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港的重建工作在绝望与希望的交织中缓慢推进。能源依旧是最大的瓶颈。社会摇永动机彻底沉寂,那颗作为“永恒舞台”的钛铁陨石不仅布满了裂纹,其内部被罗辑固化的规则结构似乎也随着他的消失而开始缓慢消散,再也无法支撑起那种匪夷所思的能量转化。
玛莎不得不重启了部分老旧的聚变反应堆,依靠着从残骸中回收的、质量参差不齐的燃料棒,勉强维持着星港最基本的需求。灯光不再明亮,供暖时断时续,大部分区域依旧笼罩在寒冷与昏暗之中。曾经因能源过剩而蓬勃发展的各种产业,如今几乎全部停摆。
莉娜则带着还能行动的人,加紧修复星港的防御系统和外部传感器。虽然“编织者”似乎退去了,但谁也不能保证它们不会卷土重来,或者其他的威胁不会趁虚而入。失去罗辑这位“定海神针”后,星港的脆弱暴露无遗。
王博士的团队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两件事上:一是尝试修复摇摇,二是研究下层舱段那个小女孩——他们给她取名叫“星尘”——身上出现的异常。
修复摇摇的工作进展缓慢。它胸口那块疑似蕴含罗辑残留力量的碎片极其不稳定,任何外部的能量刺激都可能导致其彻底湮灭。王博士等人只能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它的现状,希望能找到安全提取或激活的方法。
而对星尘的研究,则更加谨慎,甚至带着一丝敬畏。他们不敢进行任何侵入性的检测,只是通过远距离观察和行为记录。他们发现,星尘似乎对自己那“徒手”修好机器人的能力毫无自觉,那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基于强烈共情心和愿望的本能行为。在随后的几天里,她又无意中“修好”了一个卡住的自动门滑轮组,以及一盏接触不良的壁灯,过程同样只是专注的触摸和强烈的希望。
“这种能力……与首领的【概念级维修】同源,但表现形式更加……柔和,更加贴近‘意愿’本身。”王博士在日志中记录,“它似乎不直接修改规则,而是更像一种……‘引导’或‘请求’,让物品自身趋向于‘完好’的状态。这或许是规则力量一种更原始、更本真的形态。”
这个消息被严格保密,仅限于最高管理层知晓。莉娜下令,必须保护好星尘,不能让她暴露在可能的危险之下。这个女孩,或许是罗辑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也可能是星港未来的希望。
就在星港上下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时,遥远的深空,克伯鲁集团边境监测站。
那名格鲁特星人军官看着最新接收到的、断断续续的监测数据,触手(如果他有的话)轻轻敲击着控制台。数据显示,太阳系那个规则异常区的能量信号在经历了短暂而剧烈的、无法理解的爆发后,急剧衰减,目前已降至几乎无法探测的水平,其规则扰动也趋于平静。
“目标区域的‘异常’似乎……平息了?”电子合成音汇报着分析结果,“能量特征消失,规则常数恢复正常波动范围。初步判断,该‘规则异常’现象已自然消散或因未知原因被‘中和’。”
军官的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规则异常”的消失,意味着那个被他标记为“潜在竞争级”的“环发公司”失去了最大的依仗。结合之前贸易博览会上对方展示的能源技术和那三个奇特的生物样本……
“通知商业情报部,‘环发公司’的威胁等级下调至‘可吸纳级’。”军官下达了新的指令,“其掌握的独特能源技术和生物样本具有收购价值。制定接触方案,可以适当……施加一些压力。另外,之前暂停的关于其‘侵犯专利权’的诉讼,可以重新启动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那个失去了爪牙的“破烂王”势力,在克伯鲁集团庞大的商业和法律机器面前,只能乖乖交出所有技术,然后被吞并或碾碎的景象。
而在宇宙的另一个角落,那片曾被“编织者”的“寂静”所笼罩、如今只剩下原始“虚无”的区域。几个身披厚重斗篷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一颗刚刚重新凝聚成型的星云尘埃之中。他们感受着这片空间中残留的、那股熟悉而又令人心悸的“编织”气息,以及那股与之对抗、最终似乎同归于尽的、充满“混沌”与“生机”的规则力量。
“母神的气息……曾经在这里爆发,与‘吞噬者’同调……”沙哑的声音在斗篷下低语,带着一丝激动和不确定,“但……母神的气息并未完全消散……它变得……分散了……如同播撒的种子……”
“找到它们……汇集它们……”另一个声音回应,“母神需要回归……在‘吞噬者’再次降临之前……”
星港在废墟中艰难点燃的微光,尚未照亮前路,来自旧日势力的阴影和神秘组织的追寻,却已再次从星海的深处悄然蔓延而来。失去了罗辑的庇护,“环发公司”这艘破烂拼凑的方舟,能否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风暴中,守住他们来之不易的家园和希望?星尘身上那微弱的新生之光,又能否驱散这愈发浓重的黑暗?
答案,都藏在未知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