,没有白费;那些被嘲笑过的“装模作样”,终究在晨光里,开出了最温柔的花。风轻轻吹过,带着柳叶的清香,带着诗的暖,把“诗歌安慰站”的名字,悄悄吹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有个穿中山装的老先生,手里拿着把折扇,轻轻扇着,听完一尘念诗,点点头说:“现在的年轻人,还能记得这些老东西,不容易。我年轻的时候,也在月光下背过《春江花月夜》,那时候觉得诗里的月亮,比天上的还亮。”

阿哲赶紧递上传单,眼里闪着光:“老先生,我们每周都在这儿,您要是想听诗,随时来。我们还能帮您写您喜欢的诗,写在宣州纸上,能留着当念想。”

老先生接过传单,仔细看着,忽然指着“且停步”三个字说:“这字写得有风骨,不像那些花里胡哨的印刷体,透着股踏实劲儿。”一尘笑了笑:“老先生过奖了,只是想把字写得暖些,让大家看着舒服。”

人群里,有个年轻姑娘,手里攥着手机,眼眶红红的。她轻轻拉了拉阿哲的衣角:“我……我能点首诗吗?我刚和男朋友分手,心里难受。”阿哲赶紧点头:“当然可以,你想听什么?”姑娘咬了咬唇:“《离思》,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

一尘清了清嗓子,慢慢念了起来。声音不高,却像带着穿透力,每一个字都落在姑娘的心尖上。姑娘听着听着,眼泪就掉了下来,却慢慢露出了释然的笑:“谢谢你,我好像没那么难受了。原来诗里早就写透了这种感觉,不是我一个人这样。”

阿哲递过一张纸巾,笑着说:“以后要是还难受,就来这儿,我们给你念诗。诗就像个朋友,能陪着你,帮你把心里的苦都倒出来。”姑娘接过纸巾,用力点头:“我一定来,谢谢你们。”

不一会儿,人群里传来一阵熟悉的咳嗽声,一尘抬头,看见柳溪公园的老翰林,拄着拐杖,站在不远处。老翰林穿着件灰色的长衫,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他手里拿着一张传单,是刚才阿哲递给他的,正眯着眼睛看着。

阿哲心里有点紧张,拉了拉一尘的衣角:“一尘哥,是老翰林。”一尘拍了拍他的手,示意他别慌,慢慢走了过去,躬身行了个礼:“老翰林,晚辈一尘,这是我们的诗歌安慰站,希望能给大家的生活添点暖。”

老翰林抬眼看了看一尘,又看了看周围的人,轻轻点了点头:“年轻人,有心了。现在的人都太急了,急着赚钱,急着赶路,忘了停下来看看身边的风景,听听心里的声音。诗这东西,就像慢火熬汤,得慢慢品,才能尝出里面的滋味。”

他顿了顿,指着传单上的“诗歌安慰站”说:“这个名字好,安慰,不是说教,是陪着。人这一辈子,谁还没个难的时候?有首诗能陪着,就像黑夜里有盏灯,能让人心里踏实些。”

阿哲听得眼睛都亮了,赶紧说:“老翰林,您要是有空,能不能给我们指导指导?我们想把诗社办得更好,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诗的暖。”

老翰林笑了笑,眼角的皱纹像盛开的菊花:“好啊,我这把老骨头,也该活动活动了。以后每周三上午,我来这儿,给你们讲讲诗里的故事,也听听你们的故事。诗里的故事是死的,人的故事是活的,两者掺在一起,才有意思。”

人群里响起一阵掌声,连打太极的老人都停下了动作,笑着鼓掌。一尘和阿哲对视一眼,眼里都闪着泪光,却笑得比阳光还灿烂。他们知道,他们的诗歌安慰站,终于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

中午的时候,人渐渐散去,老翰林也拄着拐杖回去了,临走前还叮嘱他们:“要坚持下去,别因为有人笑就放弃。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刚开始都容易被人当成笑话。”

阿哲和一尘坐在公园的石凳上,吃着阿哲娘送来的包子,就着带来的茶水,心里暖烘烘的。阳光透过柳叶,洒在他们身上,像盖了层暖融融的毯子。

“一尘哥,你看,我们做到了。”阿哲咬了口包子,含糊不清地说,眼里满是骄傲。

一尘点点头,喝了口茶水,看着远处的湖面,波光粼粼的,像撒了把碎金子:“是啊,做到了。其实不是我们厉害,是人心底都需要这份暖,需要诗里的那份真诚。”

他们收拾好东西,准备下午再去别的地方宣传。阿哲背着传单,脚步轻快,像踩着风。一尘手里拿着那本旧诗集,蓝布包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桂花干的香气混在风里,清透又温暖。

路过巷口老槐树时,阿哲忽然停了脚,指着树上的鸟窝说:“一尘哥,你看,那窝里有小鸟了。”一尘抬头,看见几只毛茸茸的小鸟,正张着嘴,等着鸟妈妈喂食。阳光落在鸟窝上,暖得像诗里的句子。

“是啊,春天来了,什么都在发芽,什么都在生长。”一尘轻声说,眼里满是温柔。

他们继续往前走,身影渐渐消失在巷口,却留下了一路的诗香,留下了一路的温暖。那些被他们递过传单的人,那些听过他们念诗的人,心里都悄悄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关于诗、关于暖、关于真诚的种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诗歌安慰站的人越来越多。每周三上午,老翰林都会来,给大家讲诗里的故事,从“关关雎鸠”讲到“大江东去”,从“床前明月光”讲到“人生自古谁无死”。听的人里,有老人,有年轻人,还有小孩,他们都安安静静地听着,眼里闪着光。

苏苏也来了,她背着洗得发白的双肩包,手里拿着笔记本,把老翰林讲的故事,把大家分享的心情,都一一记下来。她说,她要把这些故事写成文章,让更多人知道,在柳溪公园,有这样一个温暖的角落,有一群因为诗而相遇的人。

小宇也来了,他带来了自己做的皮具,上面印着小小的诗句,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有“但愿人长久”。他说,他要把诗的暖,缝进每一件作品里,让大家带着诗的温度,去过每一天的生活。

林叔也来了,他带来了自己的画,画里有柳溪公园的湖,有巷口的老槐树,还有诗歌安慰站里大家听诗的模样。他说,他要把这些温暖的瞬间,都画下来,让时光永远停留在这些美好的时刻。

妮妮小姐也来了,她带来了自己的插画,画里的女孩拿着传单,在阳光下笑着,周围的人都围着她,听她念诗。她说,她要把诗歌安慰站的故事,画成一组插画,让更多人看到,真诚和坚持,真的能创造奇迹。

有一天,那个曾经嘲笑他们装模作样的洋装小姐,也来到了诗歌安慰站。她穿着简单的棉麻裙子,没有了往日的傲慢,眼里带着点不好意思:“对不起,之前我不该那样说你们。我最近遇到点事,心里很难受,听朋友说这里能让人心里舒服些,就过来了。”

一尘递过一杯热茶,笑着说:“没关系,谁都有不懂的时候。坐下来听听诗吧,说不定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洋装小姐坐了下来,听着老翰林讲诗,听着大家分享故事,眼泪不知不觉就掉了下来。她轻声说:“原来诗不是装出来的,是真的能暖人心。以前我总觉得,只有穿名牌、住大房子才是幸福,现在才知道,能有一群人陪着,能有一首诗能懂自己,才是最踏实的幸福。”

从那以后,洋装小姐也成了诗歌安慰站的常客。她不再穿华丽的洋装,而是穿着简单的衣服,帮着阿哲递传单,帮着苏苏整理笔记,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真诚,越来越温暖。

诗歌安慰站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有报社的记者来采访。记者问一尘:“你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明明一开始被很多人嘲笑。”

一尘笑着说:“因为我们相信,诗里有暖,人心有光。哪怕只有一个人能因为我们的诗而感到温暖,我们的坚持就值得。就像巷口的老槐树,不管风吹雨打,都一直站在那里,为路过的人遮风挡雨,我们也想做这样的人,做这样的诗歌安慰站。”

记者又问阿哲:“现在这么多人支持你们,你们最想感谢的人是谁?”

阿哲想了想,笑着说:“感谢每一个嘲笑过我们的人,是他们让我们更坚定;感谢每一个支持我们的人,是他们让我们更有力量;更感谢一尘哥,是他带着我,把诗的暖,一点点传递给更多的人。”

采访的文章刊登出来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诗歌安慰站。有从外地赶来的,有带着孩子来的,有拄着拐杖来的。他们在这里听诗,分享故事,感受着彼此的温暖,像一家人一样。

有一天晚上,一尘和阿哲坐在院子里的石桌上,看着天上的月亮,手里拿着传单,上面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却依然透着温暖。

“一尘哥,你说我们的诗歌安慰站,能一直办下去吗?”阿哲轻声问。

一尘点点头,眼里满是坚定:“能。因为诗是永恒的,暖是永恒的,人心底的真诚也是永恒的。只要还有人需要诗,还有人需要暖,我们就会一直在这里,像巷口的老槐树一样,一直站在这里。”

月光落在他们身上,落在石桌上的传单上,落在院子里的玉兰树上。玉兰花已经开了,洁白的花瓣像雪一样,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风轻轻吹过,花瓣落在传单上,像给那些温暖的文字,盖上了一层温柔的印章。

阿哲拿起一片花瓣,放在鼻尖轻嗅,笑着说:“一尘哥,你看,连花也喜欢我们的诗。”

一尘笑了,拿起诗集,轻轻念了起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声音清润,像春风拂过湖面,像月光洒在大地,像诗里的暖,悄悄漫进每个人的心里。

远处的柳溪公园,灯火点点,像撒在地上的星子。诗歌安慰站的牌子,在灯光下闪着柔和的光,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着每一个需要温暖的人,照亮着每一个关于诗、关于暖、关于真诚的故事。

而一尘和阿哲,就像这盏灯的守护者,用他们的坚持和真诚,把诗的暖,把人心的光,一点点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还有这样一个角落,能让你停下脚步,听一首诗,感受一份暖,找到心里的那份踏实和安宁。

夜风轻轻吹过,带着玉兰的清香,带着诗的暖,把“诗歌安慰站”的故事,悄悄吹向了更远的地方,吹进了更多人的心里,像一颗种子,在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开出最温柔、最真诚的花。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满门殉国你悔婚,我娶嫂嫂你哭什么?穿成孩子他妈,盛总夜夜求壁咚绝对死亡规则惊!妖孽美人深陷男团修罗场剑雨仙侠闺蜜齐穿带崽跑路!世子急疯了综清穿:下岗咸鱼再就业盗墓:你们真的不是npc吗?别人修仙,我搞吃的魏梓芙女穿男:小正太娶妻又生子不死修仙人穿越,暴力夫妻互宠陨落神武霍格沃茨的女巫人在奥特:我为O50老大!鬼浅记自从有了神豪系统,姐天天上热搜修仙:从掌握变身开始老太重生:闪婚皇叔,前夫孽子悔成渣了李二傻的欢乐日长时空外卖:特工王妃的导演之路崩铁:不受命途影响的我,为所欲安答应:苟在清宫当咸鱼的日常司少的小祖宗又不安分了宝可梦:大地的暴君魔王是个雌小鬼?灵脉少年青色微醺生而为鬼,生吃个人我很抱歉与卿守,与君知恶魔霸总强宠,爱你就要狠狠虐圣域街溜子,从不干正事血魔横刀德善县主忙种田恶妇变好,冷厉糙汉怒撕和离书御兽神妃倾天下快穿小世界换新天神豪:惹不起巨星的姐姐是首富火影:开局变成创立斑,怎么办?萧凤是个好名字我在无限流游戏里嘎嘎乱杀!重生后,我被男主疯狂撩拨人在机变英盟,我是叱风云亲弟天啦!他变成了妹子冷情糙汉一开窍,娇软知青扛不住香尸诡婿暗夜,对她着迷缅甸丛林的现代帝国快穿:玄月的重生之旅
暴风中文搜藏榜:农门炮灰:全家听我谐音改剧情造化长生:我于人间叩仙门隐藏在霍格沃兹的占卜家欢迎来到成神之旅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乔念叶妄川溯灵圣体:林洛的复仇之路爱上和尚新婚夜,病秧子老公求我亲亲他魔极道初遇心上人我老婆竟然从北源区来找我了书画学院的修仙日常读痞幼的书快穿之夏姬家有表姐太傲娇参加摆摊综艺后肥姐成了顶流凶案真相我在八零建门派小师祖在炮灰宗门大力投资被赶出家门后,真千金疯狂掉马甲被当替身,踹渣男后闪婚千亿大佬荒年悍妻:重生夫君想要我的命创世幻神录贺年有礼傅总的小娇妻又甜又软假死后,彪悍农女拐个猎户生崽崽快穿: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废妃无双这个实教不对劲国密局都来了,还说自己不会抓鬼开局被甩,转身带崽闪婚千亿总裁仙途传奇:修仙家族郡主扛着狙击杀来了汪瑶修真传四合院:许大茂的新生夺舍圣主的我穿越到了小马宝莉乡野村姑一步步算计太傅白月光仙子师尊的掌控欲实在是太强了暴徒宇智波,开局拜师纲手诸天从噬灵魔开始龙族再起气运之子别慌宿主她好孕又多胎仙妻太迷人,醋夫神君心好累我的二次元之旅,启程了赛尔:没有系统的我,点满了科技修真界亲传们没一个正常人春历元年女尊:昏庸女帝的阶下囚满分绿茶满分嗲精满分作凌虚之上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全员读心:公主殿下又来吃瓜了职场咸鱼的超级逆袭从凡脉到吞天帝尊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排球:奥运选手去打高中联赛?阎魔德迦金佛七零:废品站捡到未来智脑,国家重生八零:冷面大佬狂宠妻一尘之光抗战:我是全军后勤大主任凤唳九霄!庶女惊华战神的掌心娇医!系统带飞失败:沙雕夫妇快穿撒糖天幕直播,随机抽取一个幸运观众向光而生,向尘而安穿成孤女后,我把王爷忽悠到手穿越流放当奴隶妈宝女?直接断亲四合院:转业科长,众禽跪求饶命我的仕途不靠婚疑难杂案炽婚灼爱:陆总的掌心尤物罗小黑战记外传:渊这仙修的,怎么越来越像妖女重生斗罗之昊阳双绝坠机在仙域:无敌从被追杀开始穿成工具贵妃,转身投入九千岁怀火影:让你当人柱力,反手开术式姜家有女情满四合院之我是傻柱说好的纨绔,怎么全是我的传说?猎户的女儿又怎样,王妃还不当了青天有月来几时海坛遗梦反派是不能成为老婆的!我的规则就是绝对规则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让你下山捉鬼,你却娶了个鬼媳妇古今互穿:两个崽崽杀疯啦!指示学:我程度能不能指示神奇宝贝之新生小智?开局闪苍响之穿越成小智开始圆梦魂穿修仙达人盗墓:获得凤凰血脉!征服雪莉!百鬼事录无尽之争,无尽轮回大唐第一女判官四合院之重生从何大清离开开始我笔下的规则在直播杀我大宋女粮官:我靠种田喂饱岳家军捡回三岁小崽崽!全家暴富躺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