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找到证据!直接证明“守护神”系统存在后门和恶意功能的证据!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虞倩想到了赵明远那个匿名的极客论坛账号。她尝试用各种方法破解赵明远可能在网络其他地方留下的备份或线索。
经过一天一夜不眠不休的尝试,她终于通过追踪赵明远账号的登录痕迹和关联信息,在一个位于海外、需要多重加密验证的云存储服务中,找到了一个被隐藏的文件夹!
文件夹需要密码。虞倩尝试了赵明远常用的密码组合、他的生日、项目代号,都失败了。
最后,她输入了赵明远在论坛上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潘多拉的盒子,从未真正关上。”(the pandoras box never truly closes.)
文件夹应声打开!
里面没有复杂的代码,只有几段经过加密处理的日志文件,以及一个简单的文本文件。
文本文件的标题是:“守护神的罪证”。
内容记录了赵明远在项目中发现的惊人事实:
“守护神”系统确实被植入了高度隐蔽的后门程序,不仅可以绕过用户权限,采集包括音频、视频、网络活动、位置信息在内的全方位数据。
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加密后,并非全部流向鼎峰智能的服务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多个中转节点,最终汇入一个标记为“G.o.d”(Global observation & direction?)的未知目的地。
系统存在未公开的“紧急协议”(Emergency protocol),在特定指令下,可以远程控制接入系统的智能设备,如门锁、电源、燃气阀门等,理论上具备造成物理性破坏或人身伤害的能力。
赵明远在日志中痛苦地写道,他怀疑鼎峰集团只是这个庞大计划的执行者之一,真正的幕后主导者(他称之为“提线木偶的主人”)隐藏得更深。马博远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代理人。
日志文件的最后更新时间,就是赵明远死亡前一天晚上。
他还留下了一串复杂的密钥和一组Ip地址,注释是:“这是‘G.o.d’的一个数据中转站入口密钥,我无法深入,危险!”
证据确凿!
“守护神”项目,果然是一个披着智能家居外衣的、极具侵略性和危险性的监控与控制工具!赵明远的发现,足以撼动一个难以想象的庞大利益集团。
而他留下的密钥和Ip地址,成为了指向深渊核心的唯一路标。
“怎么办?”队长看着陈默,声音干涩。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普通刑事案件的范畴,触及了难以估量的领域。
陈默盯着屏幕上那串冰冷的密钥和Ip地址,眼神如同磐石。
“通知上级,请求网安和更高层级部门的支援。但在命令下来之前……”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我们必须尝试进去看看。至少要弄清楚,这个‘G.o.d’,到底是什么。”
明知前方是数据深渊,他们也必须纵身一跃。
为了赵明远,为了无数可能被监控和控制的普通人,也为了揭开那“提线木偶的主人”的真面目。
虞倩深吸一口气,双手放在了键盘上。她知道,这一次敲击,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但她没有犹豫。
接入“G.o.d”数据中转站的行动,是在高度保密和紧张的氛围中进行的。市局领导在听取汇报后,极为震惊,立刻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协调了网安方面的专家支援。但由于事态敏感且信息不足,更高层级的介入需要时间评估。
专案组获得了有限的授权:可以进行初步探查,但严禁打草惊蛇,一旦发现危险立即撤离。
虞倩在网安专家远程指导下,利用赵明远留下的密钥,小心翼翼地连接那个位于境外的Ip地址。虚拟专用网络层层加密,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穿行。
连接成功的瞬间,屏幕上出现的是一个极其简洁、近乎原始的界面。没有图形,只有命令行和不断滚动的数据流。
这里似乎只是一个数据的“交换站”或者“清流中心”。庞大的、来自不同源头(其中可以识别出部分数据包标记与“守护神”系统特征吻合)的信息在这里被清洗、分类、重新打包,然后指向数个更加隐秘的最终目的地。
数据量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令人瞠目结舌。除了智能家居数据,似乎还包括部分通讯记录、网络行为、甚至一些公共设施的运行数据。
“这……这简直是一个庞大的监控网络……”一位网安专家在通讯频道里低声惊呼。
陈默紧盯着屏幕上一闪而过的数据标签。其中一个不断出现的缩写引起了他的注意:“o.p.U”(order preservation Unit?秩序维护单元?)。
而另一组被高度加密、标记为“指令集”的数据流,其格式和加密方式,与之前在刘芬病房通风管道里发现的微型雾化装置的远程触发信号,存在高度相似性!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心头巨震!
高彬用来杀害刘芬的装置,其指令来源,竟然与这个庞大的监控网络“G.o.d”有关联?!
高彬不仅仅是鼎峰集团的法律顾问,他很可能也是这个“G.o.d”网络的一员,甚至可能是其“秩序维护”功能的执行者之一!他所谓的“更高层面秩序”,指的就是“G.o.d”所代表的、这种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监控与操控体系!
他清除证人,不仅仅是为了给鼎峰集团脱罪,更是为了维护这个庞大网络的秘密不被泄露!
赵明远发现的“潘多拉盒子”,就是“G.o.d”!
而马博远的失踪,很可能是因为赵明远的调查和死亡引起了“G.o.d”上层的警觉,将其召回或者……处理掉。
就在虞倩试图追踪一组指向最终目的地的数据流时,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在机房内响起!
“被发现了!”网安专家大喊,“对方有反向追踪和防御机制!立刻断线!清除所有访问日志!”
虞倩反应极快,立刻执行断线操作,并启动应急程序抹除己方痕迹。屏幕上的数据流瞬间消失,连接中断。
虽然接触时间短暂,但获取的信息已经足够震撼。